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 >

绿电成长性机会叠加火电周期性机会 碳中和类ETF或迎中长线布局契机

来源:红刊财经   2022-07-09 13:23:00

伴随政策端对碳中和持续加码,无论是对新兴能源领域的扶持,还是传统高耗能产业的转型,抑或是碳排放权在不同行业主体间的传递和让渡,都会让碳中和多层次产业链下的主题性投资机会不断涌现。伴随着我国发电方式的演变,绿电的成长性机会和火电的周期性机会成为市场的焦点。

碳中和路径明确 新老能源机会显现

我国碳排放总量持续位居世界首位,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05.2亿吨。而部分发达国家或地区2005年前后已经实现碳达峰。

减碳带来的投资机会分布在电力、交通、工业等领域。其中,电力部门即清洁能源发电代替火电,如光伏、风电、水电等;交通部门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工业部门的减碳一方面依赖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高排放部门的减产、限产会带来供需错配下的阶段性机会,如煤炭、钢铁等。

6月,九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着重强调大基地建设与分布式开发”,风电、光伏成为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一系列政策落地将为风光电未来5年加速放量提供强力保障。

据预测,到2026年,我国风电、光伏装机量保守估计将达535.4GW、685.6GW,与2021年322GW、311.8GW的装机规模比较,未来5年内风电、光伏装机分别具备66%、120%的增长空间,对应复合年均增速分别为11%、17%。

交通运输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三大部门,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是降减碳排的主要手段。近日商务部等17部门印发通知,具体从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等入手,提出多项政策措施。4月末起各地陆续出台以旧换新购置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叠加新能源汽车下乡、购置税延期等,新能源汽车也是碳中和主要发力方向。

钢铁、煤炭等属于高耗能的传统周期性行业,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需要严格限制这些高耗能行业的新增产能,因此碳中和对这些行业的影响类似一轮供给侧改革。在新老能源转换过程中,煤炭企业产能会受到严格限制。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会出现阶段性的供需不平衡,从而带动煤价上涨。当前,随着夏季高温用电高峰即将来临,叠加疫情好转及后续经济“稳增长”政策的落地,煤炭需求有望得到支撑。

钢铁行业作为能耗高密集型行业,在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明确规划下,钢铁行业是高耗能行业中节能减排的重点。需求方面,基建项目发力、制造业中能源、新能源汽车及家电消费放量有望带动钢铁需求上升。供给方面,双碳政策下粗钢压产延续,吨钢盈利水平仍有较大上升空间,钢企下半年盈利能力或显著提升。

碳中和相关ETF成为市场焦点

过去几年在碳中和风口下,新能源类基金产品收益突出。不过市面上这类主动基金数量众多,且重仓股一季度更新一次,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持仓透明度低,较难把握它们的区别。而ETF的好处是作为指数基金,其持仓权重基本和标的指数一致,且每日披露清单。

当然ETF也存在同名的情况,不过可以从标的指数去区分。6月28日,首批8家公募基金上报的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的ETF产品正式获批,包括富国、广发、招商、南方、易方达、汇添富、工银瑞信、大成等8家公司。

此前市场上已有碳中和类的ETF,如跟踪中证环保产业50指数的碳中和50ETF,以及跟踪中证环保产业指数的碳中和龙头ETF等等。从指数行业分布来看,均以电力设备为主,即光伏、锂电等,其中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中传统周期行业的成分股多一些,持仓相对分散。

三只指数中,仅有中证环保产业50指数为50只成分股,其他两只是100只成份股,因此中证环保产业50指数的权重也更为集中。2020年我国首次提出碳中和概念,考察指数近1年、近3年收益,该指数涨幅分别达到19.24%和170.13%,相对其它两个指数超额收益显著。

特别是跟踪该指数的碳中和50ETF,自2021年3月19日成立以来,收益率达到64.40%,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3.58%。

(本文已刊发于7月9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