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外汇 >

对话郜树松:ESG将重构经济社会

来源:焦点财经   2022-06-09 19:22:39

作者 | 筱纳

出品 | 焦点财经

若说哪一种主旋律将系统性重构现在的经济世界,ESG无疑是其中之一。当今世界,全球化在分化中匍匐不前,但ESG理念与投资实践却在各个市场参与主体的共振下向着国际先进实践靠拢。

过去的十五年间,ESG缓慢但稳步渗透到主流投资中。作为法律从业者,德和衡DKL前海所ESG风险与合规服务团队认为,兼具经济效率和可持续性的ESG发展理念对于长期价值创造不可或缺,这样的商业运行体系将会反向助力于长期的、负责任的企业建立更强的护城河,将惠及投资者、惠及整个社会。

近日焦点财经专访德和衡欧洲负责人、德和衡马德里分所主任郜树松,郜树松以中欧的跨境观察为基点,将目光徘徊在欧洲与中国两者之间,在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的结合中带来行业洞察。

中国ESG驶入快车道

与全球相比,中国ESG投资实践处于发展初期。截至2021年12月末, UN-PRI(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有签署成员4683家,中国仅有84家机构,占比不足2%,同期美国签署成员为964家,欧洲总计2503家。

欧洲作为ESG的发源地,其可持续投资规模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2020年美国首超越欧洲,位居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首位,截至2022年底,美国可持续绿色投资的规模已经超过17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市场。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绿债规模1.16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21年6月底,国内市场累计发行银行理财产品74只,累计发行额达467亿元;截至2021年6月,ESG主题类公募基金产品发行超过120只,累计规模达到2337亿元。

郜树松表示,无论是UN-PRI签署,还是ESG投资涉及的资产规模,中国占全球的比例不大。相较于欧美具备的先发优势,中国ESG投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双碳宏观政策影响下,ESG整体发展与实践驶入快车道。近年来,ESG投资在中国发展迅猛,中国资本市场逐渐接受ESG投资理念并将ESG 因素融入投研流程中,对ESG的整合程度日益提升。

同时,郜树松表示很欣喜地看到中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首位,行业分布趋于多元化:受益于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体系,绿色信贷在中国起步较早,随着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正式出台,中国绿色信贷迎来快速发展期,绿色信贷规模居世界第一,据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0年末,我国主要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存量规模近12万亿元。

绿色概念引领中国ESG投资

ESG 投资近几年在中国市场中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关注度异常火热。郜树松表示,与其他新兴市场一样,一个主要的推动因素是国际投资者的要求。与其他市场不同的是,监管也是主要推动因素之一。随着政府的持续支持和中国ESG实践的持续国际化,中国投资者在快速发展ESG和尽责管理。

在ESG 投资发展势头良好中,主要市场生态涉及的各个参与方都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提供培训,包括政府、监管方、行业协会、证券交易所和投资者。

尽管市场对 ESG 投资的理解尚浅,但这一状况正在得到极快的改善。中国A股市场被主要新兴市场和全球指标纳入,为传统上由国内资产所有者和散户投资者主导的市场带来了新的国际投资者。这些新进入的国际投资者遵守 ESG 政策和实践,并应用于自己的投资组合以及对中国内地公司的分析中。他们向公司询问 ESG 表现,并常常对公司进行 ESG 投资方面的教育。

另一方面, A 股上市公司对ESG 信息披露水平逐年提升,主动进行 ESG 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截至2021 年 6 月底,2009 年到 2021 年披露ESG 相关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从 371 家增长至 1112 家;沪深300 成分股中有248家发布 2020 年度 ESG 相关报告,占比超过82%。

郜树松分析,中国ESG投资目前两个特点。其一,绿色概念引领中国ESG投资,但在社会及治理领域仍存空白,这反映出ESG投资实践与基础支撑之间的矛盾关系,在ESG投资的基础设施,比如信息披露规则与标准、评价体系等建立起来前,ESG投资实践活动将受到“基础设施欠完善”的掣肘。

其二,中国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ESG发展,使得ESG投资仍由政策属性较强的银行信贷及债券驱动,两者合计占比超过98%,而基金、理财、股票、衍生品等市场化属性较强的非债权类资产仍处于发展初期,这与欧美ESG投资发展较为均衡,ESG投资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差异较大。

ESG 指数产品将成重要推手

中国的ESG生态系统正快速成熟,监管者、投资者和决策者正在积极提高企业可持续绩效的标准。

郜树松表示,首先国家层面将建立ESG信息披露与评级的标准。目前我国的 ESG 投资理念仍较为宽泛,市场缺乏认可度较高的统一标准,伴随国内 ESG 评级热度提升,机构陆续研发推出国内市场的 ESG 评级体系。中国企业 ESG 评价与信息披露团体标准制定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民政部发布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标委联〔2019〕1 号)要求,开展标准起草工作组组建、标准文本起草、征求意见、标准审查、报批等工作。

4月16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主办,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承办的《企业ESG披露指南》团体标准发布。

5月9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就《企业ESG评价通则》与《企业ESG信息披露通则》公开征求意见。

其次,ESG合规将成为各行各业的关注热点。企业需要了解并知悉ESG的立法趋势,识别立法变化给企业及商业模式带来的风险和机会,更需要了解监管机构、投资人对ESG信息披露的规则与偏好——这都需要ESG合规服务机构提供系统化的支持与解决方案。

目前众多的服务中介机构已经行动起来,一部分机构利用国际化网络,结合境外成熟经验做好中国境内ESG合规实践的本土化;一部分机构利用原有在与ESG领域高度相关的领域——如环保合规、劳工合规、反商业合规——积累的历史专业经验向ESG合规领域拓展服务边界。

郜树松认为,伴随我国 ESG 评价工具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提升,预计 ESG 投资标准化程度将持续提升。参考欧美等主流国际 ESG 投资市场的发展路径,ESG 投资理念的深入、评定标准的完善及 ESG 披露数据质量的提升有望催化 ESG 指数产品的发展,ESG 指数产品成为推动全球 ESG 投资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商业领导者们日益认识到了不仅要通过财务指标,而且要通过ESG框架来评估企业绩效的重要性和价值。一些企业已经抓住了这个商业和战略机遇,在ESG评估和披露领域奠定了先发优势,并成为市场先行者。

焦点财经与郜树松对话精选

焦点财经:ESG理念最早诞生于什么时候?

郜树松: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从18世纪起,经历两百多年的萌芽、形成、与ESG理念的诞生各阶段后,2006年,在联合国环境署与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的联合支持下,联合国社会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诞生,随之ESG投资理念被正式提出。

伴随 ESG 理念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机构在投资体系中加入 ESG 因素,各国的监管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也陆续制定相关政策,加强上市公司的 ESG 信息披露管理。同时,ESG 的评估标准和框架也在日趋完善,较为流行的评级有 MSCI、Thomson Reuters 等。

焦点财经:ESG理念主要受到哪些领域的关注?

郜树松:ESG理念不只受到全球投资者的青睐,也受到各国政府及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积极介入加速了各国ESG生态系统的发展。

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制定并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15年,香港交易所发布了针对《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和红筹公司已按要求定期披露ESG报告;中国证监会2018年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确立了ESG信息披露基本框架。

在欧洲,市场也在呼吁对ESG 评估标准化进行监管,即随着企业和金融部门对 ESG 产品投资兴趣的日益增长,市场对ESG投资的标签化定义和监管深表关切。在目前,因ESG的定义、披露及营销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监管,导致业内对市场上的“洗绿”行为(greenwashing”)存在担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