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期货:煤炭价格合理区间明确,具有里程碑意义
来源:金融界 2022-03-03 11:23:03
投资要点:
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首次明确秦皇岛下水煤5500中长期交易含税价格在570-770元/吨比较合理,且明确了晋陕蒙主产区出矿交易价格合理区间。
能源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问题,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在一定合理范围内,煤价波动使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积极调动上下游企业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发现方面的作用。
《通知》将在5月正式执行,目前产地正在严格执行前期限价政策,发运利润渐显,市场预期被明确后,贸易商乐观心态受到一定打压,随着产地出矿价格进一步下跌,煤炭运销价格将逐步理顺,煤价回归合理区间指日可待。
1.主要逻辑
2月25日,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首次明确秦皇岛下水煤5500中长期交易含税价格在570-770元/吨比较合理,且明确了晋陕蒙主产区出矿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其中山西地区热值5500千卡的煤价合理区间为370-570元/吨,陕西为320-520元/吨,通知自2022年5月1日起执行,进口煤炭价格不适用通知规定。价格司司长表示,一旦价格超出合理区间,将立即采取调控监管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历经多年探索,此次首次明确了合理交易区间,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煤炭市场化改革进行梳理,探讨当前经济形势下稳定煤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政策发布后对当前煤炭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2.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历史梳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电煤价格也经历了从“计划价格”向“市场定价”逐步过渡,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49-1985年国家定价: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经济生产水平较低,为保证市场平稳运行,政府对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生产资料实行低价定价政策。这一阶段的煤价主要参照煤炭与其他生产资料的对比制定,与市场供需基本无关,也并未反映煤炭真实价值。企业自主经营决策权很小,煤炭行业长期收不抵支,管理秩序十分混乱。
2.1985-1993年煤炭价格双轨制:随着改革开放如火如荼进行,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工业水平的提高使得煤炭需求大幅增长。国家为保障能源供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地方小煤矿发展,并允许煤矿超能力生产。在完成计划指标的前提下,乡镇煤矿可以自行营销,价格随行就市。此阶段除了计划内的官方定价之外,还产生了计划外的市场价,即“双轨制”。
3.1993-2005年市场化探索:全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煤炭价格管制进一步放松,除发电用煤外,其他用途的煤价逐步走向市场化。电煤继续执行国家指导性价格,但电煤与市场煤的价格、计划内与计划外的价格以及各省市之间的价格由于市场供需情况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为保证电力供应平稳运行,有关部门需要出面协调,对不合理电煤价格实行临时干预。
4.2005年至今完全市场化:2005年后国家取消电煤价格干预措施,沿用多年的煤炭订货会改为以煤炭供需双方自主衔接的煤炭运需衔接会。我国开始鼓励发挥市场价格发现作用,煤价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并明确了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同质同价的电煤定价原则。2009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由供需企业自主谈判并签订电煤合同,明确表示煤炭价格完全市场化,煤炭市场化进入新的阶段。2012年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自2013年起实施电、煤价格并轨,取消电煤重点合同,并鼓励煤电双方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2016 年为促进电力行业和煤炭行业平稳健康运行,完善中央电力企业与中央煤炭企业长期合作机制,国资委又提出了《关于中央企业煤电长期稳定合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强调在市场化定价机制下引导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九大央企煤电供需双方建立中长期合作机制,实现煤炭供需和煤炭价格长期稳定发展。
国家发改委倡导煤电企业建立煤电长协合作机制,要求自2017年起实行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煤电双方须按“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确定下水煤合同价格,基准价定为535元/吨。随后,国家发改委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明确要求,2016年到2020年期内,建立电煤钢煤中长期合作基准价格确定机制,以重点煤电煤钢企业中长期基准合同价为基础,建立价格异常波动预警机制,将动力煤具体划分为三种情况:绿色区域(价格正常),指价格上下波动幅度在6%以内(500~570元/吨);蓝色区域(价格轻度上涨或下跌),指价格上下波动幅度在6%-12%之间(570元-600元/吨或470-500元/吨);红色区域(价格异常上涨或下跌),价格上下波动幅度在12%以上(600元/吨以上或470元/吨以下)。当价格位于绿色区域,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不采取调控措施;当价格位于蓝色区域,重点加强市场监测,密切关注生产和价格变化情况,适时采取必要的引导措施;当价格位于红色区域,启动平抑煤炭价格异常波动的响应机制。煤炭价格的合理区间得以明确,2017年-2019年基本在“上有顶、下有底”的区间范围内平稳运行,政策实施效果不断显现。
3.煤炭市场价格稳定的重要意义
我国电源结构仍以煤电为主,燃煤发电量占比超过70%。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但相对于稳定的煤电而言,新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等缺点较为明显。后疫情时期经济加速复苏带动电力需求高速增长,煤电供应不足是导致全社会缺电的主要原因。能源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问题,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当前我国仍处于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阶段,煤炭价格大步迈向市场化的同时,电价市场化改革仍相对缓慢。2021 年 10 月 1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由分别不超过10%、15%,调整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对高耗能行业可由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
在我国煤电企业的发电成本中,燃煤成本占比为60-70%,煤价变化对发电企业利润影响巨大。疫情前三年间,煤炭价格基本围绕绿色区间波动,然而2021年国内煤炭价格从年初的500元/吨大幅攀升至2600元/吨的历史高位,2600元/吨煤价相当于电价涨0.7元/千瓦时。发电企业面临上游煤炭涨价下游电价管制的情况,也即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电力市场化改革拉开序幕后,电煤企业经营状态得到一定好转,但面对涨幅超200%的煤价仍稍显得力不从心。2021年煤电企业燃料成本同比增加超5000亿元,火电行业亏损近千亿元。
煤炭价格大起大落直接影响煤炭生产企业及电煤发电企业的实际收益,而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都以实际收益作为指导,上下游利润分配不均将影响产业长期稳定发展。在一定合理范围内,煤价波动使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积极调动上下游企业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发现方面的作用。同时,在充分反映煤炭成本的情况下,煤炭价格有必要在合理范围内运行,为电力稳定生产,农业及居民用电价格稳定提供保障。
4.对当前市场的影响
经历去年的煤价过山车行情后,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煤、电市场监管,稳定煤价保民生的态度坚决。从去年11月召开座谈会研究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到目前正式发布,以及今年执行的发电供热企业长协全覆盖,都为煤价长期平稳运行提供了有效路径。
全国煤炭交易会2021年12月3日公布了由发改委制定的2022年煤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2022年的煤炭长协签订范围进一步扩大,核定能力在30万吨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原则上均被纳入签订范围。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30万吨/年以下煤矿1129处、产能1.48亿吨/年,在全国产能占比中微乎其微,也即明年长协范围基本全覆盖现有煤矿产能。意见稿同时提出,煤炭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应达到自有资源量的80%以上,2021年9月份以来核心产能的保供煤矿核增部分按照承诺要求全部签订中长期合同。从供应端来看,2022年的中长期合同将占煤炭产量的80%以上。需求一侧,要求发电供热企业除进口煤以外的用煤100%签订长协。
价格方面,“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不变,但意见提出,新一年的动力煤长协将每月一调。5500大卡动力煤调整区间在550-850元之间,其中下水煤长协基准价为700元/吨,较此前的535元上调约31%。相较以往的长协煤价,今年长协基准价有一定上浮,同时波动范围也有扩宽。
对比当前《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中明确的秦皇岛下水煤5500中长期交易含税价格在570-770元/吨,结合近年来煤价长期运行中枢,此区间既包含了煤炭生产及运输成本,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供需情况,平衡上下游利益冲突,使煤电行业平稳发展。此次虽然未对现货价格划出明确区分,但从长协覆盖范围以及煤价长期运行规律来看,现货价格大概率不会明显偏离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区间明确后,资本恶意炒作空间受到压缩,市场对于政府价格调控边界线的预期得以稳定,能有效引导煤价合理回归。
《通知》消息公布时,港口下水价仍维持在1000元/吨高位,与区间上限存在一定落差,导致市场情绪较为悲观,期货盘面一度跌停。《通知》将在5月正式执行,目前产地正在严格执行前期限价政策,发运利润渐显,市场预期被明确后,贸易商乐观心态受到一定打压,随着产地出矿价格进一步下跌,煤炭运销价格将逐步理顺,煤价回归合理区间指日可待。近期俄乌冲突虽对进口煤产生一定扰动,但总体而言我国煤炭自给率超过90%,保供稳价下国内产量正在加速恢复中,政策引导下市场预期趋于一致,需警惕短期情绪波动带来的交易风险。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