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债务监管高压态势不变 强调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来源:金融界 2022-03-18 18:23:09
要闻点评
财政部强调保持隐性债务监管高压态势,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2022年3月14日,财政部公开《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针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报告》提出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支持地方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动态点评:《报告》指出,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538.88亿元,为预算的10.5%,同比增长10.7%,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803.71亿元,为预算的103.7%,增长4.8%。债务余额方面,2021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3697.9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债务余额限额40508.35亿元以内;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04700.31亿元,包括一般债务余额137708.64亿元、专项债务余额166991.67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债务余额限额33774.3亿元以内。根据中诚信国际测算,2021年全国政府债务余额为53.74万亿元,结合2021年GDP规模114.37万亿元计算,政府负债率为46.99%,较02022年增加约1个百分点,增速有所回落,且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根据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地方本级收入及中央转移支付计算的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为8.8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率为105.79%,首次突破100%但仍低于10%的国际警戒线。债务规模增长、债务率抬升的背景下,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债务管控政策。2021年,地方债务尤其是隐性债务的管控回归常态,隐性债务“控增化存”持续推进。《报告》提出,2021年财政部加强跨部门协同监管,坚决查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严肃处理问责;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稳步推进隐性债务清零,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长效监管制度框架。一系列严监管政策下,隐性债务风险进一步缓释,风险总体可控,但新增隐性债务情况仍然存在,有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部分地方偿债压力较大。据中诚信国际测算,在红橙黄绿视角下,考虑隐性债务口径后部分地区债务率抬升,区域债务风险进一步分化。2022年,稳增长需求不减且防风险面临较大压力,《政府工作报告》重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并强调“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在此背景下,《报告》强调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仍保持严监管态势,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同时支持地方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此前,银保监会等部门曾多次强调“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去年8月的中央财经委会议上也提出“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此次财政部再提这一表述,表明监管部门对于风险传导与共振的警惕仍未放松。在目前进行的“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过程中,相关试点的地区多为经济财政实力雄厚、债务负担较低的地区,多地采用发行再融资债置换隐性债务的方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若后续这一模式得到推广,在财政紧平衡的背景下,部分财力较弱、债务负担较重地区的隐性债务显性化或推升其显性债务风险、增加显性债务偿还压力,因此《报告》强调支持部分有条件的地区稳妥推进这一试点,或出于防范隐性债务显性化所带来的其他次生风险的考虑。此外,《报告》还指出要“研究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2021年,财政部已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长效监管制度框架,通过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初步建立隐性债务长效监管框架,后续来看,这一机制将不断丰富完善,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高度着手,着力央地财权事权不匹配等隐性债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改革隐性债务形成的土壤环境。
吉林省建立专项债券支出进度通报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专项债管理
本周无城投企业发布债券提前兑付本息公告
本周有4只城投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债发行情况
地方政府债:本周,全国共发行54只地方债,发行规模较前值上升113.41亿元至1350.63亿元,净融资额上升104.39亿元至181.63亿元。截至3月13日,存续期内地方债规模合计31.56万亿元。从发行结构看,本周发行新增债46只,其中新增一般债8只,发行规模为69.91亿元,新增专项债38只,发行规模为900.40亿元;本周发行再融资债共8只,其中再融资一般债3只,发行规模为91.68亿元,再融资专项债5只,发行规模为88.64亿元。地方债发行期限以15年期为主,规模占比达36.63%。从区域分布看,河南、湖南、四川、河北、辽宁、重庆、新疆、天津8地发行地方债,其中河南省发行规模最大、为31.99亿元。发行成本方面,一般债、专项债发行利率均上行,分别上行1.16BP、0.34BP至3.05%、3.0%;发行利差均走阔,分别走阔1.85BP、1.54BP至16.99BP、15.63BP;其中,重庆发行利率最高,为3.47%;辽宁省发行利差最大,为5.80BP。
城投债:本周城投债共发行138只,发行规模较前值上升59.5%至1070.31亿元,净融资额较前值增加66.3亿元至55.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融资债券发行共133只,发行规模较前值上升5.96%至106.31亿元;截至2022年3月13日,存续期内城投债规模合计1.15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存量债券规模达11.66万亿元。从发行成本看,城投债整体发行利率为3.87%,较前值上升17.81BP,整体发行利差为153.31BP,较前值走阔14.90BP。发行结构仍以超短期融资券为主,占比为.46%,较前值下降5.13个百分点。发行期限以1年及以下期限为主,占比达31.88%,较前值下降9.50个百分点。发行人主体级别以AA+级为主,占比达4.03%,较前值下降0.50个百分点。从区域分布看,本周共有个省份发行城投债,其中江苏发行数量仍最多、达36只,规模占比19.89%;甘肃省发行利率及发行利差均最高,分别为7.50%、491.1BP。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债交易情况
根据公告信息,本周无城投企业发生主体及债项级别调整。
根据公开信息,本周无城投企业发生信用风险事件。
地方债:本周,地方政府债现券交易规模共计1691.84亿元,较前值减少575.87亿元;地方债到期收益率整体下行,平均下行幅度约为1.50BP。
城投债:本周,城投债现券交易规模为534.14亿元,较前值增加73.5亿元;城投债到期收益率整体上行,平均上行幅度为6.80BP;信用利差方面,1年期、3年期和5年期分别走阔15.05BP、13.59BP、15.05BP。
城投债异常交易:广义口径下,本周共有67个城投主体的9只债券发生16次异常交易,主体数量、债券数量、异常交易次数均较前值有所下降。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