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筹跌成长升 估值之惑该咋看
来源:金融投资报 2021-07-25 09:22:38
A股目前逐渐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个标志是代表新兴成长产业的创业板指数几番超越上证指数,另一个标志是顶流基金二季度增减仓已经剧透了新的投资方向。与此对应的是,曾经的核心价值股跌跌不休,陷入越是低估值越要跌的怪圈。
对于创业板指数超越上证指数,市场人士各有看法。不以为然者认为,创业板指数几乎就是宁德时代(行情300750,诊股)加上金龙鱼(行情300999,诊股)和温氏股份(行情300498,诊股)的指数,在宁德时代几十倍涨幅的背景下,这个指数几乎失真,即便超越上证指数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几乎就是“宁时代”指数或者说是新能源电池指数;而乐观者认为,即便创业板指数有些许失真,但它代表了一种方向,哪怕就是新能源电池带起来的,也比上证指数以大金融加石油石化为权重的传统行业指数更有指导意义。这两种观点虽不尽相同,但其对指数构成的分析还是比较中肯的,这似乎也预示了未来的一种趋势。
我们知道,上证指数是所有沪市上市公司加权平均的指数,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大金融和“两桶油”对其影响非常大,经常有失真的时候。特别是最近几年大金融和“两桶油”股价表现比较低迷,特别是银行股,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实际利率的走低,盈利压力导致估值越低越没人要,而石油石化等周期股又受制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难有持续向好的机会,导致上证指数整体表现低迷,几十年原地踏步。与这种原地踏步相对应的是,核心价值股从前几年业绩与估值稳定增长,到现在业绩还是在增长但估值却越来越低,走入了一个估值越低越要跌的怪圈。
最典型的就是银行股,业绩经过前几年平均每季 10-20%的增长,到现在大银行平均每季3-5%、中小银行平均每季10%左右的增长,估值也是逐级走低。银行股最近几年的波动,代表了市场对核心价值股的一种趋势性看法,即宏观环境好的时候“拖着走”,宏观环境不好的时候“砸石头”,一切皆因为这些核心价值股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顺风顺水的时候可以“同甘”,遭遇逆境时却无法“共苦”。目前这种趋势还不仅仅是在权重股身上,连最近几年风光无限的大消费都面临这种尴尬的趋势了,机构“抱团”的时候根本不看估值,20%的平均业绩增速可以给到50到100倍的估值,一山望着一山高;“散伙”的时候根本不看成长,业绩增长稍微有一点闪失都要被杀估值,因为前期获利筹码太多了。最近闪崩的一些大消费个股就是典型。
从最近顶流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二季报也可以看出,市场的风格正在发生变化,不说全部都认可从大消费转移到科技股,但至少注重“成长性”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的共识。比如顶流基金经理张坤还是看好白酒,但却清仓了涨幅过大的水井坊(行情600779,诊股)而持仓了估值比较低的泸州老窖(行情000568,诊股)、洋河股份(行情002304,诊股);再比如景顺长城鼎益,增仓了海康威视(行情002415,诊股)这家老牌科技股;广发小盘成长、融通领先成长和银华心怡混合基金等都不约而同地加仓太阳能(行情000591,诊股)龙头企业隆基股份(行情601012,诊股)……我们再从基金二季度报告的业绩收益看,几乎所有收益率超前的明星基金都是押中了新能源车、锂电池、半导体、光伏、CRO、医美等高景气的热门赛道,也使得这些相应的行业细分指数取得了超越大市平均的成绩。
那么,未来核心价值股的低估值陷阱能不能破?怎么破?首先要清楚一点,就是核心价值会分化甚至会被重新定义,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静态看估值与动态看成长的博弈。就像经济发展的轨迹,总会从以资源消耗为主的重工业到以科技发展为主的现代工业演进,时代不同,核心价值的定义就会不同。过去几十年,我们靠重工业补短板,靠房地产求速度,未来几十年,什么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肯定不会是资源消耗过大的传统周期性产业,肯定不再是房地产业,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这个角度看,投资成长性也是必然趋势,特别是当新核心价值成为市场一致性趋势以后,老核心价值估值陷阱就会自然破解。现在道琼斯传统行业如大消费和银行的估值都在20倍甚至更低而且长期维持,但很多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科技企业并不按传统产业估值,A股科创板也开了未盈利上市的先河,这就是趋势,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