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发展模式受青睐 机构密集调研上市城商行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2022-05-20 10:25:33
部分上市城商行正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杭州银行(行情600926,诊股)、宁波银行(行情002142,诊股)、苏州银行(行情002966,诊股)、无锡银行(行情600908,诊股)等多家城商行获机构频繁调研,占A股银行股合计被调研次数的“半壁江山”。
《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保险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四季度,基金对银行板块整体持仓比例有所下降,但城商行的配置热度明显上升。事实上,考虑到部分高景气度区域城商行已经找到自己的细分领域并确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近年来保持了较好的业绩增长,市场对这类城商行普遍持推荐态度。
宁波银行一日内接受近300家机构调研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今年共有16家A股上市银行获机构调研,合计调研频次2263家次。其中,杭州银行、宁波银行、苏州银行、无锡银行等上市城商行是机构密集调研的对象。
5月11日,杭州银行曾发布公告称,高盛、Segantii、UCLAInvestment、Millennium、PowerPacific、FengheFund、EastPoint等外资机构于前一日对该行进行了调研。宁波银行5月12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也显示,该行于当日接受了297家机构单位调研,其中包括易方达、富国、汇添富、南方、兴全、中欧、交银、工银瑞信、银华、华安、景顺长城、睿远、申万菱信等基金公司,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诊股)、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国泰君安(行情601211,诊股)、广发、兴业、银河、招商、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等券商,景林、淡水泉、高毅、拾贝、和谐汇一、星石投资、敦和资管等知名私募,以及多家海外机构。
事实上,市场对高景气度区域城商行的看好由来已久。由于地处江浙地区,民营经济发达、居民富足,社会信用环境较好,杭州银行、宁波银行、苏州银行、无锡银行等上市城商行区域优势相对明显,具备较大的资产扩张空间和较强的风险管控能力。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宁波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无锡银行的资产规模分别达到20156.07亿元、13905.65亿元、4530.29亿元、2017.70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23.90%、18.93%、16.74%、12.08%,均保持较高增速;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27.74亿元、293.61亿元、108.29亿元、43.49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8.37%、18.36%、4.49%、11.63%,营收表现普遍亮眼。
尤其在资产质量方面,宁波银行、杭州银行、无锡银行、苏州银行2021年末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77%、0.86%、0.93%、1.11%,且仍在不断优化,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02、0.21、0.17、0.27个百分点。
以宁波银行为例,申港证券分析师曹旭特分析称,其公司贷款主要投向江浙,江浙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低,且中小企业较多。在经济发达地区继续强化对风险的把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基金配置城商行热度明显上升
目前,上述几家城商行在浙江省和江苏省发展速度较快,由于江浙两地经济发达,贷款需求较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也较快。未来,随着上述城商行推动区域营业网点逐步下沉至大型社区和强乡重镇,客户数将维持高增长,并带动营业收入实现高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对江浙一带上市城商行长期持看好态度。以公募基金为例,此前公布的重仓持股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基金对银行板块整体持仓比例有所下降,但城商行的配置热度明显上升。2021年四季度,基金对银行持仓总市值为787.04亿元,较三季度减少6.41%,在行业中排名第10,较三季度下降2名;持仓占比为2.98%,较三季度下降0.43个百分点;当前持仓占比处于2011年以来的偏低水平。但细分领域来看,城商行和农商行的持仓占比高于历史均值和中值。
值得一提的是,现有重仓股中,基金偏好零售业务优势突出、财富管理布局领先以及区位优势显著等特征,这正是上述几家城商行的优势所在。据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介绍,2021年四季度,基金重仓数量排名靠前的银行包括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宁波银行、兴业银行(行情601166,诊股)和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重仓基金数量分别为472家、304家、156家和131家;重仓持股总市值和持仓比例排名前五的银行分别为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和杭州银行,重仓市值分别为279.53亿元、218.89亿元、81.18亿元、52.99元和36.25亿元,持股比例分别为1.06%、0.83%、0.31%、0.2%和0.14%。
在张一纬看来,优质区域中小银行基建相关贷款占比高,同时受益于区域优势长期深耕制造业或小微业务,在目前基建投资前置、制造业与小微贷款高增拉动信贷需求等背景下,面临扩表机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