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房理”案进展曝光!问题贷款超10亿元!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贵在长效
来源:金融时报 2021-08-09 16:22:38
历时4个月,备受关注的“深房理”案件调查处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据悉,经初步查实,“深房理”涉嫌房产众筹和代持、违规套取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虚假广告宣传、隐瞒收入偷逃税款、伪造国家机关公文、非法集资等多项违法违规问题。部分中介涉嫌为“深房理”违法炒房提供便利。
目前,有关责任单位和人员已被依法依规启动问责和处罚,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七部门联合查处“深房理”案件
2021年4月初,网民公开举报“深房理”违法违规炒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和深圳银保监局七部门立即成立联合调查处理工作组,迅速对举报反映的“深房理”问题全面调查,严肃处理。
“深房理”在新浪微博上认证为“房产专家”,其微博账号关注量达146万人,会员逾3000人。“深房理”公开宣扬“上班无用论”“人人皆可买房,直到财务自由”等吸引吸纳会员,向会员承诺房产升值收益,重点炒作深圳市部分热点楼盘。“深房理”违背公序良俗,教唆会员以“假结婚”的方式规避购房政策;以资金互助的名义,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并承诺保底,涉嫌非法集资。此外,还存在涉嫌骗取信贷资金、虚假广告宣传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已有5人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深圳银保监局组织银行开展全面排查和监管核查,已查明“深房理”相关人员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提供虚假资料套取贷款,以多次转账、化整为零、提现等方式规避资金流向监控等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共涉及住房按揭贷款、经营贷和消费贷等不同类别,问题贷款金额合计10.64亿元,其中,涉及经营贷3.80亿元。
对于已查实的问题贷款,深圳银保监局已责成相关银行提前收回。对于涉嫌违规的银行和责任人员,已依法启动行政处罚程序。通过定期滚动排查和监督检查,进一步压实银行涉房贷款实质审查责任,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对小贷行业、融担行业开展了涉房贷款、担保业务排查,下发监管通知,要求小贷、融担公司加强业务审核,依法合规经营。重点约谈了14家小贷、融担公司,对6家公司开展了现场检查,并对6家公司下发了监管函,要求其暂停涉房等违规业务,按期整改。
对于“深房理”案件中涉嫌犯罪的相关人员,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逮捕2人,刑事拘留3人。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深圳银保监局、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市住房和建设局等部门就“深房理”涉嫌非法集资开展现场调查,后续将依法依规推进处置和处罚工作。
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介绍,“深房理”在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发布虚假广告、虚构买房案例,以不实宣传吸引会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严重违背中央“房住不炒”精神 ,且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该局依法对其处以200万元罚款的顶格处罚,目前该项行政处罚已执行完毕。
深圳市税务局介绍,目前已对“深房理”立案检查,经查存在隐瞒收入涉嫌偷逃税款问题。税务稽查部门致力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将依法依规严厉查处“深房理”偷逃税款的违法行为。
44名中介为违规炒房提供便利被纳入“黑名单”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介绍,现已查明“深房理”案件中有119人参与房产代持或众筹,按照规定,对上述人员3年内停止其在深圳市购买商品住房、租购公共住房及公积金贷款的资格。
“深房理”会员中有44人为深圳市持牌房地产中介人员,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已采取停止网签权限、纳入行业黑名单等措施。
金融监管部门已梳理出协助违规套取信贷资金的中介机构和人员名单,将其列入银行限制合作名单。同时,加强联合惩戒,将企业和个人提供虚假申贷资料、违规挪用经营用途贷款的相关行政处罚信息及时纳入征信系统或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金融时报》: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贵在长效
“深房理”案件给全国房地产市场敲响了警钟。监管部门落实“房住不炒”定位,严厉打击各类投机炒房行为的决心不会动摇,违法违规必遭严惩。
近来,针对房地产市场,从中央到地方打出一套严格管控“组合拳”。其中,住建部、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密集发声,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多地升级楼市调控,出台了包括限购、打击投机炒作等一系列举措。
今年以来,一些热点城市、热点区域成交火爆。以刚刚出台新政的杭州、北京为例,2021年上半年,北京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套数分别同比上涨78.14%、65.37%;6月份,北京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居70城首位。1至7月,杭州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累计增长70%,房价也是一路上涨。
商品房成交“量价齐升”,这其中有经济稳定恢复、居民收入增长、需求旺盛等合理因素支撑。不过,炒作投机也是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如“深房理”一样,某些自媒体、中介机构、购房者扮演了负面角色,推波助澜,扰乱市场秩序。深圳金融监管部门透露,经过多轮滚动排查和监管核查,截至目前,共发现21.55亿元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而“深房理”一案就涉及问题经营贷达3.80亿元。
“房住不炒”已落实4年有余,成效显著。但“深房理”案件反映出目前个别地方房地产调控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尤其是要构建长效机制,下大力气净化市场环境。
与短期调控不同,长效意味着全面化、精准化和常态化,需要综合运用金融、行政、法律等多重手段标本兼治,既解决当下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又注重完善体制机制,从源头上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其中,“全面化”要求监管范围要广,覆盖房地产开发、销售、租赁、物业等全链条,聚焦每个环节存在的痛点、堵点,持续、无死角地开展整顿,收窄钻政策空子、炒作投机等行为的政策空间。
“精准化”要求地方政府在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时,提升政策精准度,避免“一刀切”的粗暴方式。要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密切关注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地产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思路和方式,把握好施策节奏和力度。另外,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充分整合资源力量,以信息共享、联动查处、齐抓共管等手段共同推动整治工作。
“常态化”则要求长久坚持“房住不炒”主基调,总结前期成熟有益的做法,将相关举措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住建部等八部门近期发布了《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要求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整治机制,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由此可见,未来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将会成为各地常态。
在国内经济发展亟须固本培元、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整治规范楼市秩序还要抓住“稳”这个关键点。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有效性,引导市场形成理性预期,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调控成效。稳妥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形成土地、财政、金融政策闭环,共促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