蔚小理正在失去“先发优势”
来源:极客公园 2022-09-16 14:23:59
国内传统车厂全面发力,蔚小理在新能源汽车建立的先发优势正在缩小。
近日,随着珊珊来迟的蔚来公布二季报,蔚小理财报悉数出炉。不管是从交付量,还是销量增速,蔚小理的表现都没有过去亮眼。
上半年,蔚小理共计交付18.02万台汽车。其中,小鹏的交付量为6.9万辆,同比增长124%,拿下新势力销冠;理想在三家中表现居中,交付量为6.04万辆,同比增长100%;蔚来则表现较差,交付量只有5.08万辆,同比增长只有21.1%。
不过,因为单车售价的原因,在营收方面的排名则是蔚来、理想、小鹏。蔚来上半年营收达202亿元,同比增长23%;理想汽车为182.9亿元,同比增长112.4%;小鹏汽车为148.86亿元,同比增长121.9%。净利润方面,蔚小理总计亏损96亿元,蔚来和小鹏分别亏损45.7和44亿元,理想亏损最少,为6.52亿元。
从数据上看,今年上半年蔚小理的表现,不仅仅弱于2021年的自己(交付量同比增长109%、263%、177.4%),也弱于部分国内传统车企。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销量为64.1万辆,同比增长314%;奇瑞销量为11.34万辆,同比增长239%;广汽埃安和长安的销量为10.03万辆和8.5万辆,同比增长134%和128%。
蔚小理上一次陷入麻烦是在2019年。当时,除了新能源新车补贴退潮,蔚来还遭遇新车自燃、融资困难、高管离职、股价接连下跌、公司裁员优化自救,股价一度跌破2美元,创始人李斌被称为“2019年最惨的人”。
当时,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的情况也不乐观。何小鹏后来回忆说,当时蔚来在ICU里,小鹏也即将进入ICU,两家企业没有100至200亿救不活。不过,随着销量的增长和资本市场的转暖,蔚小理实现了触底反弹。
但与两年前不同的是:虽然也有疫情反弹、上游涨价这样的不利因素,但整体上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一个欣欣向荣的状态。这样的背景下,拥有先发优势的蔚小理却陷入到麻烦之中。他们各自遇到了什么问题?财报中可以看到一些答案。
01
蔚来:提前
“进站加油”
今年上半年蔚来的日子不好过,在这股新能热潮中,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从交付量上来看,蔚来确实称不上优秀。上半年,蔚来交付量为5.08万辆,同比增长21.1%,环比仅增长2.7%。这远低于小鹏(124%)、理想(100.3%)和整个市场的平均增速(120%)。其中,第二季度,蔚来的交付量是2.51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还下降了2.8%。
很多人都在问,蔚来到底怎么了?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此前表示,因为任何产品都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之前的866明显在生命周期后半段,蔚来正处于产品切换的周期。
蔚来是造车新势力中,最早推出量产车型的厂商。早在2017年的上海车展,蔚来就发布了首款量产车型ES8,并在2018年开始交付;第二款车ES6在2019年交付,2020年交付了EC6。其中,EC6并不是全新车型,而是基于ES6进行外形改造的小改款。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866”组合,都是基于蔚来第一代平台。
虽然ES6、EC6通过在电池包设计和续航提升方面进行了升级,动力表现还算不错,但也意味着在ET7上市之前,蔚来已经有3年没有“全新”产品。
进入2022年,蔚来开始进入产品新旧交替的阶段。今年上市的ET7、ET5和ES7,是蔚来的第二代车型。三款车型都基于NT2.0平台打造,在座舱体验、辅助驾驶能力上将相比老款866显著提升。
在产品切换的过程中,蔚来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将基于1.0平台的三款866逐渐退出市场,在不降价销售的同时管理好消费者的预期,另一方面还要协调新旧产能的切换。同时,跟很多同行一样,蔚来还要应对疫情、高温、芯片、电池短缺造成的不确定性。目前来看,蔚来其实处理得还不错。
这是所有新能源车企都要面临的问题,只是蔚来最早进入产品换代周期,就像F1赛车比赛中的“进站加油”。
除了产品策略导致蔚来提早进入出货低谷,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迅速提升,主流市场逐渐打开,但蔚来错过了这波红利。中国汽车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底,新能源的渗透率只有5.4%,2021年年底就上升到14.8%,2022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21.6%。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已经从早期的创新用户、早期用户,进入到早期大众用户。
这要比很多人预想的更早一些,包括蔚来创始人李斌。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变化是主流用户入场。这直接反应在新能源汽车售价的变化上。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最高的是15万到20万元的车型,其次为25万到35万元的车型,这两个售价区间就占了全部销量的43.9%。
与过去几年相比,市场结构有了明显变化。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最高的售价区间为25万到35万元的车型,其次为5万元以下的车型,这两个售价区间占了全部销量的44.5%。这被称作是“哑铃型”结构。
这也意味着,今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是15万到30万的市场,但蔚来量产车型价格均价都在30万以上,所以错过了这波红利期。相比之下,比亚迪、哪吒、零跑等车企则凭借这波红利快速崛起。
除了交付量增速放缓,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蔚来的净亏损在进一步扩大。财报显示,蔚来上半年亏损45.7亿元,同比增长337%,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亏损额(40.17亿元),在蔚小理三家中亏损最大。其中,第二季度净亏27.58亿元,较2021年第二季度扩大369.6%,较2022年第一季度扩大54.7%。
导致蔚来巨额亏损的“元凶”,并不是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而是蔚来激进的策略。上半年,蔚来在研发费用与销售、行政及其他费用分别为39.11亿元和42.97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49.7%和59.44%。这两项费用合计达到82.08亿元,占营收比例达到40.63%,相比去年同期的27.84%,提升了大约13个百分点。
其中,研发投入方面,蔚来在2022年第二季度的研发投入为21.5亿元,与2021年第二季度相比增长了143.2%,与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22.0%。这主要跟新产品的推出,和新技术的研发有关。
研发投入让蔚来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包括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自动驾驶技术NAD、电池等领域。其中,全栈自研的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是中国首个全栈自研智能底盘域控制器,二季度期间,率先搭载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的ET7陆续交付用户。
02
小鹏:“技术男”
要回归商业
相比蔚来的大幅“降速”,小鹏依旧保持着“销冠”的头衔,但它也有自己的“烦恼”。
从2021年Q3,小鹏在交付量上超越蔚来,并在此后连续4个季度占据造车新势力的榜首位置。今年上半年,小鹏总交付量为6.9万辆,同比增长124%。其中,二季度小鹏汽车交付3.44万辆,同比增长98%。
这也给小鹏带来了营收的大幅增长。具体来看,小鹏汽车上半年总收入为148.91亿元,同比升121.9%。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139.37亿元,同比升118.0%,平均每台销售单价20.2万。
不管是销量增速,还是营收增速,小鹏在三家中都是最快的。但这似乎未能打动资本市场。截至9月15日纳斯达克收盘,小鹏市值为133.52亿美元,只有蔚来(364.01亿美元)1/3,理想(269.01亿美元)的1/2。今年以来,蔚来、小鹏、理想股价分别下滑了32.1%、19.6%和69.18%。
背后的原因是:小鹏虽然在“量”上有了提升,生产运营的“质”却改善不大。上半年,小鹏汽车净亏损达到44亿元,同比增长220%(超过营收增速121.9%),仅仅略微低于2021年全年的48.6亿元。
其中,小鹏汽车在二季度净亏损为27.01亿元,环比第一季度扩大58.8%,同比更是扩大了126.1%。即便减去9.38亿元的外汇交易亏损,小鹏今年二季度的净亏损也达到了17.71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也分别扩大了48.2%和4.1%。对此,小鹏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毛利率下降和经营费用增加所致。
财报显示,小鹏在二季度的汽车毛利率为9.1%,同比减少了1.9%个百分点,环比一季度下降1.3个百分点,远低于蔚来(16.7%)和理想(21.2%)。
这主要受二季度电池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而且5月底前交付的都是没涨价的车型。今年3月左右,新能源车企掀起了一波涨价潮。期间,小鹏汽车宣布全面涨价,三款主力车型均在涨价之列,幅度在1万到3万左右。然而,新的价格订单直到5月下旬才交付。所以小鹏汽车无法通过价格调整,完全收回成本。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小鹏汽车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小鹏汽车的产品矩阵包括G3、P5、P7三款车型。其中,除了P7车型,G3及P5定位中低端。在二季度,毛利更高的P7,销量和占比都有所下滑。
上半年,小鹏P7交付量为3.54万辆,P5为2.33万辆,G3为1.02万辆。其中,一季度交付车型结构中,G3占比18%,P7占比56%,P5占比30%。二季度在交付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最贵的P7车型占比缩减至46%,G3和P5则分别涨至32%和22%。
如果再深挖一层的话,可能跟小鹏的战略有关。小鹏给人的印象更像是个“技术男”,主打科技和智能化,在城市NGP和800V电压增压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它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能最大限度发挥技术创新的吸引力,特别是在高端大众市场?
近期的一个例子,作为小鹏较为看重的走量产品P5,配备了激光雷达+高阶辅助驾驶,代表了小鹏科技实力的体现。但就销量表现来看,这一车型自去年第三季度交付后,销量的增长逐渐放缓,目前小鹏P5月销量始终在5000辆左右,远低于预期。在二季度,甚至出现了P7销量下滑,P5销量也没有跟上的现象。
对小鹏来说,更难的时刻可能是在三季度。财报显示,小鹏给出的三季度交付指引是2.9万到3.1万辆,考虑到小鹏汽车7月份销量为1.15万辆、0.96万辆,意味着9月的交付量在1万辆左右。这对于上半年月平均交付1.15万辆的小鹏来说,这个数据相当保守。
对此,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表示,小鹏汽车二季亏损扩大至27亿(对比今年首季亏损17亿元),同时预期三季度汽车交付量将在2.9万至3.1万辆,即按季度环比跌10%至16%,有关跌势令人意外。
相比小鹏,蔚来和理想给出的交付指引更加乐观。新车开售的蔚来,预计三季度交付量在3.1万到3.3万辆,同比增长26.8%至35%,营收在128亿元到135.98亿元。按照目前7、8月共计2.2万辆的成绩来看,9月份蔚来仍将维持在1.1万辆左右的水平。
同时,在此基础上,李斌表示下半年交付10万辆的目标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四季度蔚来要冲击月均2W+的销量。李斌更直言“四季度每个月都是记录”;理想汽车预计交付量在2.7万到2.9万辆,营收在89.6亿元到98.6亿元。
03
理想:超级产品
经理加码技术
不同于蔚来发力用户关系,小鹏硬磕技术,理想汽车给人的感觉是“超级产品经理”,通过极强的产品定义能力,切入智能化大三排SUV的蓝海市场,并通过极致的性价比,迅打造爆款。同时,理想企业从最开始就特别强调成本效率,也是三家中最接近盈利平衡点的公司。
但近期,理想汽车也面临着销量下滑的阵痛。2022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实现了6.04万辆的交付量,同比增长100%,在蔚小理中排名第二。
总体来看,上半年数据不错。不过,具体拆解后发现,二季度交付2.87万辆,环比下滑9.55%;营收为87.3亿元,环比下滑8.68%。在蔚小理三家中,理想汽车的交付量环比下滑幅度最大,蔚来和小鹏仅仅环比下滑2.8%、0.4%。
这主要是受到今年4月上海疫情的影响,多数新能源厂商当月销量都腰斩,理想在当月只交付了4167辆,环比下跌62%。相比之下,蔚来和小鹏的交付量为5074辆和9002辆,环比下滑49%和42%。
控制亏损方面,理想一如既往表现优秀。上半年亏损6.52亿元,虽然同比增长9.5%,但表现远远好于蔚来(45.7亿元,337%)和小鹏(44.02亿元,220%)。
理想汽车是怎么做到的?除了更高的毛利率,还因为运营费用更少。在蔚小理中,理想是唯一一家汽车毛利率超过20%的车企。其中,二季度理想的汽车毛利率为21.2%,环比下滑1.2个百分点,也是三家中下滑幅度最小的。同期,蔚来和小鹏的汽车毛利率为16.7%和9.1%,环比下滑1.4个和1.3个百分点。
在费用方面,今年上半年,理想合计金额达到54.34亿元,占营收比例为29.7%,整体与去年基本持平,低于蔚来和小鹏的40.63%和38.9%。这也意味着,理想汽车还是三家造车新势力中经营效率最高的。其中,研发费用与销售、行政及其他费用分别为29.06亿元和25.28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48.8%和87.96%。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理想的研发在加速,相关费用已经超过了小鹏汽车,在三家中排名第二。上半年,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为29.06亿元,同比增长148.8%,增速超过营收(112.4%),接近去年整年的研发费用(32.9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理想L9的发布,以及理想在自研辅助驾驶能力上的投入,加速研发团队的扩张。
相比之下,小鹏上半年的研发费用为24.86亿元,同比增长仅有77.8%,低于营收增速(121.9%)。
不过,理想汽车也并非没有隐忧。理想汽车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义,打造出爆款产品,从众多新势力中突围。如今,理想似乎也开始遭遇内部“蚕食”。
从今年6月L9宣布上市后,理想one的交付量就很能说明问题。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表示,“在L9车型进入零售中心让顾客试乘试驾之前,理想ONE的订单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我们也有些惊讶地看到,当顾客到店试乘试驾理想L9后,有些本计划购买理想ONE车型的顾客,最后选择了理想L9,尤其是对于购车预算相对灵活的顾客。”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7月实现交付10422辆,但8月只交付新车4571辆,同比下滑51.54%,环比下滑56.14%。销量大幅下挫的同时,理想汽车还遭遇了消费者强烈质疑,原因是理想ONE终端降价两万元后,被曝出停产停售消息,全新改款替代车型为即将上市的理想L8。
目前来看,蔚小理都在加速导入新的产品,蔚来有ET7、ET5、ES7,小鹏有G9,理想有L9。但如今的新能源市场,已经不再是蔚小理的“独角戏”,而是处于一个“春秋时代”。除了风格鲜明的“蔚小理”,销量领先的比亚迪、特斯拉,长安、吉利、长城等传统车企也在加速布局,增速也并不比新势力弱。新势力不再人们想象的那么“新”,老势力也并不那么“老”,它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像对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