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北交所会是中小银行上市新阵地?专家称,可能性不大

来源:银柿财经   2021-11-14 09:23:35

北交所鸣锣开市倒计时,在中小企业锚定北交所“战场”之时,也吸引了不少银行的目光。

从业务上,银行业纷纷吹响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号角,而从融资渠道上来看,北交所的成立为新三板中的挂牌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上市通道,而新三板中的挂牌银行能否在北交所这一新阵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难“上”北交所

截至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银行共计8家,包括如皋银行、汇通银行、喀什银行、邢农银行4家农商行,琼中农信1家农信社,以及客家银行、鹿城银行、国民银行3家村镇银行。

10月30日发布的《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表明,发行人申请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应当符合的条件首先是:发行人为在全国股转系统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

据股转系统显示,符合上述条件的有3家,包括鹿城银行、客家银行、琼中农信。资料显示,鹿城银行是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村镇银行,于2015年成为新三板的一员,时隔一年后入围创新层。琼中农信和客家银行分别于2014年、2016年挂牌,进入创新层的时间相同,均为2020年5月25日。

除了创新层挂牌超过12个月之外,还需符合5个条件,同时,还需满足市值及财务指标四套标准之一,据记者粗略统计,有2家银行符合标准(详见:《北交所导航丨上市这条路,流程这样走》)。

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阵地,似乎对银行并不友好,新三板子沐研究创始人刘子沐告诉记者,其实银行并不大符合北交所的定位,他的理解,在北交所上市前提应该是实体创新企业。

日前,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在出席一公开金融活动中明确表示了北交所服务定位,“北交所将坚守服务中小企业的定位,把握支持创新发展的关键,聚焦打造主阵地的方向”。北交所服务的创新主体有四类,包括以制造业为主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的生活性服务业企业。

金长川资本董事长刘平安博士也告诉银柿财经记者,中小银行并不符合北交所的定位,“很明确地,北交所的设立目的就是服务实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包括一些投资机构,都不属于这个范畴。”

融资难,中小银行的“坎”

根据银保监披露的数据,2021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0%,资本充足率为14.48%。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虽然2021年中期,8家挂牌新三板的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同期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但是鹿城银行、邢农银行、喀什银行、国民银行、客家银行共5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低于同期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同时,有5家银行2021年中期的资本充足率较2020年末走低,另有5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低。

他们面临的问题其实与众多农商行、城商行一样,都面临着资本不足的窘境。

目前,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总体不足。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6.2%,13.5%,12.7%,12.1%,以中小银行为主的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仅低于中大型银行,也与同期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有明显差距。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告诉记者,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困境主要有几个原因,除了经营环境制约内源资本积累能力、监管规则日趋严格增加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外,中小银行还面临着市场化融资渠道不通畅的难题。

曾刚介绍道,目前银行补充资本的方式主要有利润留存、通过IPO等进行股票融资、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债券融资。中小银行在这些方面仍面临着诸多的约束。“公开上市方面,上市存在着一定的门槛,能够上市的银行数量有限,上市并不能成为数千家中小银行的主要融资来源;与之相类似,永续债和优先股同样有着较高的发行门槛,难以普及到绝大多数机构;而在二级资本债券方面,受特定风险事件的影响,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信用溢价上升较为明显,市场接受度在最近两年显著下降。”

近年来,中小银行对于资本补充的需求越发迫切,有关部门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方案,积极关注中小银行难题。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到要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继续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此外,银保监、金融委等部门也多次强调,要建立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长效机制。

曾刚表示:“进一步强化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政策支持,来提升中小银行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以及化解部分机构存量风险,有其现实意义。”

另外,曾刚认为,从银行角度,中小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从“规模”至上转向“质量”优先,逐步构建资本集约式的经营管理机制,还应处理好资本充足性和成本的平衡,提升资本管理效率方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