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国内在绿色发展方面已构建五大支柱,未来将更大力度在资源端对低碳项目提供激励
来源:金融界网 2021-04-21 10:22:11
金融界网4月21日消息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金融界现场直击报道。
今年是博鳌亚洲论坛20周年,也是今年世界上首个以线下会议为主的大型国际会议,本次会议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与会,论坛以《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 合奏“一带一路”强音》为主题,共设置了数十场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解读中国”、“把握世界变局和亚洲的发展大势”、“一带一路合作”、“拥抱产业变革”、“与新技术共舞”和“共享发展”等六大板块。
在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上,北京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发表了关于中国绿色发展过去四五年的进展观点。
在其看来,国内在绿色发展方面已经构建了五大支柱。
第一支柱是绿色金融的界定标准,目前国内有三套界定标准。最早是2013年银保监会搞的绿色信贷的界定标准,第二套是2015年牵头编制的绿色债券的目录,第三套是2019年由发改委牵头的关于绿色产业的目录,这些目录都是在修订过程当中,未来要落实碳中和,我们还要围绕碳中和完善我们的界定标准,尤其是要把高碳的项目从原来的绿色金融目标中剔除掉。
第二支柱是前几年我们环保部对高排放性企业强制披露信息的要求,未来还要进一步强化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尤其是碳排放相关的信息披露的要求,对碳排放相关的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多金融机构认识到他们要推动企业实现碳中和就必须要知道他所贷款或者是投资支持的企业碳排放有多少,未来这些企业碳排放的情况要向金融机构报告,金融机构也要了解他们的碳排放情况,如果不了解这些情况对法规把控就把控不好。
第三支柱是激励机制,过去几年中国陆陆续续推出了债贷款以及MPA中央层面的绿色机制,在地方层面,在很多绿色金融改革实验区,推出了担保、贴息以及地方财政支持等等地方的这些措施。按照碳中和的要求,激励的力度和范围还不够,未来有更大力度在资源层面的对低碳项目的措施。
第四支柱是产品体系。我们初步建立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绿色金融的产品体系,中国的绿色信贷是全球第一,21家绿色信贷的余额达到了12万亿,过去几年绿色债券的发行量达到了1.3万亿,今年前三个月债券的发行量相比,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0%多,今年我估计会有非常大的成长。但是光靠这几个产品还不够,我们要建立一个更加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
未来不光是传统的绿色金融方面,要继续发展,还要重点地开发跟碳相关的金融产品,比如说跟碳足迹挂钩的贷款、跟碳足迹挂钩的债券,跟碳中和相关的新的绿色金融产品。
第五支柱是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今年中国准备在G20平台下推动四个领域的关于可持续金融的共识,除了G20平台之外,中国还积极参与的国际参与合作,包括央行国际金融网络,这是2017年由8个国家央行启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发起启动,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了由89个成员单位的绿色金融网络,共同在推动央行和监管机构,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来完善全球的绿色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