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大地保险双双换将,老牌公司如何转型
来源:财经网 2021-03-19 11:24:08
如何应对车险综合改革后的挑战,将决定财险市场的格局,两家国企老牌财险公司新官上任后,会在市场上祭出什么样的“三把火”。
2020年年报即将发布之时,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保(行情601319,诊股)”)和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再集团”)双双宣布更换各自旗下财险公司的总裁人选。
《财经》记者分别从中国人保和大地保险获悉,3月16日,中国人保旗下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谢一群到龄退休,由“70后”的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接任。中再集团旗下的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地保险”)总裁陈勇调任中再集团总监兼大地保险副董事长,中再集团旗下的华泰保险经纪公司董事长于利民则续任大地保险总裁。
人保财险上一次发生总裁更迭是在2019年2月,七年间已更迭了四名总裁。大地保险总裁发生更迭则是在2014年,陈勇在任长达七年,成为大地保险成立以来任期仅次于首任总裁蒋明的一位。
颇为巧合的是,人保财险与大地保险皆为金凰珠宝假黄金案的承保公司,2020年亦皆身陷信用保证保险的漩涡。人保财险与大地保险突然双双换将,被诸多市场人士将其与金凰珠宝假黄金案产生了一定的联想。
不过,谢一群到2021年3月已到达60岁退休线。大地保险方面回应称,这是正常的人事调整。
无论是对于人保财险还是大地保险,2021年开局并不平顺。1月,银保监会消保局的“1号通报”,便直指人保财险的信保险业务乱象。2月22日,大地保险经营督导部总经理、宁夏分公司原总经理邵永平则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落马”。
受新冠肺炎疫情、信用保证险风险出清以及车险综合改革等因素影响,2020年财险业全行业由盈转亏,净利润同比降幅达108.31%。2020年人保财险保费同比微增0.09%,但市场份额同比下降1.36%。大地保险的保费收入和市场份额双双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1.38%和0.20%。
进入2021年,人保财险录得正增长,但大地保险保费降幅扩大到15.97%。多位财险业人士认为,虽然2021年前两个月由于基数较低等因素,大多数公司呈正增长,但从全年来看,全行业的车险保费将呈负增长。
一位保险公司高管对《财经》记者表示,由于车险综合改革在2020年9月中旬才正式推出,主要影响当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对2021年的影响则将贯穿全年。业界的一种看法是,车险综合改革将成为大公司的分水岭、小公司的生死局。因此,如何应对后综改时期,将决定财险市场的格局。
在此背景下,作为财险业老大的人保财险以及第二梯队的大地保险突然双双换将,亦令市场关注,新官上任后,会在市场上祭出什么样的“三把火”,能否医好各自的转型之痛?
人保七年四换将,大地七年首换将
2020年,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太平”)党委书记、董事长罗熹赴任中国人保后,中国人保迅速发生了诸多变化,其中一个变化是在11月提出“卓越保险战略”和“1+7”战略框架。
随着新战略的推出,中国人保新一轮“三定”方案也相继出炉,并在2021年正式启动。据了解,为了响应干部年轻化的号召,中国人保将在全系统实施“5855”政策(即分别达到58岁和55岁的男性和女性干部要退居二线)。
据了解,就在人保财险换将之前的3月4日,罗熹在人保财险的“创新变革、追求卓越”座谈会上表示,要多从基层人员中选拔年轻人,在交流中找到合适人选,重点配备一线干部,加强对年轻员工专业能力培养,重用在实干中业绩表现突出的干部。
人保财险官网显示,目前其管理层包括一正五副一纪委书记的架构,2月22日,人保财险副总裁谢晓余已到龄退休,谢一群则在3月到达退休线。同为57岁的冯贤国和吴建林亦接近58岁的退居二线的年龄。因此,人保财险管理层调整,此前已在市场预期之内。
2019年2月,时年58岁的中国人保副总裁谢一群开始兼任人保财险党委书记、似任总裁,成为人保财险五年来的第三任总裁。任职总裁不到三年的林智勇则调任中国人保业务总监。
(中国人保副总裁谢一群,图源:人保财险年报)
中国人保官网显示,谢一群是“老人保”出身,1980 年 4 月加入人保,起家于浙江温州,历任温州分公司副总经理,浙江省分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驻法国马赛保险理赔代理部经理等职。1995年1月起历任中国保险卢森堡、英国公司、新加坡分公司董事总经理等职。2001年12月加入中国太平,出任复业后的太平人寿首任董事长。其后出任中国保险 (控股)有限公司及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副总经理,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及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并在中国太平旗下的多家子公司担任董事长。
2015年3月,谢一群回归人保,调任中国人保副总裁,并兼任了七个多月的董秘。2019年3月正式兼任人保财险执行董事、副董事长、总裁之职。此外,还曾兼任人保香港、人保金服和人保投控的董事长。
接替谢一群出任人保财险总裁的于泽,与谢一群有很多共同点:同为南开大学校友,皆起家于老人保并在中国太平工作过。
(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图源:广东企业诚信建设促进会官网)
公开信息显示,于泽生于1971年10月,天津人。1994年7月从南开大学毕业后,加盟“老人保”天津分公司,历任物业管理中心副经理,静海县支公司副总经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天津分公司车辆保险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等职。
2006年10月,于泽调任太平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后调至总公司任市场总监、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2016年9月升任总经理。
在谢一群回归人保四年后,于泽也于2019年12月回归人保,出任中国人保副总裁,成为中国人保第二位“70后”副总裁。2020年4月起兼任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
据《财经》记者了解,此前人保财险新总裁人选曾经考察过另一位人保系统的资深人士,不过因种种原因,最终由于泽出任。
有财险业人士指出,于泽出身于老人保,有多年的基层管理经验,亦有担纲太平财险总裁的高管履历,既熟悉基层又有总公司管理经验,加之有年龄优势,综合来看,当是人保财险新总裁的最佳人选。
与人保财险同日换将的大地保险,则是七年来首次更换总裁。
2014年2月,中再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和春雷接替欧伟出任大地保险董事长,来自大地保险云南分公司党的陈勇,则出任大地保险副总经理并主持工作,其后接替郭敏正式出任总经理、副董事长。
彼时,正值中再集团筹备上市期,大地保险三年内两度换班子,上一任欧伟和郭敏组成的领导班子,仅执掌了两年多,在业内引起极大关注,大地保险业绩不佳亦被市场认为是换人主因。
据了解,陈勇是当时业内少有的从省级分公司负责人直接执掌总公司的人。
(中再集团总监陈勇,图源:大地保险官网)
陈勇亦是“老人保”出身,并在“老三家”都工作过。在远赴位于上海的大地保险总部之前,一直在云南工作。公开信息显示,陈勇历任老人保云南思茅市公司经理,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601318)玉溪中心支公司总经理,中国太平洋保险(601601)春城支公司总经理。其后加盟大地保险,出任云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陈勇接任大地保险总裁后,除了大地保险董事长由李培育更换为袁临江,管理层保持了相对平稳。陈勇的任期长度仅次于大地保险首任总裁蒋明。
本次陈勇职位调整,业内颇感有些突然。中再集团官网显示,领导层由一正一副一纪委书记的架构,此前并无总监一职。
有业内人士指出,陈勇的此番职位安排,与两年前人保财险前任总裁林智勇调任中国人保业务总监的安排颇为相似。
(大地保险总裁于利民,图源:华泰保险经纪公司官网)
接替陈勇出任大地保险新总裁的于利民来自华泰保险经纪公司。公开信息显示,于利民也是“老人保”出身,曾任职老人保呼和浩特分公司。其后加盟中再集团,曾任办公室主任等职,其后任职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华泰保险公估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
有保险公司人士指出,从人保财险和大地保险这两轮高层更迭来看,恰恰皆处在其业绩的拐点。新官上任后,能否实现扭转乾坤,还需要看一下上任后是否会有新的战略和市场策略推行。
信用保证保险之殇
一年前的年报发布季,人保财险披露2019年年报后,市场的焦点迅速聚焦于其巨亏的信用保证保险上。其2019年年报显示,其信用保证保险(下称“信保险”)承保亏损高达28.84亿元,居其诸险种之首。
据了解,人保财险2018年才开始发力信用保证险。但到了当年三季度,已停掉与一些P2P平台的合作,随着P2P平台不断爆雷、监管收紧,人保财险也开始在2019年收缩该业务尤其是融资类信保业务。仅一季度该险种保费收入便同比锐减近五成,到了下半年又提前终止宜人贷、玖富、拿去花等七家互金平台的信保险新增业务。2020年5月,人保财险关停了其助贷险部门。
伴随着信保险业务巨亏消息的,是人保财险与一些互金平台的纠纷。2020年6月,便曝出其与玖富数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玖富”,NASDAQ:JFU)因为信保险业务23亿元服务费的纠纷而互讼的消息。
公开信息显示,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与玖富旗下的玖富普惠自2018年以来开展履约保证保险的合作。在2019年11月举办的中国人保投资者开放日上,时任中国人保高层曾透露,来自玖富平台的信保险保费收入为9亿元,当时赔付了3亿元,表示“目前风险敞口可控”。
在2019年年报发布会上,人保财险副总裁沈东曾表示,信保险属于先赔付后追偿,因为此业务亏损有一定的阶段性,随着该公司大催收队伍的建设和催收能力的提升,其承保质量将会有所改善。
2021年1月,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的“1号”通报,则直指人保财险的信保险乱象。
该通报显示,在2019年12月双方终止业务合作前,人保财险累计承保的该平台合同履约保证保险、个人贷款保证保险及个人贷款保证保险共计700余万笔,存在三大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要问题:承保后未及时签发保险单,未发送投保成功短信;未严格执行经银保监会备案的保险费率;使用已废止的合同履约保证保险条款。
据了解,通报所指的乱象,便来自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与玖富之间合作的业务。
2020年中国人保新领导班子组建后,化解信保险风险亦是重任。2020年8月,在2020年中报发布会上,当时刚刚履新不久的中国人保总裁王廷科便表示,要梳理信用险业务存量,压减风险敞口,优化增量,调整思维方式,专业化管理,理性化发展,审慎经营。
不过,从人保财险2020年中报以来的数据显示,其信保险业务仍在消化过程中。截至2020年6月底,信保险同比减少58.6%,承保亏损29.48亿元,依然位居承保亏损险种之首。其综合成本率高达138.6%。到了9月底,融资类信用保证险的承保亏损进一步增至38.06 亿元,综合成本率139.8%。
从2021年2月保费情况来看,信保险业务出清仍是人保财险保费的重要制约因素。有关数据显示,其信用保证险同比下降86.3%,是其唯一负增长的险种。受此影响,虽然车险保费同比增长了5.7%,但总保费增速(22.7%)依然不抵排名第三的太保财险(24.3%)。
信保险尤其是名为大地时贷的业务,亦是大地保险的非车险业务之一。2015年,大地保险成立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事业部,以“大地时贷险+资金渠道贷款”的经营模式开展信保险业务。
有关数据显示,2016至2018年,大地保险的信保险增速皆在100%以上,已发展成为其第一大非车险险种,亦是其保费增长的一大利器,一度亦是利润贡献的大户。
中再集团的报表显示,大地保险2019年个贷事业部的累计坏账率为7.78%。截至2020年上半年,其累计坏账率则为10.55%。
一位监管系统人士曾对《财经》记者表示,信保险属于强顺周期性业务,极易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和监管环境的变化的影响。2020年在经济下行和疫情叠加因素下,信保业务整体风险高度积聚,已成为当年非车险业务中的第一大风险业务。
大地保险此前曾对《财经》记者回应称,大地保险通过精细化客群经营管理,调整了客群结构,降低高风险客群进件,并加强了保后管理,降低违约损失。
2020年上半年,大地保险的信保险原保费收入32.52亿元,同比增长15.1%,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仍是其重点发展的业务。
除了信保险业务风波,人保财险和大地保险还在2020年双双踩雷金凰珠宝(NASDAQ:KGJI)假黄金案。为此,两家公司的湖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亦被双双免职。而卷入其中的民生信托等金融机构已向人保财险和大地保险提出索赔和起诉。
截至目前,金凰珠宝案如何处置依然未有下文,作为当事人的两家保险公司来说,是否需要理赔,目前依然不得而知。不过在2020年7月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曾表示,将进一步压实相关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防止风险外溢。
转型之路向何处去
无论是人保财险还是大地保险,其走上发力信保险业务,亦是其希望摆脱车险独大路径依赖的一种转型探索。
2017年,人保财险痛失14家中心城市分公司的市场份额老大的宝座,2018年上半年的车险保费增速仅为3.9%。在叠加车险费改因素之下,车险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寻求车险“红海”突围之道,发展非车险业务,成为包括人保财险在内的诸险企的重要战略。
大地保险则在2017年利用其建立的电销优势,大力发展车险电销渠道,大力消解车险费改之下对车险业务的竞争压力。彼时,该策略颇为见效,一举超越其主要竞争对手中华财险。不过,随着电销渠道的价格优势逐渐消退,大地保险转而提出“大非车”战略,力推以信保险为主等非车险业务。2018年,其“大非车”业务增速达54.5%,占比达36.3%。
在双双经历了信保险风波之后,又遇新冠疫情袭击,叠加车险综改因素,无论是人保财险还是大地保险,面对的市场以及自身的发展已发生新的变化。
近年来,大地保险提出“大非车”发展战略,要全力突破和均衡发展政策险种和效益险种。从2020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其非车险保费占比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大地保险的手续费和佣金也出现同比增长。其2020年中报显示,该支出同比增长了13.1%。综合成本率101.93%,同比上升2.07%,净利润则同比下降5%。
而从人保财险的情况来看,截至2020年9月底,其承保利润、赔付率双双下降,但费用率和综合成本率则有所提升。其中承保利润同比降幅达15.5%。
从2020年整体情况来看,人保财险保费同比微增0.09%,但市场份额同比下降1.36%,大地保险的保费收入和市场份额双双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1.38%和0.20%。其一直以来的竞争对手中华财险则跃居第五位,双方的保费收入差距从以往的数亿元扩大到50亿元。
进入到2021年,大地保险的情况依然未有起色,保费降幅扩大到15.97%,综合成本率升为103.41%,承保亏损14.5亿元。
无论是人保财险还是大地保险,两家国企老牌财险公司,都面临如何实现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相融合、商业模式的变革与技术变革相融合的转型重任。
能否借助于科技化战略,实现在新的市场格局之下的新转型,将是摆在于泽和于利民面前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