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智慧物流方案落地无锡:工人行走5万步降至2万,仓库空间利用率提升3倍
来源:蓝鲸财经 2021-05-19 14:22:54
旷视智慧物流解决方案落地无锡梦燕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梦燕”)。近日,记者走进梦燕,对其物流自动化流程进行了深度探访。
据介绍,去年建成、今年已经投入使用的梦燕自动化物流中心,包括一座25米高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和5层楼库,总面积约8万平米,实现了服装入库、上架、存储、拣货、分拨复核、集货等流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升级。
旷视与梦燕共创的自动化物流中心
根据燕梦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于旧仓,物流中心的新仓在每日可支持出货量提升5倍的情况下,仓库空间利用率提升3倍,人员减少40%,并且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拣选人员微信步数从过去50000步/天减少到20000步/天。
每天数万件商品分发600个渠道,梦燕开启转型
旷视智慧物流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白建宏表示:“服装行业不管是零售端、生产制造端还是仓库作业,相对来说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很多工作都属于简单重复劳动。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消费方式多元化等因素影响,服装行业自动化、数智化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公开资料显示,梦燕是一家服装连锁零售企业,主要采取自产自销的经营方式,其主营业务为门店零售。公司目前拥有600个渠道,日出货量最高可达6万到8万件衣服,都由梦燕仓库统一发货,吞吐压力非常大。
据梦燕方面介绍,其也同样存在行业痛点:此前,海量服装收货、上架、存储、拣选、复核、称重、贴标、集货等环节都在旧仓中运行,100%为人工作业。传统作业方式效率低,出错率高,直接影响门店销售,并带来货品损耗;还存在人工作业强度大、人员流动性高等问题,制约着业务提升与拓展。
梦燕新仓之自动化立体仓库
“梦燕建设自动化物流中心的初衷是解决零售端周转问题”,梦燕总经理吴承淮介绍称,“此前,在集结交换时,经常出现物流存储空间不够、运转效率不高、爆仓等问题。为此,我们决定提升仓库面积,但了解到还可以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的改造提升整体效率。”
此外,吴承淮表示,梦燕的另一个初衷是,希望通过仓库信息化和物流集成仓库体系,倒逼前端业务摆脱惯性,走向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让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按照标准执行,带动业务的优化和调整。
旷视梦燕共建智慧物流方案,流程数字化升级
关于选择与旷视合作的原因,吴承淮表示,从价格、专业度等各方面权衡来看,旷视的匹配度较高。“我们就看能不能基于我们实际的业务情况,来做一个具有个性化的物流规划。”
白建宏称,基于对梦燕历史数据和未来业务规划的综合分析,旷视与梦燕共同创建了自动化物流中心的整体方案。
该方案包括1座25米高、8个巷道的自动化立体仓库,1套输送分拣系统(1500米箱式输送分拣机),8个工位的货到人播种系统以及包装复核、自动称重和贴标、热缩塑膜机等自动化设备。
在软件及系统方面,智慧物流操作系统旷视河图将自动化立库系统、箱式输送分拣系统、货到人播种系统与仓库管理系统(WMS)无缝对接,能够随着梦燕业务发展调整。
梦燕新仓背后的智慧物流操作系统旷视河图
对该解决方案,白建宏进一步解释称,“我们将AI技术赋能到单体设备上,而要把这些设备都运行起来需要一个强大的操作系统,旷视打造这个操作系统,可以调度设备,最终实现协同。”
白建宏表示,“旷视通过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重塑流程,让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进行高强度、重复的作业,让智慧物流操作系统协同调度仓库内各种设备运行。我们将AI能力注入传统物流设备和系统中,不仅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生态连接和协同调度,而且通过系统核心功能的算力算法,分析历史业务数据进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作业效率,这是我们看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工人每日行走步数5万变2万、仓库用工减少40%,物流中心成效初显
据介绍,目前,旧仓货品及处理流程已经全部转至自动化物流中心。
据梦燕业务负责人宋建军介绍,“以前梦燕仓库员工每天走路步数是50000余步,现在的运动量是20000余步,从侧面反映了效率的提升;以前工人拣货需要靠记忆力,现在通过RF系统指引提示进行拣货;以前拣货之后还需要人工搬运至对应作业区,现在直接投到输送线上进行自动流转,搬运效率和准确性提高;以前整个仓库的作业人员需要55人,现在35人就能满足同样的作业量。”
梦燕新仓之自动化输送
与此同时宋建军表示,目前平均拣出率是98.5%,提升了十个百分点左右。“还有1.5%可能是有些库里面的库存不太精准。”
由此可见,改造后的新仓在降本增效方面已经初显成效。
该项目投入使用后,标准化操作也在推进中。吴承淮表示,“目前,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加强系统和人的深度结合,提升效率。AI在生产场景有很大的扩展空间,通过计算机视觉能够有效识别异常操作,通过算法分析大数据能够降低管理成本,但这块的提升需要后续进一步的共创。”
白建宏也表示,“每个企业的数智化转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由点到面,逐步升级迭代。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机器人解放辛苦的劳动力是一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