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黄金 >

“人形机器人”投融资热浪袭人!特斯拉、小米等巨头争相布局,A股概念股已井喷

来源:证券时报   2022-08-23 09:25:41

“虽然我们还没登陆资本市场,但也切实感受到了这波资本热浪。这段时间接待了几拨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多家券商也对我们进行了线上线下(行情300959,诊股)的调研。”国内一家知名人形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最近有点忙”。

虽然忙,但心情是愉悦的。马斯克、雷军相继宣布布局,二级市场相关概念股持续走高,让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赛道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作为前沿行业的探索者,人形机器人企业迫切希望一些同行加入,尤其是头部的科技公司。

“多功能的机器人,也就是人形机器人会是最终的目标。”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创新发展处处长、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表示,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产业界谈得最早、但目前还最不确定前景的方向之一。正如人是经过亿万年进化而来,人形机器人也需要不断进化,目前还处在比较初级的进化阶段。

巨头争相布局 概念股井喷

“铁大”来了!在8月11日小米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截胡”马斯克,率先发布一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

尽管没有量产计划,且成本高达六七十万元,但小米的“造人”计划还是引爆了资本市场,多只概念股持续井喷。其中,远大智能(行情002689,诊股)8月16日至8月22日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Wind数据显示,8月11日至8月22日,远大智能累计涨幅达74.49%,英威腾(行情002334,诊股)和长盈精密(行情300115,诊股)涨幅也分别高达49.20%和23.65%,步科股份(行情688160,诊股)、赛象科技(行情002337,诊股)和文一科技(行情600520,诊股)等多只机器人概念股累计涨幅也均在10%以上。

这已非机器人概念股今年的首波行情。两个多月前,马斯克宣布将于9月30日推出TeslaBot“Optimus(擎天柱)”原型机,身高1.72米,重量57千克,体型比CyberOne略矮小,售价也比CyberOne更低,预计约为2.5万美元,有望在2023年投产。

当时,A股二级市场已开启一波机器人概念股行情。Wind数据显示,6月3日至8月22日,鸣志电器(行情603728,诊股)涨幅高达250.10%,京山轻机(行情000821,诊股)、中大力德(行情002896,诊股)和禾川科技(行情688320,诊股)等10只概念股涨幅也均超过100%。

事实上,人形机器人并非新概念,近百年来,一直不断有行业巨头入局。早在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形机器人“Televox”,虽然还不能走动,但可抬起接收器接听电话;1973年,早稻田大学推出真人大小机器人“WAROT-1”,并为其配置了机械手、人工视觉和听力装置等。诞生于1992年的波士顿动力更是持续研发人形机器人。2013年,波士顿动力即推出第一代人形机器人“Atlas”,目前已几度更新换代。

巨头效应为产业链带来新活力

在国内,已有不少企业试水人形机器人。

“优悠,我渴了,请你帮我拿瓶可乐吧。”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优必选科技展厅,工作人员向其熊猫机器人优悠发出指令。收到指令后的熊猫机器人,很快走到不远处的冰柜,拉开门,取出可乐,确认关好冰柜门,再走回工作人员身旁,把可乐递给她。记者眼前的优悠,其实是一位见过大世面的人形机器人。熊猫机器人优悠是优必选科技受迪拜世博会中国馆邀请,在Walker机器人的基础上、以国宝大熊猫的形象为设计原型,为中国馆专属定制的“和平友好使者”。作为深圳科创企业代表,优悠在中国馆工作了六个月。

优必选科技自主研发的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历经五年四次重大迭代升级,能够完成按摩、拧瓶盖、端茶倒水等家居任务,已经逐步在影视综艺、科技展馆、政企展厅、科研开发等场景应用,也是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大型人形机器人。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人形机器人的企业,优必选科技在高性能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算法、计算机视觉、语音、导航、机器人操作系统都有长期布局。但在很多人眼中,“优必选是个做儿童玩具的企业”,项目太前沿、公众认知度低,曾一度令公司苦恼。眼下特斯拉等全球顶尖科技公司的入局或将刷新这一认知。

优必选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特斯拉效应会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带来新的活力,这不仅意味着增量的零部件订单,也意味着更多人才和资金的进入,更意味着行业拐点的临近。“人形机器人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复杂技术,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人形机器人各项复杂核心技术将带来超出想象场景的长期商业价值,而坚持长期技术投入的企业最终将成为新经济的中流砥柱。”

在达闼机器人位于上海闵行的人形机器人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对人形机器人进行组装、测试等。达闼机器人公共事务经理朱正炎向记者透露,这些机器人基本都已经名花有主,不久的将来,在完成出厂前的测试等工作后,将运达客户,主要用于迎宾、引导和咨询等场景。

“很多人来问,为什么要生产人形机器人?打扫卫生,现在的扫地机器人也可以,为什么非要做成人形?”朱正炎向记者解释,“一方面,相较异形机器人而言,人形机器人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使用人类使用的所有工具,不需要为了机器人专门设计和打造相关配套,只需丢到生活中即可;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还具备多功能性,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多功能的人形机器人,未来可以真正陪在人的身边。为此,达闼已提出2025年打造机器人保姆的口号,“大方向是要做人形保姆,希望人形机器人进入到家庭,为人们解决最基础的又不得不做的家务,比如打扫卫生、做饭等,甚至是更进一步,帮忙照顾老人。”

一级市场看重成本控制

近日,多家机器人企业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8月8日,全球物流机器人企业极智嘉宣布完成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由英特尔资本、祥峰成长基金和清悦资本等共同出资;8月9日,光伏智能清扫机器人厂商合肥仁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其是由高瓴创投领投,科讯连山企业家基金跟投,融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

在近日召开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融资持续活跃,今年上半年,已披露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核心零部件协作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领域成为社会资本关注的热点,初步形成了产业和资本联动发展的格局。

相比机器人产业投融资的火爆,细分赛道人形机器人在一级市场却显得有些平静。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均表示,机器人是一个体量庞大的赛道,底层核心技术是相通的,人形机器人的进步取决于人工智能水平的整体进一步发展。就当下投资而言,更关注的是在下游有真实应用场景,尤其是对于B端企业来说,成本和投资回报率都是最大的考虑因素。

从投融资数据可以获得最直观的证明。近日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238起,按照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领域划分统计来看,工业机器人依旧为融资数量占比最高的品类。

这一点基石资本合伙人杨胜君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基石资本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逻辑主要基于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和自动化转型,机器换人的确定性较高且应用的行业巨大,需求旺盛,因此此前投资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比如埃夫特(行情688165,诊股)。

他表示,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之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如视觉技术的发展,机械臂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才出现人形机器人,其核心是比传统机械臂更加接近人类,但底层技术本质没有差别,并没有出现跨代式的技术突破,只是做形式上的一些变化。

毅达资本投资总监崔任之也认为,和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一样,人形机器人也是一种面向5G时代的智能终端。本轮技术革命的一大特点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垂直行业的知识数据深度融合,头部科技公司倾向于在云网端芯多维度进行能力搭建,通过硬件预埋、数据积淀、软件升级的方式,推动智能终端不断优化使用体验。

谈及毅达资本在机器人赛道的布局,崔任之表示主要关注竞争力突出的公司,核心看三点:首先看公司是否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其次看公司的产品力,包括性能、成本、供应链等方面;最后看该公司能否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

商业化落地还很远

人形机器人比较特殊的是,行业整体处于早期投入阶段,研发投入是最主要的成本,远远大于硬件成本。一家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公司目前在售的人形机器人,价格虽然没有小米的贵,但也达几十万元。

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人形机器人虽然出现多年,但目前仍属婴儿期,甚至说是新生儿都可以,“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商业化落地任重道远。”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杰看来,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起来的前提在于它离商业应用有多远。马斯克虽然规划了具体的目标,但他将重心过多倾向于机器人的动作,而恰恰相反的是,任何一种仿生机器人,人们更关注的是它的作业能力,考虑它是否能够替代人的一些服务作业。换句话说,机器人能够替代人类完成一些服务作业才是它能够走向商业化的起点。基于这个角度,在赵杰看来,马斯克可能对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的态度过于乐观,总的来说,人形机器人离商业化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形机器人距离市场期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技术上的攻关与突破。”朱正炎向记者表示,“比如要让人形机器人进家庭,必须要有一个类似于人的相对灵活的双足,可以像人一样在静平衡和动平衡之间自由转换。”

毕亚雷预言,未来十年仿生机器人将进入实用阶段,与应用场景相结合,从而实现某些人类需要的功能,这符合当下进化的客观路径。

“人形机器人的未来要看中国”

作者:唐维

人形机器人被认为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杰表示,纵观人形机器人多年的发展,一直以来走的是一条技术驱动的路线,从最早的支持人形机器人下行移动到全身可以表演一些动作,再到“阿特拉斯”可以表演出高难度的动作。“但马斯克则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将机器人应用于家庭服务场景,这种商业驱动将促使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

赵杰表示,“擎天柱”人形机器人之所以能引起业内高度关注,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将对全球机器人产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以及它未来的产值是可预测的,人们可以预测全球市场每年有多少百分比的增长,但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服务机器人未来市场是无法预测的。如马斯克所说,要让人形机器人达到跟手机一样的普及,它的市场份额将难以估量。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巨大市场不是想象中的或者需要去创造,而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只要技术达到了,市场就会显现出来,不像其他领域还需要培育。

“不仅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可以说是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可以对比4G环境下的智能手机,每个人都会去使用,属于刚需品。”达闼机器人公共事务经理朱正炎说,“如果参照智能手机,可能人手还不止一台,可想而知人形机器人未来是多大的市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创新发展处处长、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人形机器人一定是未来的方向,因为我们目前所处的物理世界都是按照人的尺寸大小设计,最适合这个社会生态的显然是能真正代替人去做事情的人形机器人。”

毕亚雷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将大大加快现有机器人技术迭代的效率,从而产生对机器人行业的一个颠覆。

不少业内人士断言,未来谁占据服务机器人的主导地位,谁就占据了全球机器人的主导地位。

“可以非常确定的是,人形机器人的未来要看中国。”优必选科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首先,中国企业持续积累人形机器人的全栈核心技术,是全球为数不多已生产出人形机器人成品的国家之一,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已经占据了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的先发优势,入场就拿到了一副比新能源汽车更好的牌。其次,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世界第二,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高端人才数量等于发达国家总和。再者,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产业链体系,这种优势不仅没有国家能够替代,还会伴随着产业更替日益完善。最后,中国是人形机器人最大的潜在市场之一,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在技术革新中不断受益,更愿意接受和拥抱前沿技术,拥抱新技术的文化氛围也在无形中减弱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阻力,并加速迭代优化,很容易造就强大的顶端优势。

目前市场热炒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多为产业链配套的硬件股。从过去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的发展规律来看,一个智能终端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形成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的完善生态。

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硬件生态已经形成,中国企业在传感器、芯片、伺服驱动器、减速器乃至控制器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软件生态中,已构建了同时具备实时性与多样性的ROSA操作系统应用框架及人工智能接口,方便应用开发者和硬件开发者的使用,同时也建立了专利护城河及相关行业标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