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昱:7月房企到期债券规模将达年内高峰
来源:中新经纬 2022-07-07 14:23:00
中新经纬7月7日电 题:7月房企到期债券规模将达年内高峰
作者 丁祖昱 易居企业集团首席执行官
2022年下半年刚开始,就有规模房企的美元债违约,这一次是千亿房企世茂股份(行情600823,诊股)。
近日,世茂股份公告披露,公司7月3日到期的一笔10亿美元债未能如期偿还。房企偿债压力再一次被推至风口浪尖。
上半年已结束,对房地产行业融资而言,却经历了一段艰难时光。
首先,房企融资规模一再下滑。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100家典型房企融资规模为3837亿元,同比下降53%。
雪上加霜的是,房企到期债券规模却与日俱增,7月达到年内高峰,约830亿债券到期。
下半年,一旦房企无法通过新发债或销售回款回笼资金,到期债务压顶,违约事件可能会持续增加。
上半年房企融资总量腰斩
2021年是房企融资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房企融资规模逐年攀升,2020年融资总量达到高峰,较2016年增长了56%。2021年,融资总量急转直下全年只有13244亿元,同比下降25%。这是房企融资总量近五年来首次负增长。到2022年,融资规模下滑趋势再扩大。
克而瑞研究数据显示,上半年,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3837亿元,同比下降53%。单月融资量均出现不同程度同比下降,其中1月、2月及6月下降幅度较高,下降幅度均超50%。
2021年以来,房企融资需求一定程度被压抑,2022年3月,融资政策开始适度纠偏,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因此3月至5月,房企融资规模同比降幅有所控制,5月降幅较2月低点时收窄25个百分点至下降36%。
此外,房企发债开始转向境内。
从融资结构来看,2022上半年融资占比最高的仍是境内债权融资,占比达到69%,相比2021年全年占比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其中境外债权融资占比只有17%,较2021年减少6个百分点。
当前,多数民营房企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新发债无法覆盖到期旧债
2022年,房企债务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当前企业新发债券已无法覆盖到期旧债。
克而瑞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企业发债金额2068亿元,同比下降49%,不足2021年全年的35%。其中境外发债大幅下降77%至437亿元。
反观房企到期债券规模不减反增。2022上半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为3417亿元,同期发行规模只有2068亿元,到期规模高出发行规模39%。
发债总量缩水,叠加债券到期高峰,“借新还旧”的逻辑被打破,房企迎来至暗时刻。
如果这一痛点得不到解决,下半年可能还会出现房企“暴雷”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约为3102亿元,其中7月和10月有两拨到期高峰,尤其是7月到期规模高达830亿元,为历月最高。
寻找融资新出路
传统融资渠道收紧,房企融资新出路在哪?
综合近期政策风向,以及房企发行情况,并购贷款和绿色融资或将为房企融资开辟新的路径。
从并购贷款来看,2022年上半年,监管部门多次强调金融机构要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行业并购政策边际放松已成确定性趋势。
上半年并购机会较多,随着房地产销售迎来边际回暖,6月房企收并购意愿已经有所上涨,我们重点监测的房企共涉及49笔并购交易,已披露总交易对价约538.67亿元。
银行并购贷款是当前房企并购资金的主要来源。
据克而瑞研究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典型房企年内累计获取1960亿元的并购贷款额度,且授信名单从国企央企向民企延伸。
除银行并购贷款,已有7家房企完成并购债券注册。与银行并购贷款不同,并购债券门槛比较高,
从规模来看,7家房企共8笔并购债券合计注册规模约496亿元,其中约110亿元的募集资金将用于项目收并购,占总注册规模的22.18%。
除此之外,并购基金以及并购主题信用债发行也迎来了突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当前东方资产、长城资产、招商平安资产等3家AMC以及浦发银行(行情600000,诊股)、广发银行、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兴业银行(行情601166,诊股)、上海银行(行情601229,诊股)等5家银行计划发行8支房地产并购信用债(含ABS),拟发行总规模490亿元。
从绿色融资来看,近期其在房企融资中比较高频。据克而瑞研究统计,2022年前5个月,房企的绿色融资规模达到209亿元,是2021年全年绿色融资规模的一半,同时总融资规模占比也提升到了6.12%。
房企绿色融资的规模在短期内有望继续增加。自4月份以来,央行和银保监会多次提出要对绿色低碳经济活动进行金融支持,上海、广州也细化了扶持政策。未来那些流动性稳定的大中型房企或将在绿色资本市场受益。
此外,政策支持的国内公募REITS,及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的推进也值得房企关注。
从降杠杆到稳杠杆,房地产企业融资经历了艰难转折,当前融资政策以支持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基调,毕竟房企经营“造血”能力亟须恢复。(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李惠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