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银行净利创近15年新低 12年IPO仍在长跑
来源:长江商报 2021-05-31 10:25:17
时隔12年,区域性城商行温州银行或将再战IPO。
最新消息是,温州银行进行了人事大调整,董事长、行长、监事长、副行长等多个职位发生变动。
今年4月,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诊股)向浙江证监局报送了温州银行上市辅导第九期工作进展报告。
去年,温州银行完成增资扩股,温州国资通过认购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曾经,温州银行被业内称之为“内控一团糟”,向股东违规贷款等违规行为不断。该行多次被监管部门处罚,且其股权频频被司法拍卖。
5月28日晚,一银行业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称,随着人事大调整、国资入主,温州银行治理或将逐步规范。
备受关注的是,新湖系潜伏温州银行已有6年,去年退出第一大股东之位。
不过,温州银行IPO还有一段路要走。2020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超七成,创近15年新低。
IPO长跑12年仍未到尽头
作为一家区域性城商行,温州银行的IPO起了个大早,时过12年仍在长跑。
官网显示,温州银行成立于1998年12月,前身温州市商业银行由29家城市信用社、6家金融服务社和8家营业处整合而成,2007年顺利更名并启动跨区域经营,相继在上海、杭州、宁波等9地设立异地分行,温州辖内设有2家分行,现辖属178家营业网点。
2008年,温州银行在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讨论IPO事宜,并发布了一系列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议案。这被称为温州银行正式启动IPO。
此时,A股市场上,只有14家银行挂牌,中信银行(行情601998,诊股)、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兴业银行(行情601166,诊股)、南京银行(行情601009,诊股)、宁波银行(行情002142,诊股)、建设银行(行情601939,诊股)、北京银行(行情601169,诊股)等刚刚完成挂牌上市,农业银行(行情601288,诊股)、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正在IPO排队。温州银行算得上最早筹划IPO的区域性城商行。
不过,让温州银行没有想到的是,其IPO之路如此漫长,走得如此艰辛。
2009年,温州银行通过上市辅导期。不巧的是,上市辅导期间,A股证券市场暂停新股发行,温州银行上市事宜陷入停滞。其中,2012年11月3日-2014年1月,IPO暂停长达14个月。
尽管IPO暂停,但温州银行并未搁置上市计划。2012年“温州金改12条细则”中提及,“推动温州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上市融资”。
2014年,当时有消息称,温州银行的上市计划递交至温州银监局,拟赴港上市。但此后赴港上市一直未见动静。
此后,由于温州银行对同业资金依赖程度较高,存在流动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上市事宜推进放缓。
2019年,温州银行重启IPO。当时,浙江证监局披露,温州银行于当年1月31日开始接受中金公司的上市辅导,辅导期大致为2019年1月-12月。
不过,至今,温州银行的上市辅导尚未完成。截至今年4月,中金公司向浙江证监局报送了九期辅导工作进展报告。
在这期间,温州银行高管因为腐败问题被查。2020年5月,相关方面公布,温州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董事长、行长吴华严重违法违纪,正在接受调查,随后进入司法程序。
至此,温州银行IPO长跑已有12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温州银行发生人事变动,包括董事长、行长、监事长、副行长等多个职位发生变动。
重大人事变动,温州银行的上市辅导期可能会被延长。目前来看,该行的IPO远未走到尽头。
国资入主新湖系退位
温州银行IPO的一个利好消息是,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逐步优化。
资本市场上闻名的新湖系,通常是指以新湖集团、新湖控股、新湖中宝(行情600208,诊股)、湘财股份(行情600095,诊股)构成的资本体系,涉足地产、银行、证券等多个领域,新湖系的核心人物为浙江商人黄伟。
新湖系早就对温州银行动了心思。2011年,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温州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为7.09%。这一年,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所持温州银行股权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
2012年,第三次拍卖时,新湖中宝、东方航空(行情600115,诊股)、新明集团三方共同参与竞拍,最终被新明集团以4.4亿元价格拍下。
2013年8月,温州银行完成了成立15年来最大规模的融资,增资扩股7.8亿股,融资近30亿元,新湖中宝出资13.3亿元认购,获得13.96%股权。本次交易于2015年完成,新湖中宝晋升为第一大股东。
2017年,新湖中宝再出资7.44亿元配股增资温州银行,持股比例上升至18.15%。
直到2019年底,新湖中宝一直稳居第一大股东之位。
这一状况在2020年发生了变化。当年9月7日,温州银行发布增资扩股公告,经浙江银保监局批准,温州银行将实施增资扩股工作。本次增资扩股发行数量不超过23.73亿股,拟募集资金70亿元。认购方式为,通过地方专项债券资金筹集,由温州市政府指定特定主体认购。
增资扩股完成后,温州银行的股价结构发生了大幅变动,温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为31.77%。第二大股东为温州市名城建设投资集团,持股比为13.81%。这两家公司均为国有法人。新湖中宝由第一大股东退至第三大股东,持股比降至10.81%。至此,民营资本为第一大股东的股权结构终结。
不仅如此,新湖中宝派驻温州银行担任董事职务也宣告终止,退出董事会。
由此可见,潜伏温州银行逾6年之久、一直担任大股东的新湖中宝退位了。
温州银行关联交易问题突出。2018年、2019年,温州银行重大关联交易融资金额分别为54.77亿元、78.59亿元,其中,与新湖中宝的交易金额分别为27.52亿元、26.99亿元。
2019年,温州银行接到的8张总计378万的罚单中,温州银行总行被罚330万,原因是涉及对主要股东、关联方授信集中度管理严重不审慎、对关联方融资业务管理不到位、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余额管理严重不审慎、为企业收购商业银行股权提供融资支持。
随着股权结构改善,高层大换血,温州银行的公司治理将会不断优化,重大关联交易或将有进一步规范。
违规不断净利创新低
温州银行IPO还有一个拦路虎,那就是内控不足、经营业绩波动大。
在温州银行的贷款流向中,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占据重要地位。
2019年,温州银行贷款及垫款单一客户前十名中,前五名均为房地产及建筑业,其中,排名第一的房地产,金额为15.14亿元,占比为1.24%。排名第二、三的是建筑业、房地产,金额分别为13.20亿元、10亿元,占比为1.08%、0.82%。2020年,第一、二大客户为建筑业、房地产,贷款及垫款金额分别为13.17亿元、12.02亿元,占比为0.94%、0.86%。
整体上,2020年,温州银行向房地产业发放贷款及垫款125.79亿元,占比12.41%,向建筑业发放的贷款为151.41亿元,占比10.86%,两者合计占总贷款的23.27%。
总体来看,温州银行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规模较大,容易受到房地产宏观政策和景气度影响,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入调控趋势下,房地产及建筑业的金融贷款,或将受到一定约束。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温州银行因为贷款管理问题收到的罚单不少。2020年,温州银行收到两张罚单,原因是包括涉及贷款“三查”不到位、违反房地产行业政策、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等,合计被罚178万元。
温州银行的经营业绩下滑幅度之大也很惊人。
2020年,温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2.3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77%。
2006年,温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65亿元、净利润为2.58亿元。此后,净利润间歇有所波动,但都超过3亿元。其中2015年至2019年,该行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82亿元、45.96亿元、39.71亿元、36.18亿元、42.31亿元,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同比在下降。同期,其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8.13亿元、10.29亿元、9.02亿元、5.10亿元、6.93亿元,同比变动25.78%、26.58%、-12.28%、-43.46%、35.84%,波动频繁。
对比发现,2020的净利润,创下了近15来净利润的新低。
净利润大幅下降,与资产减值有关。2020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含信用减值损失)24.09亿元,较上年的15.74亿元增加8.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