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日记(3)| 志愿者,方舱传温暖!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22-04-28 22:23:05
本报记者罗葛妹仍在南汇方舱接受治疗,病情已有缓解,特别请小编代为感谢朋友们的关心!以下是她的第三篇方舱日记,她说,方舱志愿者的坚守和付出,真的令人感动和温暖。
早晨7点,阳光照进宿舍,很暖和。
今天,我们14人宿舍中有6人出舱,真替他们开心!
8点不到,楼长给我们送来了治疗咳嗽的药。
“昨晚才申请,这么快就到了?辛苦你了!”我们连声道谢。
感动之余,我决定用文字记录下他们在这里的坚守和温暖。
“双阴”后留下当楼长
7点、8点半、11点半、12点、14点、22点……楼长马建龙的时间表被一项又一项日程填满。发放一日三餐、矿泉水、水果,协助核酸,统计药物并送到宿舍,为微信群内患者答疑解惑……这些大事小情,都是他的工作范围。
马建龙今年22岁,是一位程序员,高高瘦瘦,一身黑色运动服和运动鞋,干干净净,刘海盖住了眉毛,戴上口罩后,只露出两只黑亮黑亮的单眼皮眼睛。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办事利落、细致周到,长辈们见到他也会亲切地叫声“楼长”。
小马平时话不多,但每次核酸前,他都会在群内一遍又一遍提醒大家提前做好登记并截图保存好;核酸当天,他又化身医务人员的小帮手,或发放试管,或扫码贴标签,或现场维持秩序,动作娴熟,一看就是“老手”。
马建龙告诉我,他是4月6日住进方舱,4月19日“双阴”(连续两天核酸检测都是阴性)。“那为什么双阴后没回去,还做起了志愿者?”耿直的小马回答:“想留在这里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据他透露,刚开始这里没有志愿者,患者吃饭要自己去拿,有的拿得多有的拿得少,来晚了甚至吃不上饭。
“当楼长确实比上班累很多,都是体力活。”小马说,每天5点多起床,到晚上11点才能躺下。但自己年轻力壮,能吃得消。
“给山东人争光了,很自豪”
今天是我们11号楼三个单元总楼长于江涛出舱的日子。5天前,他作为密接确诊后,从隔离点被转运到这里。
于江涛排队出舱
“入住当晚,上一任总楼长问了我一句,‘你哪里人?’然后,我就被通知当总楼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39岁的山东大汉于江涛腼腆地笑了。他说,上一任总楼长因第二天要出舱,正发愁没有接班人,一眼就看中了刚进舱的他。还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山东人啊,你这形象看起来就很靠谱、很踏实,就你了。”
“给山东人争光了,很自豪。”于江涛二话没说就把活给揽下来了。他说,做总楼长或是楼长,并没啥技术含量,大多是体力活。只是一栋楼将近300名患者,年纪小的只有几个月,年老的七八十岁,而志愿者只有3个,确实有时服务不过来。令他欣慰的是,大家都表示能理解,经常能听到大家的感谢,心里特别暖和。
出舱后,于江涛最挂念的是同宿舍的小男孩,他才2岁,和外公一起入住这里。平时,于江涛夫妻俩会帮忙带着他玩,已经带出感情了。“前天核酸两人都是阴,昨天核酸又阳了,查结果那一刻老爷子都快撑不住了。小孩太小,老爷子又年纪大了,看着确实心疼。”于江涛有些无奈,只希望爷孙两能尽快出舱,和家人团聚。
同住的小男孩也想成为小小志愿者
前一晚,于江涛把总楼长一职交给马建龙,而马建龙也已经物色好接替他的新楼长,这是一场责任与温情的传递。
像于江涛、马建龙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给我们患者心里增添了一股无形的力量,而且他们以身体力行感染着更多的人同行,一起发出温暖、坚定的光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