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排查涉嫌违规入楼市问题贷款 已要求银行限期整改问责
来源:北京商报 2021-03-17 11:22:53
“截至目前,辖内(不含深圳)银行机构已完成个人经营性贷款自查的银行网点共4501个,排查个人经营性贷款567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2165亿元,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920户。其中广州地区银行机构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1.47亿元、305户。”3月16日,广东银保监局官网公布了广东地区排查经营性贷款等信贷资金入楼市有关情况,并表示对于违规情况已要求银行限期整改问责。
广东要求银行限期整改问责
回顾2月9日,广东银保监局下发《关于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开展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风险排查的通知》,部署全辖银行机构从授信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以及第三方机构业务合作等方面开展全面自查。而对于上述排查结果,广东银保监局已要求银行限期整改问责,目前银行机构采取了终止额度、一次性全额结清、分期提前还款等整改措施,对存在违规问题的内部员工开展了警示告诫、通报批评、积分扣减、经济处罚等问责。
据了解,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经营性贷款等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有所抬头的问题,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和广东银保监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安排,通过“三个一批”严肃查处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行为,引导银行机构合法经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近期,广东银保监局主要负责人带队走访广州地区部分商业银行,提出一系列监管要求,包括切实加强资金流向监控,严防资金通过经营性贷款、消费贷款违规绕道流向房地产市场等等。机构监管处室分组对广州地区媒体曝光较多、问题较为突出的银行进行了全覆盖现场督导,明确提出监管意见。加强数据分析,向部分银行发送个人经营性贷款疑似挪用于购房的数据,共发送疑点线索642笔,机构排查确认40笔个人经营性贷款被挪用于购房,相关机构已启动整改问责。
银行、中介违规行为浮出
“从现场调查和银行自查的情况看,银行机构暴露出授信调查未充分了解客户财务状况、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于购房等问题,反映了银行机构在信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上还存在不足。值得关注的是,已发现的违规行为中,有相当部分的贷款出现了房地产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包装’助推的身影,涉嫌违规的操作方式包括通过中介机构过桥垫资套取经营贷置换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经过转手多次后挪用个人经营性贷款用于购房首付款等。”广东银保监局公告如是表示。
而据北京商报记者此前调查了解,利用抵押经营贷“置换”房贷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有购房需求的客户花几万元就可以请中介提供包括“包装壳公司”在内的“一条龙”服务,经中介公司一番“包装”后,购房者即可用最低年利率3.6%的经营贷,最长贷30年,“置换”年利率5%以上的房贷。除此之外,虽然消费贷入楼市一直被禁止,但“首付贷”一直未曾销声匿迹,仍有多家中介表示,可以协助操作银行大额消费贷用以交付购房首付款。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经营贷流入楼市的核心原因是按揭贷款的利差,同时与银行在放贷过程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有很大的关系。从银行角度来说,经营贷的风险相对而言是高于按揭贷款的,但是经营贷的利率在政策要求下又低于按揭贷款,所以在银行的执行层面就出现了动作走形,变相鼓励了经营贷进入楼市。
“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产品初衷是释放消费潜力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这些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会导致居民、企业杠杆负债率上升,容易引发局部房地产过热,对楼市调控构成一定掣肘,并干扰市场对楼市稳定预期。”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如是说。他进一步指出,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区域间冷热不均、供给结构依然存在,监管的目标是遏制投机炒房,保护刚需,落实“三稳”任务,稳定预期,房贷、利率与其他政策工具形成合力,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事实上,当前,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楼市已经成为各地监管严打的重点。张大伟表示,针对一些短期内用新房本以及新企业注册套取经营贷的行为,最近的打压是非常有力的。这种政策的力度肯定能够抑制市场过热,让经营贷回归到它的本质,有助于企业经营,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整个楼市非理性、不健康的发展。
违规获取贷款者将被惩戒
值得关注的是,在高压之下,提前收回违规流向楼市的信贷资金案例已经出现。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广州、上海等地区要求客户提前还款,作为对违规导致消费贷、经营贷流向楼市的借款人的惩戒。另有北京地区银行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称,目前北京辖内的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在遵照《个人贷款提前到期告知函》对违规流向楼市的信贷资金进行回收,要求客户提前进行返还。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也表示,对于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方式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者,以及对此提供不当协助者,有关部门将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联合惩戒。属于骗取贷款或者诈骗贷款的,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犯罪行为,更会受到严厉打击和惩处。因此,也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要及时了解国家“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及相关贷款政策,提高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合法合规申请和使用贷款,避免形成不良记录和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