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上海信托副总经理叶力俭:信托公司要做好“投研一体化”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21-02-26 12:22:35
新的一年到来,信托公司有何新的计划?面对转型,他们能否借助外部投研力量?该如何更好地抓住发展的新机遇?
节后复工第一周,《国际金融报》记者与上海信托副总经理、上信资产总经理、浦耀信晔董事长叶力俭来了一场深入对话,听听这位资深业内人士怎么说。
在叶力俭看来,投研体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信托公司在机制流程、组织架构、激励约束机制和人员专业化程度等方面进行非常大的优化和升级。
他强调,信托公司投研体系建设应坚持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不能“研究和投资两层皮”,要做好“投研一体化”,为公司所有业务提供研究支持,形成“一个拳头”,助力创新业务发展。
建设投研体系
在现阶段信托公司展业资本市场的诸多方向中,TOF产品被视为独有武器之一。
不过,也可以看到,在TOF等标品信托业务发展过程中,投研体系建设是各家信托公司所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信托公司希望借助外部研究及投资力量进行转型。那么,如何看待这种趋势?信托公司投研体系建设的难点和关键点是什么?
“信托公司要做好标品业务,投研能力和金融科技能力是最为关键的两大支撑力。目前,投研体系建设确实是各家信托公司所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叶力俭告诉记者,尤其是在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出来之后,监管部门对于融资类信托的限制以及对投资类信托的鼓励倒逼信托公司建立自己的投研体系。
记者了解到,2020年上海信托作为中国信托业协会专题研究课题《信托公司的投研体系建设研究》牵头落实单位,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得到了同行十余家信托公司的积极参与。可见,这也是信托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投研体系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信托公司在机制流程、组织架构、激励约束机制和人员专业化程度等方面进行非常大的优化和升级。”叶力俭进一步指出,比如打造投研文化,借助外部研究和公司内部资源将研究工作专业化,助力公司各板块业务发展。
谈到信托公司借助外部力量进行标品转型,叶力俭表示,“我们也广泛与券商研究所进行合作,与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高频交流。但是,外部研究力量最终还是需要转化为内部投资决策。”
他强调,信托公司投研体系建设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不能“研究和投资两层皮”,要做好“投研一体化”,为公司所有业务提供研究支持,形成“一个拳头”,助力创新业务发展。
深挖业务潜力
在去年发布的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中,对非标业务做出了30%和50%的限制:
● 信托公司管理的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于同一融资人及其关联方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信托公司净资产的30%。
● 信托公司管理的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向他人提供贷款或者投资于其他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合计金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合计实收信托的50%。
从业人士普遍认为,这对信托行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也会进一步倒逼信托公司参与资本市场,做大标准化的投资类业务。
在叶力俭看来,发展标品信托业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进行股票或者债券市场投资;另一种是发挥好信托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的优势,通过选择优质的资管产品,最终投向股票、债券等标准化资产,开展标品信托业务。
对于第一种业务模式,叶力俭指出,信托公司可以集中在债券投资方面。“信托公司由于以往融资类业务经验丰富,在信用风险把控方面有一定积累,可以从现金管理、债券投资等方面参与标品信托业务,我们在这个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以上海信托为例,早在2008年就开始运作现金丰利,目前围绕现金管理和债券投资的标准化信托业务规模约1000亿元。10多年来在市场风险、流动性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已积累一定经验。
不过,叶力俭也坦言,在股票投资方面,信托公司目前确实还存在短板,无论是品牌认可度,还是专业能力,短期还无法与公募基金等机构展开竞争,而是更应该与之进行深度合作。
“对于第二种业务模式,我坚持认为,信托公司在发展TOF业务方面其实有非常大的优势,可以依托信托具有的投向范围广、资产配置能力较强的优势。”他表示。
叶力俭强调,在大资管时代面临充分竞争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之间还是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做好客户经营。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各家机构的业务无疑会更加精细化、专业化与差异化。
落实到具体业务层面,叶力俭指出,首先需要通过大类资产研判,做出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决策。在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决策之后,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中,通过臻选相应的优秀基金管理人执行投资来实现盈利。
把握投资趋势
谈到2021年属于信托行业的发展机遇,叶力俭表示,主要还是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两个大方向上。
其中,资产管理方向包括创新非标融资业务和发展投资业务两个方面。
在叶力俭看来,我国人口基础大,市场广阔,各地区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城镇化率提升空间还很大,这些都决定着融资类信托业务仍有发展空间。
“但是我们要创新,要改变,不能像以往那样粗放式发展,而要更加精细化。”叶力俭强调,信托公司需要用好信托贷款、债券投资、资产证券化、债券承销等业务工具,深入到企业的各个生命周期,为企业提供贴身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尤其是发挥好信托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事实上,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而信托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大背景,是伴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而变的。
“在当下和未来的经济环境中,信托公司必须要转型创新,围绕资本市场大力发展资产配置类信托业务,包括现金管理、固收+、基金组合投资、PE股权投资等。”叶力俭进一步指出,这既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未来重要的转型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财富管理未来的空间也非常大,所有资管公司开展业务的关键都是要和财富管理相适配,形成正向循环,可以称之为“循环驱动”。
叶力俭表示,财富管理需要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其中有些产品可以由信托公司自己提供,有些则可以通过外部采购,关键是满足客户的需求。“信托公司在发展财富管理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投向范围广泛,架构设计灵活,以家族信托为例,是满足高净值客户非常好的架构模式”。
“因此,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信托行业在发展财富管理方面大有可为。”叶力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