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双百时代”!百亿私募数量已达100家 百亿量化机构25家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1-11-22 09:25:29
11月,私募行业正式进入百家百亿的“双百时代”。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国内百亿私募的数量已达100家,其中百亿量化机构25家。
对此,私募分析,财富管理大时代下,权益市场资金扩容,私募基金行业正进入“快车道”。不过,私募强调,市场从来都不缺乏业绩出色的明星,只有行稳才能致远,而投研体系、公司治理稳定是业绩可持续的根基。对于异军突起的量化私募,主观私募也毫不畏惧,相信都有各自的空间。
权益市场资金扩容
百亿规模私募破百家
随着红筹投资、正圆投资、宽远资产、冲积资产、和谐浩数投资管理、遂玖资产和聚宽投资等7家私募晋级百亿规模,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百亿私募的数量已达100家。私募行业正式进入百家百亿的“双百时代”。
在不少私募认为,这是时代的礼物。
睿扬投资表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今年许多新锐私募取得快速发展,一方面在于业绩表现较好,受到了机构和高净值投资者的追捧;另一方面是中小盘股票表现较好,市场活跃度较高,有利的市场环境助推了私募规模的提升。宏观层面,居民的宏观资产配置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住不炒、信托刚兑被打破、金融产品的净值化转变、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等因素,未来居民对权益资产的配置也会持续加大,对资本市场是一个正向的发展。
清和泉资本指出,市场环境来看,资本市场处于活跃状态,A股市场成长股表现亮眼,近年股市结构性行情助推资金入场,支撑了私募规模扩大。从配置需求层面,企业投资者和居民的财富配置需求日益增长,国内高净值人群数量和资产规模继续增长,私募产品配置需求大。投资者层面:投资者不断成长成熟,在参与权益市场的渠道选择上,青睐中长期业绩突出且稳定的头部机构。
华南一新晋百亿私募分析,一方面,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尤其是在“房住不炒”和“净值化、去刚兑”大背景下,以公募和证券私募为代表的净值化产品将会成为越来越多机构和居民财富配置的选择。另一方面,目前A股整体处于慢牛格局之中,赚钱效应一直存在,这给居民和机构的中长期配置提供了更强的信心。大势所趋,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优秀的管理人会成为未来财富配置的稀缺资产,百亿私募、千亿私募的数量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而在这大环境下,百亿私募的业绩突出,专业性得到认可,规模便水涨船高了。
清和泉资本指出,新晋百亿私募具有共性:投研团队强劲,管理和业绩方面均长期保持在市场前列。
汉和资本也表示,随着权益类资产在居民财富配置中的占比呈现出不断提升,私募基金行业也会呈现出持续壮大的趋势。长期来看,能够始终将投资者长期利益放在首位,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优异业绩的管理人,管理规模势必也会有所提升,这并不会受限于策略属性。
相聚资本称,结构性行情中,一些绩优私募产品表现出较强的赚钱效应,特别是投资团队完备、投资理念领先的头部私募,在震荡行情中体现了良好的绝对收益能力,不断获得市场认可。
申毅投资认为,随着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大量资金需要寻找管理能力良好、风控过硬的优质管理人。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补充,资金涌入财富管理行业之后,无论是专业的三方理财机构还是券商银行等机构,基于对投资者负责和安全的角度考虑,会引导资金流向规模相对较大、长期业绩优异、投研实力较强的头部私募,从而导致了百亿私募的不断扩容。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私募基金研究员谢诗琦认为,在今年震荡的行情下,能够保持相对突出业绩的中型私募吸金能力尤其强劲,在新资金申购叠加业绩涨幅的效应下,规模得以快速增长。
优胜劣汰速度加剧
投研体系、公司治理是业绩可持续的根基
而细看这100家百亿私募,诚然有不少“后起之秀”,但也有不少老牌私募掉出行列,甚至也有私募“百亿”身份不到一年便缩水。
对此,私募认为,“掉队”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业绩缺乏可持续性。
睿扬投资分析,今年市场风格切换、行业轮动的节奏加快,确实存在老牌私募未及时跟上市场节奏暂时“掉队”的情况。但二级市场从来都不缺乏业绩出色的明星,只有行稳才能致远。业绩的持续能力对私募的长足发展最为重要,如果只是短期的业绩优秀,没有持续能力,也很难做大,即使做大也是短期的。因此,就需要私募机构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如对宏观、中观、以及对市场的把握能力、自身的投研能力等等。
胡泊也认为,私募实现长足发展的根本还是在于是否持续给客户带来正收益或者超额收益,无论是百亿私募还是非百亿私募,长期稳健的收益是留着和吸引投资者最有力的武器,对于小私募而言,可以通过可持续的长期稳健收益为基础慢慢做大做强,而对于百亿私募而言,一旦规模做大之后,无法通过提升投研实力和丰富自身的投资策略来匹配规模,从而实现稳健的投资回报,久而久之客户同样也会流失。
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向日葵(行情300111,诊股)投资FOF研究总监尹田园认为,不进则退,如果自身策略和业绩无法适应市场,满足投资人需求,难免掉队。实现长足发展,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发展。
华南一新晋百亿私募表示,能进入百亿私募行列的机构,应该都有其特别优秀之处,业绩或者市场或者公司经营上。百亿以上不一定都是最优秀的,不到百亿的机构中也有很多“精品店”。在其看来,私募行业竞争充分,“走得稳、走得远”或许比“走得快”更重要。做好业绩、善待投资人,规模只是结果,水到渠成。
而从更深层次分析,投研体系、公司治理则是业绩可持续的根基。
清和泉资本总结,私募发展短期看业绩,中期看投研体系,长期看管理。投资框架与业绩结果是硬实力,这决定了一家私募所能达到的高度,而管理架构和人才体系是软实力,这会带领一家私募迈向长远。
华南一冲击百亿规模私募认为,市场总是变化的,对于市场来说,冠军年年有,总有人拿第一,每年行业里都有新人进来,也有老人掉队,过去如此,未来也会如此。对于一个个体,一个私募公司来说,赌一把是简单的,难的事情是在波动的市场中,能够历久弥新,这除了要求策略的稳定性,对公司治理的稳定性,核心人员的稳定性的要求也非常高。
谢诗琦举例,今年个别私募因核心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机构规模掉出百亿行列。并且也有新晋百亿私募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加快了新产品销售步伐,遇上今年风格切换,其专长领域与今年市场风格背离,导致春节后产品遭遇较大的回撤,管理规模严重缩水。整体来看,除了历史业绩外,管理人的股权结构、核心人物、基金经理以及投研团队的稳定性、产品的发行节奏、能力圈的扩展、体系化的风控措施对私募基金公司的发展来说也至关重要。
不过,对于优胜劣汰,申毅投资直言,私募行业发展迅速,优胜劣汰是有利于投资人利益的。长期来看,稳定前瞻的策略布局,严格的风控流程、合规的经营理念、不断进化的策略、良好的投资人服务都非常重要。
百亿量化机构占比1/4
主观不惧:反而增加流动性
其中量化私募更是发展迅猛,百亿量化私募以25家的数量占比1/4。虽然,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向日葵投资FOF研究总监尹田园认为,量化大发展下,主观会受到影响,在投资人选择产品时,不可避免的被拿来与量化产品进行比较。量化和主观的PK形势仍处在加剧过程中。
但私募却表示,从长期来看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量化反而能增加流动性。
睿扬投资认为,量化是通过先进的数学模型来替代人为的主观判断,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庞大的历史数据中海选出那些能带来超额收益的大概率事件,减少投资者受情绪波动的影响,避免在市场极度狂热或悲观的情况下作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实际上,量化本身只是一种处理数据和信息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投资交易的手段、工具,核心还在于策略。主观是基于行业及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投资,长期来看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反而可以增加流动性。
华南一新晋百亿私募表示,量化和主观之间并非泾渭分明。量化的诸多策略和方法论,对主观投资也有借鉴作用。其认为,在未来5-10年,中国市场还存量大量的相对超额收益和绝对收益机会,主观也好,量化也罢,只要好好做,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申毅投资表示,主观和量化有不同的投资方法论,量化在纪律性、执行效率、计算速度、策略迭代等方面都更快一些,主观和量化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互相渗透,相信都有各自的空间。
胡泊指出,虽然短期量化的大发展可能对主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长远来看影响不大,量化未来会向量化多头方向发展,而主观私募更多是追求个股的深度挖掘,会形成两个完全不同的赛道风格,适合不同的投资者。
谢诗琦直言,量化投资通常不会影响到主观投资,在海外成熟市场,量化投资是主流投资方法之一,因为这种方法系统化地解决了资产定价效率的问题,可以改善市场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两个策略的区别来看,量化和主观关注的方向有差异化,比如量化投资覆盖全市场的股票,相对更偏向于小市值股票,主观策略看重标的公司的质地,通常是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市值更大。从换手率来看,量化投资换手率高,对于持股型主观策略主要享受企业成长的收益,二者的收益来源和策略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百亿私募“军团”迅速扩容
优秀的业绩是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基金报记者任子青
今年以来,结构性行情演绎极致,头部私募的力量也迅速壮大,吸金力十足。近期百亿私募“军团”已突破百家,对此,不少私募管理人认为,规模已成为衡量私募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打开渠道合作,树立品牌和吸引人才加入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规模增长的驱动力仍是长期优秀的业绩表现。
此外,针对近期明显降温的备案发行情况,受访私募分析称,这主要与市场行情及公司战略有关。
规模成为私募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规模是衡量私募发展状况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清和泉资本指出,百亿私募在积累了一定得投研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后能够反哺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和经营进一步规范化后,对于吸引人才、激励机制、品牌口碑、售后服务和合规风控等将能够提供有力保障。所以,百亿规模可以看做私募机构的一个契机或起点,叠加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帮助机构走得更远。
申毅投资表示,超过百亿规模的私募,意味着公司在投资能力、风控能力、公司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私募行业中高素质人才非常重要,大规模私募在吸引优秀人才、品牌推广、投研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称,规模对于私募而言,是打开渠道合作,树立品牌和吸引人才加入的重要因素。百亿是一家私募实力的象征之一,也代表了市场对他们的一种认可,百亿是目前对于私募行业进行划分的重要标签之一,因此百亿私募能够享受到更多来自渠道扩展和投研人才方面招聘的话语权。
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私募基金研究员谢诗琦也表示,规模确实是衡量私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主观策略,小规模以及腰部管理规模的机构,个股来源通常集中来基金经理个人,或者是外部资源。而百亿以上的管理人,拥有成熟的研究团队以及足够的人员配置,可以覆盖足够多的行业,进行个股挖掘与跟踪,以保持未来业绩的可持续性。对于量化策略,百亿级量化私募的团队人数大概在60至100人之间,技术成本和人力成本都很高,只有相当的管理规模才能覆盖这一成本,并且有能力不断强化投研团队实力,形成正反馈。
“规模肯定会对私募有影响,当然不排除有私募公司是小而美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规模小了,在券商的投研支持上就会少了,对需要券商的研究资源的公司会有影响。同时在市场部分也会有影响,目前部分渠道也会要求百亿私募的覆盖率,规模太小,没法进入渠道的眼界。”华南一冲击百亿规模私募向记者说道。
睿扬投资坦言,在私募机构拥有自己的投研团队且投研能力足够强的前提下,是可以支撑规模的扩张的。当投研能力无法匹配规模扩张速度时,产品净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规模大的私募想要走得长远,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投研实力,对投研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因此变高。此外,规模越大意味着客户量越多,这就要求市场团队的客户关系维护能力得到相应的匹配。
此外,汉和资本指出,管理规模是投资者创造长期收益的结果,而投研体系的持续打磨、投研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公司的稳健运营是实现长期收益的前提和基础,这点是始终如一的,所以这些并不会受规模增长的影响而发生较大变化。
据了解,汉和资本始终坚持团队的自主培养和稳步扩充,以实现“投”与“研”之间,以及团队内部顺畅的沟通,最大化提升投研效率,自主培养也有助于保持理念的统一性和团队的稳定性。为了保证产品的稳健运营,随着规模的提升,会根据自身发展提前进行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华南一新晋百亿私募进一步解释称,所谓能力圈,同一个管理人在特定阶段的最优管理规模往往是有上限的,不同团队禀赋、不同策略风格、不同市场阶段,这个上限数值会有所不同。规模太小了不好做,规模太大了一样会有瓶颈。基业长青的管理人,一定会量力而行,把业绩当做最重要的追求,而非规模。业绩好了,规模自然也增长上来了。
优秀的业绩是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据了解,今年10月新晋百亿行列的睿扬投资今年规模提升较为显著。睿扬投资表示,基金经理和整个研究团队的扩容和净值收益的良好表现为其带来了不错的规模增长。考虑到规模的提升有影响到净值收益的可能性,所以希望投研实力走在规模增长的前面,从而实现规模在不受净值回撤风险的状态下稳步提升。
清和泉资本表示,“虽说今年的市场比较波折,但我们的规模有稳步的增长,目前规模超百亿。实际上我们是在5000点成立的私募,这几年的发展虽说没能乘着上一轮牛市的春风,但在波折中为客户获取了不错的回报,规模稳步增长的原因我们认为是投资上经受了不同市场环境的考验。下一步的考量和目标是夯实两个方面,一个是投研的硬实力,另一个是管理、合规、品牌、服务等综合治理方面的软实力。”
目前,申毅投资的管理规模为120亿左右,2021年取得了合理的增长。“我们未来希望保持规模和业绩的良性循环,继续把投资人利益放在首位,以合理的速度进行增长。”申毅投资表示。
上述华南一新晋百亿私募也表示,今年规模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存量产品的业绩增长,也有部分渠道资金和大客户订制资金。在对外募资方面,公司一直相对比较“佛系”,规模扩展速度相对较慢,公司将业绩和老客户体验放在第一位,对外新增募资放在锦上添花的位置。同时在募资思路上,我们考虑永远让投研能力走在规模的前面,永远让老客户口碑成为募资的最主力。
10月份以来私募基金发行遇冷
备案数量显著下降
今年前三季度备案热情高涨,尤其是量化机构一直维持着高频的备案节奏。谢诗琦指出,根据格上研究统计,备案数量排名前十的管理人中,有9名管理人为量化策略,其中灵均投资在8月单月备案超过了100只产品。不过,自9月中旬开始,由于市场轮动切换且小市值股票的超额收益显著下降,导致中证500指数持续回撤,量化多头产品的表现也纷纷急转直下,量化策略主力军的备案热情均有所冷却。
除了量化私募外,10月份以来,私募基金整体备案产品数量也出现显著下降。胡泊认为,10月来私募备案产品数量下降,一方面跟市场行情有关系,今年以来的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极端分化行情,导致基金的赚钱效应明显不及去年。而且基金业绩分化也非常大,尤其是特别吸金的头部主观股票私募今年来业绩表现欠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热情;另一方面,受年末特殊时间节点叠加国庆假期影响,不少私募今年的备案计划已进入收官阶段,备案动力减弱。此外,百亿量化私募作为过往的备案主力,9月中下旬开始遭遇回撤,不少百亿量化私募加入“封盘”大军,让投资者开始担心量化规模起的太快会对未来收益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投资者跟风量化产品的情绪开始降温。
清和泉资本指出,公私募的发行预冷,最大的原因还是今年波折的证券市场,投资者赚钱效应不明显,尤其是在去年和年初比较热闹的时候发行量较大,导致不少客户目前处于浮亏状态。清和泉对于募资的计划一直是希望能够平稳进行,叠加今年尚佳的净值表现,规模其实是有稳步增长的。
同样,睿扬投资也表示,其一是临近年末叠加国庆假期的影响,不少私募今年的备案计划已进入收官阶段;其二是受市场供需影响,股市行情整体平淡叠加风格切换,10月市场资金以观望为主;其三是部分百亿私募选择“封盘”,因而减少了新产品的备案数量。睿扬投资称,公司今年销售情况良好,在今年9月初已暂停申购。
申毅投资分析道,备案速度和市场热度有关,也和公司战略有关,如果过于激进,可能可以取得短期迅速增长,但在投资人利益保护、公司策略容量等方面可能产生隐患,所以,保持适度增长非常重要。
百亿私募今年业绩分化明显
挖掘“受损”行业中的确定性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吴君
在震荡市场环境下,百亿级股票私募基金今年整体表现并不好,平均收益仅1.57%,且内部业绩分化明显。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市场风格的变化,使得一些传统价值派私募不太适应,短期业绩落后,对此投资者要理性看待,关注私募的投资体系和团队等,是否能持续挖掘新的机会。多家百亿私募表示,对明年国内市场充满信心,优选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挖掘“受损”行业中的确定性机会,当前既看好消费、互联网等低估机会,也看好新能源等持续性成长机会。
今年百亿股票私募业绩掉队
分化背后在于对市场的适应
格上研究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国内不同规模私募管理人旗下股票策略产品今年平均收益为7.21%;其中,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仅为1.57%,远低于行业平均,也大幅落后于其他规模的股票私募业绩。
同时,百亿私募内部分化也很厉害,正圆投资、睿扬投资、玄元投资、红筹投资和汐泰投资等今年表现突出,但也有多家股票多头私募今年遭遇巨大回撤,多家回撤超10%,有的甚至今年亏损将近20%。
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私募基金研究员谢诗琦表示,今年由于A股结构性行情演绎极致,主观策略百亿私募业绩分化严重。一些管理人布局偏高景气度、高成长的新能源、军工、周期等板块,表现靠前;而表现靠后的管理人,均是长期深耕传统价值,在今年风格不匹配的市场环境下导致业绩有所回撤。“我们认为,每一种策略都会有策略环境不适应的阶段,但超额回撤不意味着策略失效。未来的业绩可持续性,需要关注管理人是否布局在有投资价值的领域,并且有成熟的投资体系,流程化的投研体系和稳定的团队,能够保障持续挖掘新的投资机会,积极拓展能力圈。”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认为,今年百亿私募业绩分化严重,主要因为整个市场风格分化严重,往年大蓝筹、消费医药等核心优质赛道表现好,今年转换为科技、新能源车、光伏等成长赛道,“所以整个市场的投资理念和主要的逻辑方法可能会有变化,因此对于私募而言,需要不断迭代自己的认知范围,实现策略的更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
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尹田园称,各家私募策略差异导致了业绩上的分化,是正常现象。“规模和业绩难两全其美,不管对于主观还是量化都是一样的,只能增加投研力量,但边际效用可能不如规模小的机构。”
在私募看来,提升投研能力是发展基础。睿扬投资表示,今年以来,整个市场的风格切换、行业轮动的节奏非常快,比较考验私募机构的选股能力以及行业轮动把握能力,相关能力较强的私募在就会震荡行情中脱颖而出,所以百亿私募内部出现业绩分化。“研究驱动的特性越发明显,未来私募只有投研能力跟上规模扩张的速度,才能保持业绩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相聚资本认为,要想保持业绩的持续性,只有不断深挖投研护城河,对最先进的投资方法和投资工具进行探索,这样才能实现投资策略不断的优化、业绩的可持续。
百亿私募对明年市场信心较足
优中选优具备长期价值的企业
尽管今年市场震荡较大,但多家百亿私募对未来市场信心较足。清和泉资本判断,目前市场展现出来是结构性的机会,明年无论是跌下来的景气成长板块,还是盘整已久的核心资产,都可以看到明显的双击机会。“前期暴跌的行业和领域明年机会很大,因为第一估值被杀下来,第二政策已经偏友好,第三我们看到了有些被打压的领域,它们的产品价格慢慢在提价,利润率也开始在上升了,所以这些股票我们觉得明年是一个估值和业绩的双击。”
淡水泉投资认为,当前市场展现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放大短期影响,忽视长期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这种情形与前两年市场追逐消费类核心资产的逻辑形成钟摆的两端,当时核心资产并不是因为短期爆发力强、边际效益好,而是因为有长期的行业格局及龙头地位的确定性,与当前恰好相反。“随着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成长资产持续成为被追逐对象,我们看到一些长期看确定性非常强的行业龙头公司,因为短期不能释放亮丽业绩,而被市场抛弃,这类资产正成为市场情绪的另一个端点。在这些低情绪、低估值的领域中,那些能够具备基本面超预期变化的公司将会带来更加确定的未来回报。我们认为这种市场环境给淡水泉的逆向投资带来机会。”
汉和资本表示,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始终充满信心,在此前提之下只需要专注优中选优,投资于中国最优秀的、并且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通过长期持有,获益于它们的成长。“仓位调整来自于投资组合中标的本身价值层面的变化,或者出现性价比更高的投资标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被低估的价值也不是按照线性规律兑现的,影响内在价值的因素非常多,任何一点边际上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内在价值的重估,所以在长期投资过程中,需要保持紧密的跟踪、思考和比较,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据了解,景林资产认为,今年受一些短期政策影响,科技互联网行业出现了一定波动。但从基本面角度来看,核心持仓的公司运营及未来发展仍然有较大投资价值,且大多数限制性政策已落地。“中短期来看,对政策风险已经释放的公司进入熬底阶段,我们对优秀公司未来保持信心。长期来看,对于未来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我们依然保持乐观。市场越是复杂震荡的时候,越需要保持价值投资的理性与客观,避免被情绪误导。”
私募既看好消费、互联网等低估机会
也看好新能源等持续性成长机会
从投资方向来看,睿扬投资称,由于贸易战和疫情,工业体系的完整对中国尤为重要,随着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所以目前主要投资的赛道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和医药行业。“具体来说,新能源主要看好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等;机械制造看好充分参与全球供应链重构、国内进口替代的相关子行业;科技看好半导体设备和相关材料的制造业;医疗行业看好原料药、医疗服务板块。”
睿扬投资进一步表示,比较关注:一是今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上游缺芯片受损、明年边际改善后可能受益的板块;二是新能源汽车磷酸铁锂排产大幅提升和储能爆发双重受益的铁锂正极材料、持续高景气的逆变器等;三是光伏板块明年硅料价格下跌带来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机会;四是医疗服务大空间小市值企业持续扩张的机会和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公司估值回升的机会。
清和泉资本坦言,看好三个方向:一是互联网,目前估值处于历史最低的10%的分位数,同时政策开始边际向好,包括扶持数字经济等;二是消费,明年随着全球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已经过去,经济逐步回归常态,压制消费的一些因素会得到缓解,此外很多消费品开始提价,我们觉得明年可能是个业绩和估值双击的过程;三是硬科技,包括新能源、军工、光伏,新能源车、半导体还有医药等,虽然估值比较贵,但是业绩增长很确定,长期逻辑看得清楚,短期业绩不断兑现,时间是它们的朋友,每一次调整都是加仓机会。
淡水泉投资表示,基于逆向思维,挖掘“受损”行业中的确定性机会。在不同主题下布局了优质成长类公司。包括各行各业数字化应用,以及中国优秀制造企业的“品牌出海”主题。这些公司短期看基本面可能爆发力没有那么强,但长期良好趋势是确定的。而“品牌出海”公司今年受到缺芯、海运价格、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制。
相聚资本也说,明年看好三大方向:新兴消费、创新科技和突破较大的技术领域。新兴消费领域,由于疫情影响还在持续,需要在消费板块里找具备抗周期属性、以及有内生爆发力的板块,包括消费医疗、医美、智能家具等。创新科技领域,成长板块依然是值得关注的方向,一批公司将在较长时期内维持较高的景气度,贡献投资机会。
附上最新百亿私募基金名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