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高!基金公司大举自购近50个亿,较去年年底增13.25%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1-12-01 15:23:02
A股持续震荡调整,公募基金及基金经理则陆续进场,用真金白银表达对后市的信心。今年以来,共有89家基金公司申购自家基金369次,净申购总额达近50亿元。截至11月30日,无论是自购频次还是总金额都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基金公司自购行为不仅是一种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前瞻布局,用实际行动与投资者共享成长、共担风险,同时也体现出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对后市的信心。市场经过半年来调整、消化,年尾仍是比较好的布局时点。
创历史新高!
年内公募自购规模近5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自购规模高达47.03亿元,较去年年底增13.25%,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达14.16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达14.30亿元,两者合计占比近60%。此外,债券基金自购规模达11.45亿元。
从自购次数来看,今年以来,共有89家基金公司申购自家基金累计达369次,较去年年底增18.27%,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自购最频繁的是天弘基金,累计自购了45次,其次是国泰、华夏基金年内自购都在20次以上,此外,华宝、华夏、创金合信、嘉实、华安、西藏东财基金等6家公司自购次数均在10次以上。
从自购规模来看,87家基金公司中有15家公司自购规模在1亿元以上。其中,自购规模位居第一的是国泰基金,年内自购金额达3.9亿元,自购规模在3亿以上的还有天弘、建信基金。紧随其后的南方、汇添富、工银瑞信年内自购也在2.5亿以上。
深圳一位公募产品部负责人表示,自购一方面可以彰显市场信心,给投资者传递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看好后市和自家产品赚钱能力的信号;另一方面,行业内很多基金公司其实已经建立了长效的自购机制,基金公司选择知根知底的基金经理进行投资。此外,今年市场经历多次大幅回调,基金发行市场也坐上过山车。面对发行市场的冷热不均,一些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便会投入自有资金,帮助自家产品顺利发行成立。
基金经理“掏腰包”大举自购
年尾仍是较好布局时点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节奏有所加快。7月、8月、9月、10月自购次数分别为40次、45次、47次和40次,而此前6个月单月自购次数都没有超过40次。在金额方面,截至11月30日,下半年共5个月的自购金额为24.68亿元,已经超过了上半年6个月的自购总额22.34亿元。
不少基金经理“掏腰包”自购新基。今年8月,汇添富价值领先混合火热发售,基金经理胡昕炜自购新基200万元;9月,长城兴华优选一年定开基金发行,长城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杨建华出资100万元认购该基金,长城基金总经理邱春杨也将认购100万元;融通基金旗下的新基金融通鑫新成长混合基金于9月底结束募集,基金经理万民远出资200万元,锁定一年认购。
此外,目前正在发行的新基金中,也有部分获得了基金经理大手笔自购。广发基金王海涛正在发售的广发大盘价值于11月22日开始认购,基金经理已经自购500万元;万家基金正在开放认购的万家新机遇成长一年持有,公司方面自购了1000万,拟任基金经理束金伟则出资100万认购该基金。
沪上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投研部门负责人表示,基金公司购买自己产品长期持有,对基金投资人而言有三方面意义,一能体现该基金对A股市场长期信心;二是也以诚意体现出基金公司与基金持有人利益一体化,稳定持有人信心。三是今年市场波动较大,风格来回切换,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个人大手笔自购或许意味眼下仍是较好的布局市场的时点。
广发基金高级董事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王海涛表示,市场方面涨一点跌一点都很正常,可能阶段性会有较大的波动,更多还是要看行业的结构性机会。一是前两年的疫情受损股,明年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反转,例如,航空、旅游等,还有猪周期也可能反转。消费股调整的空间差不多,但时间还没到,明年可能呈弱复苏的状态,要看政策情况。二是明年高增长行业或个股都是稀缺品种,大家可能愿意为之付出溢价。高增长行业还是会集中在光伏及电动车产业链,另外,随着上游价格的回落,中游的高端制造可能还有机会,电子中的半导体等细分领域有进口替代的机会。具体到细分行业,王海涛表示会关注新能源、新型消费、医疗及服务、高端制造、互联网等。
万家新机遇成长拟任基金经理束金伟也表示,如果市场发生调整,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加仓参与中国走向全世界复兴的机遇。在这个时点,买基金买得就是中国3—5年的未来。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市场会有无数的牛股诞生,会有一批世界级的企业诞生。自己就是要发现有潜力的好公司,参与布局。近期,自己会重点关注五六个行业,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新能源、医药,第二梯队是电子、半导体、食品饮料,第三梯队是机械、化工。同时他还特别关注和“碳中和”相关的投资机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