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知乎高考志愿报告:中国政法大学跻身热门高校TOP 5

来源:中国网科技   2022-06-23 16:23:21

近日,多省份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考生们在关注高考分数的同时,也在紧锣密鼓思考志愿填报。

6月23日,知乎发布了高考志愿填报报告,呈现近年来围绕志愿填报的变化趋势。报告显示,在知乎2022年的高人气高校排名中,中国政法大学力压一众综合性大学跻身TOP5,可能跟近两年法学的走红密不可分。热门专业排名也有了变化,最受大家欢迎的专业不再是现在就业强势、薪资霸榜的计算机、人工智能、金融等专业,而是心理学、法学和英语专业,热度值遥遥领先。

2022年高考期间,知乎“高考志愿”相关类目下的问题总数达767万,相关检索词搜索量达1.97亿次,内容浏览量更是多达25.2 亿次。早年填志愿主要靠院校指南和身边人的指导,如今学生和家长还能依靠熟练的冲浪查询技巧,去参考大量“过来人”的知识经验见解。

关于高考志愿最关心的是什么?成都考生求知欲最浓

关于“专业、学校、城市,究竟,哪个更重要?”,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知乎上高考志愿话题下关注度最高的TOP 10问题可以看到,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到底选什么专业”的问题:哪些专业要谨慎选择?家喻户晓的“四大天坑”专业是不是真的劝退?看似热门的金融和计算机有没有潜在的危机?高考人不求能选到最好的专业,但求不要一脚踩进大坑。

知乎答主 @清玄 总结出了一份填报志愿心得思维导图。从前期报考指南、招生简章的规则解读,到后续的估分,如何选择,以及报考小Tips,答主给出了一整套流程。逻辑清晰又实用,获得了3000多赞。

从各地对高考相关话题的知乎搜索热度来看,成都的高考搜索热情最高,北京、广州、南京和重庆紧随其后。

这些城市不一定升学竞争更加激烈,但填报志愿时的求知氛围更浓厚。

考生在出分前后发生的变化

根据知乎2021年的搜索数据,考生在出分前后搜索的关键词差别很大。出分前,大家在研究志愿填报之外,也会憧憬“高考后的暑假怎么安排”;出分后,“复读”、“高考失利怎么办”等相关搜索量陡然上升。

从小就有“长大后要上清华还是北大”烦恼的一众学子,长大后也用行动表示了对两所高校的关注。在知乎2022年的高人气高校排名中,清华、北大仍然高居榜首,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紧随其后。中国政法大学力压一众综合性大学跻身TOP5,可能跟近两年法学的走红密不可分。

但在高考期间,尤其是出分前后,考生对院校的搜索就发生了变化。出分前,搜索量排名TOP 15的学校中,大多为985、211高校,还有复旦、北大这样的“四大天王”选手。但到了出分后真正填志愿的时候,知乎搜索量靠前的多是双非院校和不少职业技术学院。

在知乎关注度最高的热门专业排名里,最受大家欢迎的专业不再是现在就业强势、薪资霸榜的计算机、人工智能、金融等专业,而是心理学、法学和英语专业,热度值遥遥领先。

这或许意味着,如果不考虑工作和收入等因素,大家日常感兴趣的更多是人文社科类专业。

志愿填报“冷门”技巧也能“救命”

不管是热门高校还是“天坑”专业,这都是填报高考志愿过程中大家讨论较多的热知识,但只有热知识还不够。一些只有亲临学校、实地考察,甚至已经毕业就职的人才能知道的事情,就需要真实“过来人”总结的一些冷门小技巧。

比如选定了高校,再去定向问问在校的学长学姐,就能收获一些非亲历者难以想到的信息维度。

比如许多专业名十分相近,学习方向却偏差万里,这时候如果有前辈“现身说法”,就可能会避开一场未来可能不那么美丽的误会。

有些冷知识还可能让你获得再来一次的机会。

“教育”之后紧跟“情感”

截至目前,知乎积累了近5000万高考相关问题及回答,涵盖超过2800所高校和700个专业的相关讨论。知乎上众多围绕高考相关的讨论中,除了“教育”话题最受热议外,“情感”相关领域的话题也被考生和家长频繁关注。

较为明显的就是高考期间的紧张情绪。尤其是在出分后考生们开始志愿填报,短短几天的权衡与选择,让很多人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今年这样特别的时期,各地高考政策也有调整,上海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天津将高考调整至6月12日,考生们承受的压力更是远超往年。

在知乎,问题“高考志愿填报失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被浏览了1366万次,问题下有用户回答,“高考填志愿就那么几天,要我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后悔”。知乎用户@元气女孩Krystal在想法里分享自己的高考心态,让自己的学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不在负面情绪里待太久。

从2019年开始到今年高考期间,知乎“情感”相关的搜索占比还在不断上升。

我们无法真正地为考生们做些什么,只希望他们在选择的关卡上,能够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不浪费努力考出的每一分。但即便有所遗憾,有些事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但没有一件事能决定我们的一生。

正如前文 知乎用户 @ Echizen 写下的:“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不要低估自己的未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