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再也不香了!?
来源:菜鸟理财 2021-08-27 10:24:14
银行理财再也不香了。
起因是前天(8月24日)监管对国有大行的两则指导:
1、2021年底以后,不得再存续或新发摊余成本计量的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
2、9月1日以后,理财产品新增的直接和间接投资,都应优先使用市值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已使用成本法估值的存量资产,应于10月底前完成整改。
这里面专有名词比较多,我们先直接说影响:银行理财未来收益波动将会变大。
收益波动变大意味什么?
1、银行理财要么失去一大批厌恶风险的保守投资者;
2、银行理财要么为了维持稳定收益,将降低高波动资产的投资,进而影响收益率。
大家都记得,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不再承诺保本。
在以上变化背景叠加下,银行理财未来有可能变成:既不保本,收益还会更低的投资品种。
你说它还香吗?固收+基金比它香多吧?
……
为什么说银行理财以后收益波动会变大?
先来简单理解新旧计量办法的区别:
1、市值法(新):能直接反映资产价值每个交易日涨跌的。
比如银行理财买了某债券,按市值法去计量,若债券当日价格上涨,自然该理财产品净值也会跟着涨。
换句话说,这样的计量方式是能让投资者看到“市场心电图”的,风险是数据可视化的。
2、摊途成本法(旧):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反映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很拗口,但简单理解就是:
资产价值不按市场价格来算,而是按我的买入成本加应计利息来算。
这种计量方式会带来怎样的问题呢?
1)银行理财净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风险!
你所看到的银行理财净值是经过修饰的:
因为每日的收益率是将持有到期收益分摊到每一天进行返息,这是个可以预期的固定的值。
所以反映到理财产品净值上,净值波动会很小、甚至没有回撤风险。
但这都有前提:理财产品背后的资产不爆雷、不违约。
那一旦违约,资产价格明明是大跌的,但反映在银行理财净值上却还是一条缓缓上升的爬坡线,投资者根本不知道这背后的风险。
你说若知道了,投资者还知道赎回,但因为不知道,很多投资者往往是被牺牲的。
2)不利于银行彻底打破刚性兑付
摊途成本法还是会给投资者带来一种假象:银行理财稳得很!保本咧!
但正如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港股06099)所言:
银行理财估值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摊余成本法估值有被滥用之嫌。
这有悖于资管新规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也不利于银行彻底打破刚性兑付。
参照公募基金做法,尽量采用市值法估值应是大势所趋,回归代客理财之本源。
摊余成本估值理财产品规模大幅增长,容易积累风险,危险银行体系的稳健经营。
所以,对于银行理财,大家明白以后要怎么投资了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