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银行 >

市场波动风险加大 企业如何用好期货避险?这些专业人士给出经验和建议

来源:期货日报430人参与讨论   2021-05-25 09:17:59

期货市场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使命,更是实体企业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避震器”。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为产业链企业带来了较大压力,同时也激发了不少企业的套保热情。

5月22日,由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指导、上期所主办的“2021年上海实体企业金融业务培训班——商品期货专场”在沪开班,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运用期货工具,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本次培训不仅邀请了业内专家授课,而且还邀请了参与期货交易的实体企业分享经验。

尽管是周末休息时间,但期货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会场内座无虚席,稍晚入场的参会者甚至很难寻一处空位。本次培训吸引了来自生产、制造、贸易、金融等领域的200余位企业代表以及上海相关政府部门人士参加。如何应对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如何运用期货工具更好地服务生产经营?实体企业关注的这些问题在此次培训中都找到了答案。

市场波动风险加大,企业避险需求突出

近段时间,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给产业企业带来了较大压力。据记者了解,面对本轮价格的快速上涨,产业链企业尤其是下游企业被动承担着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生产利润缩水,订单违约风险加剧,上下游行业分化问题突出。同时,这也引发了高层的密切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分别在5月12日和5月19日两次提及大宗商品价格,提出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

杭州热联集团副总经理劳洪波告诉记者,由于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较大,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意识到必须使用期货等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来稳定自身经营,特别是一些以大宗商品为原材料的下游终端消费品生产企业,其生产计划受到这波价格上涨的影响非常大。

据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结算部主任张剑辉介绍,本轮价格波动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这波价格上涨过程中,上游尤其是采矿企业可以享受到价格上涨带来的丰厚利润,冶炼企业受到的影响相对中性,只需要把加工费锁住,价格涨跌影响相对较小。同时,由于有色金属上游行业比较集中,企业套保机制十分成熟,即使接下来价格回撤对行业的影响也不会特别大。但对下游企业而言,本轮价格上涨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大,一方面,面对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企业利润被动压缩;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仅占下游企业成本的一部分,下游企业整体套保参与度不高,在价格上涨过程中被动承担了风险。

对此,张剑辉建议下游企业在原材料购销过程中去获取点价权。在他看来,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并不是关键所在,等到价格回落时企业会面临更大的危机,企业更需要关注购销两端的价格差并进行风险管理。

劳洪波向记者列举了一个下游企业管理原材料风险的好例子:两年前广西一家房地产商为控制成本,与热联集团签订协议,提前“锁住”了未来3年的钢材价格。如今,螺纹钢价格一度飙升至6000元/吨以上,这家房地产商仍能以3800元/吨的价格拿到现货。借助期货工具,热联集团为这家房地产商提供了直到2022年年底的钢材远期报价,使其规避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

期市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有色金属行业和期货市场资深专家张宜生向记者表示,价格大幅频繁波动对企业经营会产生重大影响,尤其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挑战。企业想要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就需要参与利用期货市场,运用其价格发现机制来管理风险。

具体来看,企业面对的风险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周期性风险;二是企业年度预算管理风险;三是经营中面对的即期波动风险。而根据期货市场提供的价格信号,企业可以依据远期价格涨跌调整经营计划,获取边际机会来管理原材料供应或产成品销售中的价格波动风险。

但同时,这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不断向实体企业普及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提供各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实际案例交流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助其健康平稳发展。

在张宜生看来,实体产业发展与期货市场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期货市场的出现使得相关产业能够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在我国市场经济早期阶段,实体经济发展中遇到难以克服的瓶颈和障碍,这是国内期货市场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全球来看,这是当代经济发展需要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因此,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看到,期货市场在经济发展与相关产业运行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资源配置优化的问题。其中,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是运用合理的价格体系达到长期相对稳定且高效率的资源流向,资源配置的范围越广泛,合理性越强,越具有持久性,而合理性和持久性的基础是价格生成体系的权威性,在这方面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承担着重要功能。”他解释说。

从市场层级看,期货市场处于全球市场结构的最高端,但它与其他市场有很大不同,本质在于它是工具类市场,而不是资产类市场,它管理和运行的主体是风险。通俗地说,它是一个买卖风险的市场。现货市场是“一对一”的熟人市场,在其价格形成中容易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而期货市场是“N对N”的市场,即陌生人市场,其价格形成基本是受市场要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商品供求关系、货币供求关系、信息供求关系、相关突发事件等,也包括交易因素、持仓与库存等。

张宜生表示,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已成为全球最重要、发展最快的期货市场,其权威性得到国际市场公认。目前国内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市场进入了新阶段。

“实体企业有效运用期货市场包括四个层面:一是运用期货市场价格体系作为指导;二是运用期货市场对冲经营风险;三是运用期货市场机制进行国内外股权并购,完成资源优化配置,对冲周期性风险;四是运用期货市场机制建立商业模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张宜生说,“正是因为有期货市场一系列权威有效的价格体系做支撑和保障,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从地质勘探、矿权转让、矿山采选、冶炼直至加工,整个产业链条中物权的买卖转移十分简练高效,从作价方式到买卖关系十分清晰,包括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矿权、股权和产品买卖也都高效简洁。”

与此同时,有色金属企业运用期货工具对冲风险也相对比较成熟,已有相当一部分有色金属企业将期货市场的价格体系和套期保值运用到经营管理及投资决策中,形成了有色金属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接近并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水平,主要体现在运用价格体系建立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管理体制和运用期货工具管理企业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上。

张宜生表示,经过期货市场20多年的催化,有色金属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起初最封闭的行业发展成为一个富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产业,走出了一条“我与期货市场共成长”的捆绑式发展道路。这充分证明,期货市场只有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才有价值,而实体经济也只有充分利用好多种市场才富有竞争力,二者的充分融合就形成了“中国话语权”。

在张宜生看来,有色金属产业与期货市场的“完美结合”,对其他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下期货市场与其他产业结合发展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不同产业企业运用期货市场的水平相差较大,人才缺乏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瓶颈和桎梏。又比如期货经营机构产品创新严重不足,尤其是在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和产品的衍生性上。

对接企业实际诉求,深化风险管理服务

在近日举行的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洪磊表示,应大力发展以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为主的大宗商品交易商群体,满足实体经济个性化风险管理的需要,增强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定价能力以及价格的影响力。

劳洪波告诉记者,期货市场提供了一个场内的标准价格,距离企业实际运用的价格存在一个加长、加厚的过程,其中“加长”就是所谓的基差,“加厚”则代表着包含了价格的物流与资金流。可以看到,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下一步的基差研究与“三流合一”的服务过程中,需要期货行业相关机构投入更多精力,结合实体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在他看来,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企业分为五个层次:一是“研究+交易”,基于对相关品种的深入认识,通过研究和交易获得一些利润,包括买卖现货、期货与基差;二是套期保值,企业以确保生产经营的稳定运转为目标,通过套期保值转移市场风险获取稳定的利润;三是产业服务,在服务上下游企业的过程中,通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来获得高质量的贸易流;四是场景变现,产业服务模式做大做强后,通过搭建风险管理池来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并获取确定性收益;五是产业投资,基于上述对产业逻辑的研究能力和产业运营能力,直接进行产业投资与产能交易,在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支持下的产业投资会更加安全高效。

众所周知,企业参与期货及衍生品市场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究竟是为稳定生产经营服务,还是将其作为一种投资手段。“一些企业最初以套期保值为目的进入市场,但慢慢就变成投机交易,偏离初心,并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反而指责期货市场不能满足自己的诉求。”劳洪波说,这就更加需要期货行业加强产业培训,引导企业正确利用期货及衍生品市场。

同时,由于期货市场专业性较高,专业人才缺乏成为不少企业参与利用期货市场的一道障碍,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他看来,头部大型企业因自身拥有庞大的资源,也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团队,应当重视这方面的投入,做好衍生品研究与专业团队建设。而部分中小企业培养自己的专业团队去完成风险管理诉求存在一定难度,且团队培养所需的时间与企业现实需求的急迫性较难弥合。这就需要期货行业机构尤其是风险管理公司尽快成长起来帮助这些企业实现诉求。

当前期货行业在服务产业方面面临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劳洪波表示,一方面,期货市场人才体系存在结构性问题,由于过去主要围绕着发现价格的体系运转,行业内培养了很多的分析研究人才,而现在更注重如何将发现的价格为企业所用,这需要十分精深的专业能力,同时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这方面比较欠缺。另一方面,行业机构服务产业难以形成正现金流。包括交易所、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公司在内的行业机构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服务产业企业,但实体企业对这样的服务还没有形成付费意识,这导致企业接受的服务与实际的诉求无法匹配。

“我是从期货行业走出来的,进入贸易公司工作多年后,发现衍生品实际上可以为企业做很多事情,可以说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工具。就我们公司而言,去年营收规模为1457亿元,今年预计会达到1700亿元。如果没有衍生品的保护,那我们会面临非常大的运营风险。”劳洪波表示,“另外,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大型贸易公司与上下游企业是天然的对立关系,因为利润来自从上游低买、向下游高卖。如果只建立在市场博弈的基础上,靠战胜上下游来赚钱是很难持续下去的。只有通过衍生工具、基差贸易的方式可以消除这种对立关系,贸易公司则可转型成为产业服务商,通过运用各种衍生工具来为上下游服务,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发展空间其实是非常大的。”

在劳洪波看来,这也是期货行业机构的发展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只是现在的投入与产出还没形成正现金流,而这需要一个契机。当产业服务做到一定程度,渗透到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帮助产业链企业提升运行效率,企业便会自发地感受到期货等衍生工具的不可或缺,届时,期货市场将迎来另一个“春天”。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