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策略:关于疫后修复的行业比较——一个重要逻辑思路
来源:金融界 2022-05-29 20:22:26
摘要
在前期的报告《疫后全面对比和复盘:20年4月VS 22年5月》中,我们提出,从自上而下的整体情况,可以观察到:
20年武汉疫情之前的国内情况:中长期贷款回升、库存周期底部刚刚启动、PMI小幅回升、失业率改善、地产销售回暖。
20年武汉疫情之后的海外情况:美联储大放水、美国消费快速回到疫情之前、但是美国库存在低位同时产能利率用恢复非常缓慢。
因此,本来就在复苏趋势中的经济,随着武汉疫情平息,叠加出口和制造业的大幅改善,很容易就重回复苏的轨道,对应股票市场反转。
回到当下,考虑到上海疫情前本就处于衰退的趋势中,叠加后续逐步转弱的出口和制造业,疫后很快复苏和市场直接反转的概率较低。
但是,可以“效仿”武汉疫情前后的宏观逻辑和整体A股情况,寻找上海疫情前后,符合这一特点的细分行业或者产业链,比如:
(1)上海疫情前,本来就处于上行周期的行业(与经济总需求下行关系不大),但是在疫情期间被中断了供应链或者被暂时干扰了需求——较为典型的行业包括军工、新能源基建、汽车半导体、医美等医疗服务。
(2)上海疫情前,正要逐步接近困境反转的行业(按照自身产业周期运行),但是被疫情延后了——较为典型的包括信创、药房、调味品食品加工、旅游酒店、餐饮。
01
当前交易逻辑比较确定的是疫情修复,不太
确定的是信用扩张的大部队(中长期贷款的
拐点)和海外暂时回落的通胀预期
4月市场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上海疫情(及4月末北京疫情)+美联储加息缩表预期升温+俄乌冲突(供应链冲击等)。
4月末以来的反弹则来自前两个因素的边际改善:一方面,上海疫情新增数据高点确立,进入收尾阶段(北京疫情也在近一个月横盘之后,近几日明显回落);另一方面,鲍威尔讲话基本否决了6月加息75bp的可能性,同时美国一些经济和财报数据不及预期,海外市场转向交易衰退,美债利率高位回落。
短期来看,更为确定的边际还在于国内的疫情后修复。从鲍威尔在5月议息会议发布会上提到的关键指标“工资情况”来看,目前的通胀预期仍然压力较大。而美国的经济目前也大概率是高位回落,并没有发生实际意义上的衰退。因此未来一个季度美国的核心矛盾仍然是通胀——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一个阶段交易的海外衰退逻辑及由此带来的美债利率、美元指数快速下行可能并不具备持续性(短期马上衰退的概率很低,但是22年底23年初衰退的概率的确在提升)。
但国内本轮疫情后的复工推进,以及稳增长政策发力,则是较为明朗的。一方面,疫情逐步走出此前的混乱预期,上海和北京数据明显回落,长三角复工进展呈现加速度。另一方面,4月以来国内稳增长措施紧锣密鼓推出,虽然本轮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政策最终效果难以预估,但政策重心向稳增长倾斜,对于经济秩序和行业信心的修复,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整体来看,下一阶段市场的支撑及行业超额收益大概率来自疫情修复逻辑。
上周周报《疫后全面对比和复盘:20年4月VS 22年5月》中,我们深度复盘了当前与2020年市场的差异,根本在于所处的经济周期位置不同。概括来说,2020年初国内经济本身处于上行周期,只是被疫情打断,因此一旦疫情因素得到控制,稳增长政策加持,复苏行情就能比较流畅;而今年初国内经济本身处于下行周期,再叠加疫情冲击,则即使有超常规的政策推出,市场依然对复苏前景迟疑。
从【库存周期】和【融资需求】数据可以很清晰观察到这一差别:2020年疫情冲击之前,库存周期已有触底回升迹象,中长期贷款增速也已经从底部起来;而当前库存水平已在高位,企业从被动补库转向主动去库,融资意愿降低,叠加地产下行周期,中长期贷款水平持续下滑。疫情的冲击使得4月数据断崖式下滑,地产和消费单月同比均达到负两位数,基本面信心的修复难度要远大于2020年。
另一方面,海外政策周期和终端消费更加剧了需求端的风险。2020年疫情爆发后,欧美经济体通过放水快速修复了终端需求,【海外消费复苏→海外生产端补库→中国出口向好→中国制造业和就业恢复】传导链条成立。但今年以来由于持续超预期的高通胀,海外央行不得不进行更快和更大力度的货币紧缩,且由于海外生产商补库接近尾声,因此形成了【海外消费下滑→海外补库放缓→中国出口见顶→中国制造业和就业压力加剧】这一负反馈机制。
02
弱宏观之下,本轮应【去经济周期】
布局高景气
回顾2020年的后疫情阶段,随着防疫和经济修复逐渐回归至常态化,市场表现较好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疫情受损、且与经济周期/地产周期关联度较高的板块:比如消费中的汽车、餐饮、白酒等。由于在20年武汉疫情之前,经济本身处于上行趋势,因此疫情冲击结束后,这类顺周期板块得以快速修复。
②疫情受损、但与经济周期关联度不高的高景气板块:比如新能源汽车、电子、医美等。这类板块自身景气处在上行区间,只是供应链或消费场景受疫情干扰,因此疫情冲击结束后在景气支撑下跑赢市场。
③相对而言受疫情影响较轻的高景气板块:主要是to G类的光伏、风电、军工等,疫情冲击后仍按照各自的产业周期运行。
如上,本轮与2020年的核心差异在于所处的经济周期(国内和海外宏观环境)位置不同,且地产底层逻辑改变之后,当前稳增长压力更甚于过往历次周期,政策实际效果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本轮疫情修复,我们更建议【去经济周期】布局高景气板块。
另一方面,考虑到奥密克戎变种传染性远高于初代变种,常态化核酸模式的效果有待观察,短期来看仍难以完全摆脱疫情的影响,因此供应端和需求端相对独立于疫情的板块仍具有更高的确定性。
03
布局疫情修复行业:中观行业梳理
回到当下,考虑到上海疫情前本就处于衰退的趋势中,叠加后续逐步转弱的出口和制造业,疫后很快复苏和市场直接反转的概率较低。
但是,可以“效仿”武汉疫情前后的宏观逻辑和整体A股情况,寻找上海疫情前后,符合这一特点的细分行业或者产业链,比如:
1)上海疫情前,本来就处于上行周期的行业(与经济总需求下行关系不大),但是在疫情期间被中断了供应链或者被暂时干扰了需求——较为典型的行业包括军工、新能源基建、汽车半导体、医美。
2)上海疫情前,正要逐步接近困境反转的行业(按照自身产业周期运行),但是被疫情延后了——较为典型的包括调味品食品加工、旅游酒店、餐饮、信创、药房。
3.1.高景气被疫情中断:军工、新能源基建、汽车半导体、医美
1)军工整机及零部件
大周期看,军工正处于高景气赛道发展的前期阶段,短期看十四五、中期看百年军建目标(2027)、长期看2035现代化军建目标,不论2021还是2022年其实都是处于大发展期的成长初始位置。中周期看,2022年是军工子行业产能集中释放年,以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最为显著,航发主机和中游锻造企业均在扩产或投产阶段,对产业链带动明显。
另一方面,作为to G板块,军工子行业受疫情影响有限,预计可持续兑现高景气。随着原材料影响的消除、治理的优化和新型号批产,Q2环比预计有较大幅度改善。
2)新能源基建:光伏、水电、风电、核电
中长期受益于30-60双碳目标,短期受益于新基建发力。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中财办韩文秀指出要在新能源领域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今年4月末财经委会议布局大基建同样标注了新能源领域。
具体来看,光伏方面,需求端受疫情冲击不明显,但供应链仍受到一定影响,疫情之后将有明显改善。此外,俄罗斯减供,能源危机倒逼欧洲大幅上调新能源装机与渗透率目标,是近期一个重要驱动。近年数据显示,组件出口与板块超额收益正相关性增强。
水电、水利则是近年稳增长的主要抓手,投资额与装机规模预期均有放量。历史数据看超额收益与投资额同比的周期一般同步或略领先。
3)汽车芯片
电子板块以子行业划分(半导体、PCB、被动元件、安防、面板、消费电子等),今年未必具备整体性机会;更建议从产业链角度划分,寻找高景气下游对应的上游方向。目前来看确定性最高的是汽车芯片方向。一方面,传统汽车在本轮疫情前,已有逐步走出基本面低谷的迹象(成本端环节,汽车库存低位,业绩基数低);另一方面,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加速,令汽车芯片需求量成倍提升(电动车半导体含量约为燃油车2倍,智能车为8-10倍),赋能板块更高的成长属性。
短期来看,汽车板块是长三角地区疫后推进复工复产以及稳增长最重要的方向,生产端修复的情况下,上中游的芯片、零部件基本面边际具备较高的确定性,环比有望率先改善。
4)医美
受疫情管控措施的影响,消费场景受疫情冲击最为显著。消费分项中,一部分主要是稳增长逻辑(比如汽车、家电),另一部分对经济周期敏感度偏低,有望迎来需求延迟后的集中释放,比如医美和眼科(属于需求有韧性的消费医疗,疫后的修复确定性较高)。
3.2. 困境反转被疫情中断:调味品及食品加工、旅游酒店、餐饮、信创、药房
1)调味品及食品加工
自2021年年底,随着部分调味品开始提价,PPI与CPI剪刀差收窄,食品加工业绩增速从-30%收窄到Q1的-13%,调味发酵品从-3.7%回升至q1的12.7%。但在疫情爆发的情况下,需求端受到较大冲击,导致涨价的传导逐步乏力(尤其to B端受到较大的影响,餐饮在调味品里面占比可能达到5成左右)。而随着疫情影响边际减弱,toB端需求得到修复,困境反转逻辑有望延续。
2)旅游酒店、餐饮
这两年因为疫情影响,居民出行和常规的线下消费场景受到较大限制,20年带来的低基数效应在21年消退后,22Q1业绩增速再度大幅回落。随着上海北京疫情冲击逐步消退,居民线下场景有望(至少是阶段性)恢复。从22年全年万得一致预期来看,目前旅游及景点预期增速为116%,酒店及餐饮预期增速为237%;但估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景气度的复苏会有反复,因此目前看更偏向于交易性的机会。
3)药房
板块22年业绩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21年业绩增速放缓主要受疫情反复、高基数、租金会计准则变化等拖累;短期来看,疫情影响逐步趋缓,药房同店销售向好;中期来看,头部药房门店扩张稳步推进,市占率提升有望进一步提升。
4)信创
2020-2021年信创试点已取得积极成果。2019年开始党政信创完成了省市级电子公文系统替换,金融、运营商等也开启行业内试点,虽然落地过程中经历了竞争加剧下落地采购价格低于预期的情况,但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信创国产生态初步成型,产业竞争格局逐渐明晰,关键产品迭代进步明显。疫情对短期需求和交付的影响边际减弱之后,可作为困境反转布局方向。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国内外疫情风险。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