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只!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失败频现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1-10-12 09:22:34
“几家欢乐几家愁”,公募基金行业也是如此。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今年以来已经有25只基金发行失败,与去年全年发行失败的基金数量持平。
“硬发(基金产品)占坑的事情,会越来越少。”基金产品发行失败在行业中已经不是无法谈论的事情,反之,不少基金公司认为未来随着公募基金行业更为充分的竞争,基金不能募集成立的情况会时有发生。
部分基金发行失败
根据Wind数据,截至10月11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达1460只,规模达23533.21亿份。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南方兴润价值一年持有、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等20只基金合并发行份额超过100亿份。
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但发行失败的基金也不在少数。Wind统计显示,截至10月11日,今年以来共有25只基金发行失败。这一数据已经超过去年同期17只发行失败基金的数量,与去年全年发行失败的基金数量持平。
从发行失败的基金类型上看,今年发行失败的基金中,除了混合型、债券型基金发行失败,还有ETF和FOF发行失败。
10月9日,平安基金公告称,平安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截至9月30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基金未能满足《平安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这成为2020年以来第一只发行失败的ETF产品。华泰保兴基金旗下的6月开始发行的华泰保兴稳健配置三个月持有发行失败,成为2020年以来首只发行失败的FOF。此外,9月25日,德邦基金公告称,德邦创业板指数增强型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募集失败。此前德邦基金旗下德邦安瑞混合基金也遭遇发行失败。
中小基金公司“受伤”
盈米基金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帆表示,总的来说,基金发行失败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市场行情不佳,赚钱效应差,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投资意愿比较低,导致产品发行失败;二是公募基金数量庞大,产品同质化明显,投资者审美疲劳,一些缺乏亮点的产品可能发行失败;三是部分存量产品的业绩一般,没有优秀的历史业绩做支撑;四是渠道能力较弱,募资困难。从近期的情况来看,当前市场波动明显,同时行业间表现分化较大,风格极端,相应的基金产品业绩分化也大幅提升,部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下降可能是导致基金发行失败的主要原因。
梳理今年以来募集失败的基金产品背后的基金公司可以发现,中小基金公司成为“重灾区”。其中,华泰保兴、中金基金、九泰基金、平安基金、德邦基金等基金公司旗下今年以来募集失败的基金产品不止一只。另外,债券型基金成为发行失败的“高发区”。
行业人士认为,中小基金公司旗下出现基金募集失败的情况,并不奇怪。“中小基金公司由于发行资源有限,对于一些并非在自己擅长领域的基金产品布局,很容易遭遇募集失败。”上海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
至于债券型基金频频出现在募集失败名单上,业内人士解释称,这类基金产品多数是机构定制型产品,“在机构资金发生变化后,基金产品很可能就没办法成立了。”
中小基金公司在新基金发行上“折戟”的同时,也有多家头部的大型基金公司出现基金产品发行失败的情况。比如一家基金公司今年3月发行的纯债基金发行失败,另一家基金公司今年7月发行的定开基金也未能满足成立条件。
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今年以来发行失败的基金产品中,出现了ETF基金、FOF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等不太常见的“品种”。对此,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门负责人指出,背后一些基金公司跟风涌入热门产品的情况。“比如ETF基金,行业类ETF的竞争已经成为红海,丧失先发优势的基金产品基本就属于无效的重复建设,投资者不买账也是情理之中。又比如FOF基金,需要基金公司有很强的基金研究和配置能力,没有这样的团队和管理经验,投资者不会放心将钱给这些基金管理人。”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也明白,一些基金产品并不是自己的专长,也不会给自己带来规模,更遑论业绩,战略性选择部分基金产品无法募集成立,成为它们的选择。“一些硬发(基金产品)占坑的事情,会越来越少,资管行业够大,基金公司需要有聚焦,有所为有所不为。行业可能会见到更多的发行失败的情况。” 上述基金公司产品部门负责人表示。
王帆认为,解决新基金发行失败的问题,一方面要提升投研实力,做好存量产品业绩,以优秀的历史业绩做支撑;另外一方面在设计产品时注重创新,尝试差异化布局,避免跟风发行同质化产品;同时在品牌、渠道方面逐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