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小贷领域再起增资潮:巨头跑马圈地的背后是,上千家小贷平台退场

来源:WEMONEY研究室   2021-08-11 15:22:33

种种迹象表明,小贷行业的洗牌重组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一方面,有巨头背景的小贷公司,动作频频,不断在小贷领域开疆拓土;而另一方面,小贷领域的小平台已被挤到了悬崖边上无力挣扎,黯然离场。

最近,小贷领域再起增资潮。

从2020年11月至今的10个月内,美团三快小贷、中融小贷、财付通等多家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增至50亿。

这是继2017年后,小贷行业又一次爆发增资潮。“这次增资主要是为了符合监管规定。”一家小贷公司高管告诉WEMONEY研究室,他们也在计划增资。不过,在小贷圈内人看来,这些增资的小贷公司背后算盘打得很响,他们的最终的目是快速抢占小贷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小贷行业的洗牌重组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一方面,有巨头背景的小贷公司,动作频频,不断在小贷领域开疆拓土;而另一方面,小贷领域的小平台已被挤到了悬崖边上无力挣扎,黯然离场。

01 冰火两重天

10 亿元与 50亿 元 是 小贷行业的两个 门槛。

2020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这份监管文件明确要求,经营网贷的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不低于50亿元。而且,上诉规定的注册资本都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在贷款圈内人看来,这些是硬性标准。它直接影响着,小贷平台能否入场、放款规模,进而也会影响到他们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因此,对有志进入贷款领域的平台而言,满足标准是第一步。

公开资料显示,截止目前,有8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50亿元。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小贷公司背后均有行业巨头背景,比如蚂蚁金服、腾讯金融科技、度小满金融、苏宁金融等等。

张林(化名)是其中一家金融平台的高管。他告诉WEMONEY研究室,满足监管要求的确为巨头增资原因之一。可是,这些巨头之所以砸钱增资,本质是因为他们急于金融变现,而贷款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产品。

当然,巨头热爱放贷也并不是无据可依。一方面,在人口红利消失之际,他们需要C端变现,获取更多用户价值。另一方面,信贷为他们增加流量,有流量、讲好金融科技故事,才更容易吸引资本市场。

据WEMONEY研究室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已上线贷款产品的行业头部平台,多达50家以上,其中涉及电商、生活、娱乐、社交等各个领域。

张林表示:“2022年有很多关于金融的新规要开始实施了,从我们的角度,肯定是希望在今年有限时间里,多接一些业务为未来做一些储备。”

不过,小贷行业并非一片繁荣。在巨头疯狂抢占小贷市场的另一侧,有大量小贷平台举步维艰,甚至萌生退意。一位小贷从业者向WEMONEY研究室感概,自己认识的小贷公司基本上死的死、关门的关门、破产的破产,只剩下一些比较大的头部平台。

实际上,在行业鼎盛时期,全国有7000多家小贷平台,重庆小雨点CEO 汪传国表示,根据今年最新的统计数据,行业内至少减少了1000多家小贷公司。

这些平台在行业鼎盛之时日进斗金,风口腾飞;然而,风口转瞬即逝,他们轰轰烈烈的诞生,却了无痕迹的离开。

02 举步维艰

“ 从小贷行业的 ‘ 征求意见稿 ’ 发布以来,行业发展 充满了 不确定。 ” 汪传国向 WEMONEY研究室 表示 。 在他看来 ,整个小贷行业的肃清还未结束。 “具体的监管细则还没有落地,未来还会有一部分平台退出。 ”

实际上,小贷平台的发展除了面对监管压力,还存在很多难点。比如,行业污名化严重。在很多小贷从业者看来,当前环境对贷款公司并不友好,“很多持牌小贷平台的产品,也经常被误会为诈骗。”

“而且贷款业务非常敏感,稍不谨慎,就会带来舆论和监管危机。”小贷行业从业者林敦(化名)认为。

另外,随着巨头入局,小贷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

前段时间,汪传国的公司在农村金融领域就遭遇了一家金融巨头。根据汪传国的介绍,此前,他们在农村金融领域的业务量不错,“每月放款额能达1亿多元。”

可是,由于一家金融巨头突然杀入农村金融领域,以6%-7%的年化率简单低价收割市场。这样价格战对公司影响很大,“他们拿到的资金成本比较低,我们受资金成本限制,无法把年化率压到这么低。”汪传国表示,因此,他们业务量也有所下降。

从金融行业观察,小贷公司替代性非常强。苏宁金融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认为,“银行、持牌消金机构的一些信贷业务可以替代小贷公司的信贷业务。”

“我们现在是‘跪着’赚钱。”林敦说,过去投入1、2亿元的成本“躺着”就能收回本金,而现在注册资本就要投入数十亿元,再加上流量贵、经营成本高、缺少杠杆、业务成不了规模等等,这些难题无不是压在小贷公司盈利上的大山。

“前几年的时候,每天躺着数钱,半个月左右就能回本。”林敦透露,现在业绩都不到过去30%,“能达到原来的20%,平台就该偷着乐了。”

于是,一些小贷平台试图转型求生。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仍是一条难走的路。

“对小贷公司而言,转型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林敦表示,在他记忆中,很多试图转型的小贷公司都失败了。“转型涉及公司文化、人员结构等很多因素,而转变这些因素都非易事。”

比如,小贷公司转型助贷。“尽管两者之间看上去跨度不大,但在实际过程中,小贷公司很多行业潜规则都不懂。”

更重要的是,一些小贷公司的存量用户,由于额度、信用等问题,并不能全部转化为助贷客户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且,大家习惯了赚快钱,很难接受慢慢赚钱的业务。”多位从业者告诉WEMONEY研究室。

那么,小贷行业的未来指向哪里?

03 未来格局

“未来 , 小贷公司仍会一直存在 。 ” 多位从业者告诉 WEMONEY研究室 , 有大量 存量 用户的小贷平台基本还会继续做 , “ 不增资就浪费了, 对于他们而言 , 就是严格按照规范在整改 、 改费率 、 增资 。 ”

实际上,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小贷等机构属于不同层级,他们对应着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银行很难满足一些临时周转的金融需求,可是这部分需求同样真实存在,黄大智表示,因此,小贷公司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比如,在民营经济企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一些企业有临时资金周转的需求,可能只需要三五天,”黄大智表示,“这个时候,很难有银行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批给企业几百万元,但小贷公司可以。”进而,在这样情况中,很多用户也可以接受小贷公司的利率比银行利率高。

显然,小贷业务的及时与灵活性满足了一部分用户的贷款需求。而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信贷用户由于不符合银行放贷标准,银行无法提供贷款服务。汪传国表示,他们现在覆盖了一些,还不能被传统金融模式覆盖的客群,“这些用户存在信用记录不足,缺乏数据化的征信记录等问题。”

黄大智表示,“从长远来看,小贷平台要想立足于小贷市场接下来需要依靠于自己的场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