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电影《士兵之歌》
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2020-12-30 17:26:25
苏联影片《士兵之歌》(央视“怀旧剧场”12月27日)1959年拍摄:19岁的通讯兵阿廖沙在战场上击毁德军两辆坦克,不求嘉奖希望回家探望参军时没有来得及告别的母亲并被批准。返程列车上偶遇逃难的孤女舒拉相互陪伴并且萌发爱情;归队后牺牲于异国他乡。回家路上,所见所闻,不以战场反映战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片段放大——老游击队员谢德(钟表匠)的慷慨赴死。 钟表匠,他平静地向自己的徒弟交代后事,怀揣手枪从容地走向敌人伏击圈。一路上他向街上熟悉的邻人打着招呼,道着“你好”,安详得像去赴一场朋友的宴会。而他所走过的那忙碌而平常的街区景象所给予观众的情绪感染,以及以平凡的场景所衬托的英雄光彩,远比那些运用枪林弹雨的场面所展示的上下翻飞、击杀敌人的英雄形象更加动人(《中外电影名片导读》)。
《拯救大兵瑞恩》是马歇尔将军命令要保住瑞恩的母亲的最后一个儿子。《士兵之歌》中是将军给了阿廖沙六天探亲假——部队休整期当中。更有“不惜一切代价”的电影语言,一误再误而使假期所剩无几的阿廖沙拦住一辆军车:离家还有10里地,我回去拥抱一下我的妈妈,就返回前线。军务在身的司机起初拒绝。阿廖莎不得已跑向家乡。司机又掉头追上他,阿廖沙起初赌气不搭车又上车并爬进卡车车厢里站立——有可能看到或许在田地里劳作的母亲。司机又拉上阿廖沙从村里开回田野寻找母亲会面。
电影手法属于新闻的披露手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阿廖沙返家路上的“见闻”都是“既成事实”,没有前因后果,包括已与他人同居的战友妻子及其要求“瞒报”的叮嘱。
影片主题音乐是典型的“俄罗斯忧伤”,宽广辽阔深沉。最后的“冲刺阶段”——从阿廖沙拦车起是主题音乐的“加速度”并有两次必须的“戛然中止”,第一次是阿廖沙跑到家门口;第二次是从田地里劳作听到儿子回来后狂奔的母亲跑到公路上喊叫阿廖沙。
影片台词:以为有的人很严厉,接触后才发现很友善。阿廖沙,你相信友谊吗?当然了,战场上没有比友谊更珍贵的了。我说的是小伙子和姑娘。姑娘通常比小伙子更友善。人们说男女之间除了爱情没有友情。无稽之谈,我有个好朋友就是女的,叫卓娅,我的邻居,可从来没想过爱情。也许她爱上你了,你没有感觉到。请你不要把所看到的告诉他。或许,是说出真相更好。你们年轻,有些事情还不懂。
(2020年12月28日马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