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银行 >

严查银行流水、信贷资格 深圳打新客感慨购房难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1-02-01 10:25:49

最近,深圳新房市场又热闹了起来,六个新盘同时推出实属罕见。不过,“六选一”的规则加之审查趋严,让一些打新客有些担忧。仅仅两个月时间,深圳打新客就遇到两种截然不同的遭遇。

“个人收入很难达到要求”

去年,孙华终于在深圳买到属于自己的新房,亲身经历了打新之热。“这么明显的价差,只要有点钱的人都会动心。”她告诉记者,自己在打新时的各种准备都还算顺利,“那个时候抽到新房,第一次提交资料直接给开发商就行了,一直到我准备办理按揭贷款,银行才叫我提供征信等资料。”

正是由于自己成功的打新经历,孙华成了身边朋友的打新导师。不过,让她也觉得诧异的是,仅仅两个多月过去,深圳的打新规则发生了很大变化。

记者在“i深圳”APP上看到,近期共有六个新盘开放购房意向登记,其中不乏位于沙井、光明等热门片区的“刚需网红盘”,但购房者只能“六选一”,这些项目还同时公示了销售方案。一些想着买不到再换一个的购房者,这下没戏了。

据悉,“i深圳”是深圳市统一政务服务App,此前上线了“购房意向登记”功能模块。根据深圳市住建局1月23日发布的政策,所有新房购买人均要通过上述系统进行登记。

与深圳往常的调控有所不同,深圳最新的调控集中火力在审查购房者的资格上,除了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统一启用“购房意向登记系统”,还规定房企、房地产经纪机构可以会同有关商业银行对购房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户籍、婚姻状况及家庭成员证明材料;社会保险或个税清单材料;收入证明、征信报告、购房款来源以及近一年及以上的银行流水单等购房资格信息进行严格核查。

此前先行推出的龙光前海天境、天健悦桂府,两个项目公示的销售方案均要求购房者提供“购房能力证明”,包括购房人提交近三个月的《个人信用报告》、可覆盖月供金额2倍以上的《收入证明》、不少于月供金额2倍的近半年银行流水等证明还款能力。

就这些要求,就已经开始吓退了一些购房者。

孙华身边一位刚需置业者朋友林桐正准备打沙井的网红新盘,但首付款仍没凑齐,银行流水也不足,只好用收入较高的女朋友名字,加上女朋友家人作为担保尝试打新。“我看到新闻说对12名违规炒房者开出罚单,违者3年禁购,我是有点怕。”林桐说,“我有朋友此前打新,房贷都快批下来,却也因为流水问题被临时要求加担保。”

“即使是刚需三房,动辄都到七八百万甚至千万,每个月还贷两三万,每个月的流水就要6万,有几个普通刚需有这么高收入?单在个人收入这一方面已很难达到按揭贷款月供要求。”林桐坦言。

此外,一位地方性银行经理告诉记者,最新新房的资料审核还会严控“首付贷”。此外,现场工作人员审核后,会告知购买人审核结果,如审核不通过,会提示购买人存在的问题,购买人上传相应证明材料可再次提交发起审核。此外,如购买人名下有经营贷或信用贷,需要视购买人贷款时间、金额和首付款证明等,综合判定是否符合条件。

漏洞真能补上?

除了审查趋严,近来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银行“房贷停贷”的传闻刷屏,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随着额度收紧,部分银行的房贷利率也开始上浮。记者从深圳多家银行获悉,一些房贷占比偏高、额度紧张的银行,今年年初以来就已经收紧房贷,但主要国有银行普遍表示没有暂停房贷,只是放贷时长拉长。

有多位在去年年底过户办抵押的购房者告诉记者,到现在为止银行还未放尾款,有个贷经理更明确表示农历新年前放尾款的可能性很小。在早投放早受益的驱动下,客户经理往往会把贷款额度优先投放一手房。

那么,对于购房资格的严查,对于“代持打新”的漏洞是否能被补上,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最终还要看银行和相关部门的执行力。不过,无数等待着持币入市的购房者,遇上限价带来的套利空间,并不会轻易放弃。此外,也有投资客对记者表示,对于部分经济实力更强的打新购房者来说,首付款与流水都成不了问题,因为购房者为绕开银行检查,可以选择直接全款购房。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对于深圳的楼市调控,一定要做好全口径的资金管控。“如果看深圳的贷款,增速并不高。当下,实体贷款(特别是中小微)融资利率很低,比按揭利率还要低。围绕红本在手的房产,金融产品很多,利率还很低。近期,很多深圳购房者先过桥融资,然后一次性付款买房,再抵押融资,最后还掉过桥资金。”再者,应该启动利率“一城一策”。深圳本地人民银行要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在央行5年期LPR规则基础上,根据房价上涨幅度和市场运行态势,对辖区内不同城市启动不同的加点规则。对于深圳这样的热点城市,应该适当提高首套房、二套房贷LPR加点的水平。李宇嘉强调,深圳的楼市问题,并不是供求矛盾问题,而是银根问题、杠杆问题。2020年,供应翻了一倍,房价依旧任性上涨。只有管住了银根,管住了杠杆,央行、银行、金融办等多部门真正联动起来,告别“一亩三分地”、告别“本位主义”,才能有效避免房价过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