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价格持续高涨 部分重点工程工期一拖再拖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21-07-14 12:22:32
砂石,作为混凝土原料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且耗量巨大。近年来,国内砂石市场价格持续高涨,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一砂难求”的情况,导致部分重点工程工期一拖再拖。
砂石供应紧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才能在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真正解决市场上砂石供应紧张的难题?目前我国砂石供应紧张问题是否有所缓解?
区域供给差异各地价格不一
看似不起眼的砂石,这几年在建筑建设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随着基建项目的纷纷开工,加之环保力度持续加大,砂石矿山、湖泊、河流开采受限,导致部分地区市场砂石供应持续紧张,价格也随之节节攀升。
这一状况在今年6月份得以改变。近日,伴随着政策的逐渐落地、物流的及时跟进,以及雨季到来引起需求逐渐放缓,全国砂石价格一改今年3月份至5月份的连续上涨态势,开始震荡下行,逐渐回落。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国机制砂均价103元/吨,环比下跌2.83%;碎石均价96元/吨,环比下跌3.03%;天然砂均价136元/吨,环比下跌1.45%。砂石价格回落,得益于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有效促进了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砂石市场供应开始趋于稳定,价格总体保持平稳,行业发展趋于健康有序。
据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介绍,砂石价格的上涨,可以追溯到2017年前后,“当时受环保整治影响,导致砂石资源紧张;到2018年,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地区出现了缺口;从2019年开始,全国大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砂石骨料供给相继告急,‘一砂难求’成为常态。”
2020年一季度,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工程项目进度后延,砂石价格才有所回落。但时间不长,今年3月份至5月份,区域砂石价格又出现了波动。据水泥网《行情通》统计,长江下游砂石骨料消费地砂石价格在两个月内最多上涨超20%,部分规格上涨接近30%。
胡幼奕分析,造成砂石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从需求侧来看,国家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同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砂石需求量大;从供给侧来看,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淘汰落后的不环保的砂石产能,供给大幅减少。
第二,长期以来,多数地区政府管理部门对于砂石产业的政策、规范、管理措施等相对缺乏,对于砂石产业的重要性、属地性认识不足,简单地认为开石矿就是破坏环境,只关旧矿,不批新矿,导致原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砂石产能大幅降低。
第三,落后的砂石产能淘汰了,不环保的企业关闭了,但建设现代化的砂石企业需要1年至2年的时间,出现了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空档期,导致供应缺口较大。
在走访调查中记者发现,南方地区碎石和机制砂价格普遍高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砂石资源较少,但市场需求旺盛,旺季时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上涨明显。
“目前广州砂石市场价格已经趋于平稳状态,每吨的价格基本稳定在150元左右,偶有上下几元的浮动。”广州市泰和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远发告诉记者,相较于我国北方地区,广东的机制砂石业发展相对缓慢。2018年,企业一度找不到砂源,市场出现了多家企业抢砂的情况。
“当地政府非常重视砂石问题,紧急出台各项政策,加快发展机制砂石,并组建国有大型机制砂石公司。2019年之后,当地砂石供应逐渐缓解,市场价格开始缓慢下降。”张远发说,目前广州砂石市场以机制砂石为主,混凝土企业已不再使用海砂砂源,“配方经过调整后,机制砂石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与以前河砂做原料的混凝土质量是一样的,工程质量完全能得到保障。”
多管齐下缓解砂石供应紧张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砂石生产国和消费国。经过多年大规模开采,天然砂石资源逐渐减少,近年来国内主要江河来砂量大幅下降。加之一些地区没有统筹好“堵后门”和“开前门”的关系,遏制滥采滥挖的同时没有在开源保供上下功夫,导致砂石产量明显减少,造成区域性供需短期失衡。价格大幅上涨,低质砂石进入市场,在增加基建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成本的同时,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并带来质量安全隐患。
为稳定砂石市场供应、保持价格总体平稳、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密集出台相关政策。2019年11月份,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20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5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三次“点名”大宗商品,部署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有关专家表示,为了加快构建区域供需平衡、价格合理、绿色环保、优质高效的砂石产业体系,应当逐步提升机制砂石等替代砂源利用比例,优化产销布局。2020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联合四部门出台的《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更是将机制砂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
调查表明,目前机制砂石正逐渐替代天然砂石填补市场需求,已占建设用砂石的70%左右。建筑固废与道路等工程施工洞渣、尾矿废石等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生产出来的砂石骨料,逐步成为当前砂石市场的有效补充。海砂淡化的相应技术已有所突破,标准体系的完善正在起步。
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在北京都市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生产车间,记者看见1条固定式环保建筑垃圾破碎生产线、2套混凝土搅拌机组和1套无机料拌合机组等设备组成的综合生产体正在运转中。
“这是北京市首家正式规划建设的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的固定式环保科技型新厂区。”都市绿源公司副总工程师曾波说,公司大力推进建筑垃圾“一体化实施+集成化应用”处置及再利用模式,形成了以建筑垃圾为基础的固废处置及资源化、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等综合环保产业板块,“我们生产的砂石骨料和混凝土、无机料等产品,主要供应北京及周围市场。”曾波说。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各行各业深入探讨的热门话题。建筑垃圾、道路等工程施工洞渣地砂、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生产出来的砂石骨料,成为当前砂石市场的有效补充。
“近年来,行业呈现出环保化、大型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一大批绿色环保、智能现代的砂石骨料生产线不断出现。”胡幼奕说,“不管从每年高达200多亿吨,约占全球50%的砂石用量来看,还是从智能化水平来看,可以说,现代化的砂石企业已经出现在我国”。
谈及行业未来的发展,胡幼奕充满信心。他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石矿开采关注度高、认可度低,砂石骨料行业要获得新生,应当走“跨界”合作创新的道路。(经济日报记者 祝君壁 中国建材报记者 蒙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