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 >

许维鸿:京沪双城GDP破四万亿后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中新经纬   2022-01-17 16:23:03

中新经纬1月17日电 题:京沪双城GDP破四万亿后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 许维鸿 甬兴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

2021年北京市、上海市的GDP预计将突破四万亿规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中国城镇化规模达到了世界级水平,国家现代化城镇体系初具规模,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效率和质量,以及城镇化生活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按照最新汇率计算,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年经济产出总量分别都已超过6300亿美元,稳居世界前十名之列。包括“四万亿俱乐部”的京沪,和深圳、广州、苏州等二十余个“万亿俱乐部”城市共同构建了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城市群,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骨骼框架”。

北京、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规模达到世界顶级规模后,如何避免出现“大都市病”,更好地发挥城市对国家经济民生的引领作用,这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挑战。

首先,巨型城市容易产生贫民窟、房地产泡沫等问题,这需要我们时刻警惕。无论是欧美的纽约、巴黎,还是印度的孟买、新德里,世界上人口超过千万的巨型城市,大多都有环境差、治安差的穷人聚居区、贫民窟;相对应的是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欧美央行量化宽松,进一步推高了欧美房地产泡沫化倾向,加剧了大都市富人区的畸形高房价和奢靡消费。

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教训显示,当城镇化达到一定规模后,低利率和宽松货币政策是能让执政者“上瘾”的刺激经济手段,反复使用两大金融工具会加剧社会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信贷上对房地产泡沫零容忍的原因。

其次,要尊重市场规律,差异化确立城市产业发展定位。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体量巨大,中西部和乡村的经济发展纵深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底气。随着京沪GDP突破四万亿,经济发展的诉求正从规模转向质量,从总量转向人均,从东南沿海地区转向全国,也就是让更多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从发展中获取实惠,让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一个台阶。

要想实现城市富裕带动乡村振兴,东南沿海地区带动中西部,就必须摒弃计划经济思维和盲目的微观调控手段,让每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在未来新格局中找到自己城市的产业定位。

最后,中国城市打造科创型企业集群,必须主动培育城市的现代金融生态。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的发展要想再上一个新台阶,离不开金融的助力。以北京为例,要持续扩大经济规模、提升人均产出,就必须依托现有产业升级和高附加值产业比重的提升,尤其是要形成科创型企业集群化发展。2021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成功开市,是北京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众多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新希望(行情000876,诊股)。

未来,国内外各大城市间,在吸引科创型企业投资、发展的竞争中,可以将政府财政补助改为国有股权投资,吸引多样化投资机构和资本中介服务企业入驻,形成亲和的城市现代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常规化的资本招商,这将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李惠聪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