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速度"何以减缓?如何突围?
来源:券商中国 2022-03-30 15:23:35
编者按:
每平方公里超过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每平方公里GDP达15亿元,平均每天有超过120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19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出了华为、中兴通讯(行情000063,诊股)、腾讯、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等一批科技巨头……深圳用发展定义了“速度”。从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到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再到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每一个角色都把深圳推到“聚光灯”下,每一步发展足迹都受到外界的极大关注。但2021年深圳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一边是GDP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大关,另一边是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在多个维度的对比中均排名靠后,从而再次引发外界对深圳经济减速的讨论。
如何看待深圳经济增速下滑?分析发现,近年来许多重要支柱产业遭遇供给冲击、房价高企导致运营成本过高、企业外迁引发的产业空心化等担忧,或许是症结所在。但产业有周期,经济有波动。建市40多年来,深圳遭遇多次波折,引发过多轮讨论,忧患意识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基因当中。回溯其发展历程,深圳始终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尽管困难、挑战层出不穷,但深圳以“闯”与“创”的精神,一直在披荆斩棘一路前行。面对目前的压力和挑战,只要继续坚持敢为人先,以改革释放动能,以创新驱动发展,以金融赋能创新,以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打造新引擎,我们深信,这座创造无数奇迹的城市未来依然可期。
迈入2022年,各地区2021年经济运行数据相继出炉。
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大关,达30664.85亿元,同比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4.9%,这是深圳过去一年的成绩单。
然而,就增速而言,深圳却在内地GDP十强城市中“垫底”,并且是唯一跌破“7%”的城市;四大一线城市中,北上广均超过8%。更值得担心的是,6.7%的GDP增速远低于全国8.1%的水平。可查数据显示,这是深圳建市以来第二次增速低于全国整体水平,上一次还要回溯至1986年。
重要支柱产业遭遇供给冲击
仔细审视深圳的这份经济成绩单。深圳3万亿GDP中,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6.59亿元,同比增长5.1%,两年平均增长0.9%,考虑到低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338.59亿元,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299.67亿元,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5.8%。第二产业增速明显低于第三产业。另外,2021年全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7%,这一表现同样在国内GDP十强城市中垫底;两年平均增长3.3%,不及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武汉。
十强城市中,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31%的同比增速居于首位,上海、重庆、武汉等城市增速均超过10%,同属于外向型经济的“邻居”——广州,2021年度增速为7.8%,两年平均增速为5.1%。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深圳两项数据约是全国整体水平的一半。
可见,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拖累深圳GDP增速的主要原因。而工业减速则指向了深圳的第一大产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下简称“计通设备制造业”)。
目前,深圳拥有37个工业大类。从构成来看,计通设备制造业是支撑整个深圳工业的主导产业,也是深圳的第一大产业。
《深圳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构成中,计通设备制造业占比高达61.4%。粗略计算,计通设备制造业贡献了深圳近23%的GDP。深圳的工业结构呈现单个行业明显独大的现象。
可查数据显示,2021年1~5月,深圳计通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1.8%。自2021年6月开始,该行业的数据连续9个月“缺席”。
若将时间回拨,可以看到,该行业的增速曾经远高于当年的GDP增速。深圳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深圳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维持着10%左右的高增长态势,其中2018年同比增速高达14%。
到了2019年,该行业增速骤降至5.5%。2020年1~11月,行业增加值增长1.6%。
相似的波动从A股深圳上市公司也能得到印证。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深圳共有372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属于计通设备制造业的有112家,占比约30%。前述112家上市公司2017年、2018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8%、17%,而2019年和2020年增速分别降至9%和10%。2021年前三季度,112家公司经营状况有所回升,共实现营业收入8973.48亿元,同比增长14%,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占2020年全年的76.87%。
在深圳整个计通设备制造业,华为、中兴通讯、工业富联(行情601138,诊股)等巨头对行业影响巨大。其中,中兴通讯和工业富联就贡献了行业上市公司接近一半的营收。而华为2018年至2020年的营收体量相当于前述112家上市公司3/4左右的规模。
近年来,当华为、中兴通讯、工业富联受制于各种复杂因素先后出现下滑时,整个产业都受到明显的影响。
若将该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华为纳入,增速下滑的趋势更加明显:2018年至2020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8%、13%、7%。
所以,当计通设备制造业放缓脚步,深圳经济运行也明显受到拖累。
深圳支柱产业的冷暖,呼应了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准把脉:“必须看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多位研究深圳经济的学者认为,供给冲击是深圳工业表现不及预期的重要原因。疫情持续,深圳的主导产业依然面临着被“卡脖子”困局。
近期,哈工大针对深圳经济减速开展了一项企业调研,涉及超过200家企业。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助理教授王睿新表示,深圳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这次疫情冲击对深圳影响较大,根本在于受冲击的点恰恰是深圳经济效率的重要来源。
原深圳市统计局副巡视员、江西财经大学深圳研究院经济统计研究中心主任杨昌斌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外部压力之所以对我们造成如此大的冲击,说明我们对外界的依赖度太高了。”
他说,“我们一定要有不受外界干扰的核心竞争力和硬核产品。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二是产品。要让我们前面创造的GDP产品为后面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要花更大的力气发展基础的科技创新产品。”冲击之下,深圳支柱产业也在积极调整,2021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20年的1.5%回升至4.7%。
房地产持续火爆下的掩盖和挤压
工业增速2019年便出现了明显下滑趋势,为何深圳经济整体减速到了2021年才凸显出来?
仔细分析数据,背后浮现的是房地产持续火爆,一度掩盖了第二产业的下滑。
《深圳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自2018年开始,深圳房地产、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过当年GDP的增速,两者对GDP的贡献也在持续扩大。到了2020年,深圳房地产、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2.7%。这一比例仅次于工业的34.4%与金融业的15.1%。
这一阶段恰好处于深圳近20年来第三波房价快速上涨期。贝壳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年中到2020年底,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全国25个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挂牌价都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而深圳在2019年房价的涨幅则达到了22.56%。
房地产、建筑业的快速增长,又与近几年深圳房地产开发项目规模大干快上密不可分。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比中,房地产开发项目占比为23.6%,到了2020年,占比攀升至44.8%,较2019年增加了3.2个百分点,较2010年将近翻了一倍。
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分布来看,2010年深圳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825.83亿元,其中28%的资金投向房地产项目。从2010年到2018年,新增固定资产投向房地产的比例在14%与31%之间波动。但到了2019年和2020年,新增固定资产资金流入房地产的比例突然大增,占比将近一半。
房地产吸金过多,制造业的生产性投资则受到挤压。2018年,深圳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2017年的28.9%跌至4.4%,2019年为8.6%,2020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比减少5.1%。相比之下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7年至2020年分别达到24.2%、22.6%、12%、10.6%,虽然也呈现逐年回落态势,但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
让人略感宽慰的是,2021年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7%,两年平均增长5.9%;工业投资增长27.1%。
创新发展研究院理事长、深圳市原副市长张思平在《深圳住房制度和房价调控》一书中指出,从经济发展来看,房地产一直支撑着GDP的持续增长,为深圳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房地产对上下游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住宅需求的增长和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刺激了房地产投资和社会消费的迅速扩张,对GDP增长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短时期内房价的跳跃上涨,对深圳近期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城市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长远利益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看,畸高的房价会对深圳产生严重的影响。”张思平表示。
主力企业增量产能外迁 产业链优势受冲击
诚然,过去40多年,深圳的经济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也曾遭遇多次波折与波动,并引发了各界广泛讨论。对于2021年GDP增速下滑,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认为,经济有涨有落,不必过度解读。“深圳的企业是否失去信心了?这确实值得观察。”他说。
凭借着优良的营商环境,深圳一直是诸多企业落户的首选。数据显示,从1980年的830家到2019年90万家,深圳的活跃纳税企业呈现指数级增长。这些企业分工极细,构成复杂而高效的产业链生态,支撑着深圳金融与实体的良性循环。
在深圳经济增速放缓的当下,作为地区优秀企业群体代表的上市公司,却频频将募投项目外迁。这是深圳GDP减速背后值得关注的信号。
作为深圳制造业重镇的宝安区,是观察制造业外迁的一个重要窗口。数据显示,目前宝安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居全市第一位,制造业企业数量占全市的1/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4年居全国区县第二、全省第一。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宝安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产能外迁情况较为突出。以2021年登陆A股市场的13家宝安企业为例,记者查阅其招股书发现,这些企业虽然总部在宝安,但IPO募投项目大多在外地,仅有2家公司的募投项目在深圳。除补充流动资金外,这13家IPO企业的募集资金共计投向22个项目,其中有14个项目在江西、浙江、湖北等地。
此外,再融资方面,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深圳地区上市公司前五大再融资资金投向大部分也不在深圳。
如再融资金额排名第二的一家锂电池制造上市公司,通过定增融资39.15亿元,仅有1个项目在深圳,另外两个项目均在浙江金华市;再融资金额排名第三的一家电子元件制造公司,2021年通过定增募资35亿元投向的4个项目全部在外地,其中有3个项目设在合肥,1个设在南昌;再如再融资金额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的两家上市公司均将募投项目放在外地。
这些上市公司设在外地的项目涵盖了精密制造、泛半导体装备产业化、供应链产业园、数字化转型领域,以及研发中心的建设。不难发现,这些项目的投产均需要一定的产业空间支持。
“新项目为何不放在深圳?一是地不够用,二是地太贵。”近年上市的一家深圳企业负责人道出了新增产能外迁的原因。
深圳产业用地究竟有多贵?中达证券研究显示,近十年来深圳工业用地楼面价持续提升。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0~2019年,深圳工业用地平均楼面价由453.7元/平方米提升至3360.7元/平方米,而与此同时,东莞工业用地楼面均价仅由275.3元/平方米提升至401.8元/平方米。工业用地租金也有所提升,深圳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厂房的租金分别由2010年三季度的32.0元/月/平方米和17.2元/月/平方米提升至2016年一季度的44.5元/月/平方米和21.9元/月/平方米。工业用地楼面均价和厂房租金的上涨,挤压了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空间。
对于企业外迁,深圳早已有所警觉。2019年6月,深圳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的《深圳市2018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2016~2018年间,近五成迁出企业为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其中近三成为大型工业企业,37.5%的外迁企业集中出现在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存在部分外迁引发整体外迁,龙头企业外迁导致供应链跟随外迁的风险,进而危及深圳产业链的完整性。”该报告发出这样的警示。
张思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经济要防止“产业空心化”。他指出,制造业对深圳非常重要,政府近年也出台多项举措来稳住制造业以防止产业空心化趋势,但产业发展根本上还取决于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取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产业有起落,经济有冷暖。深圳的发展历史并非一帆风顺,深圳之所以为深圳,在于敢想敢做敢闯敢创。制造业重要支柱产业增速放缓、房地产持续火爆挤压、产业链优势受冲击等多因素交织,深圳经济减速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直面增长中的新挑战,深圳迎难而上。可以看到,目前部分指标已经出现向好迹象,例如计通设备制造业回暖、工业投资增速回升,等等。对于深圳的未来,人们依然充满信心,寄予厚望。
从头越:深圳如何突围加速
诚然,产业有周期,经济有波动,一行一业,一国一城增速的快慢,无需过度解读。不过,近年来,重要支柱产业遭遇供给冲击、房价高企导致运营成本过高、企业外迁引发的对于产业空心化等担忧,的确应该引起重视。建市40多年来,深圳遭遇多次波折,引起过讨论,忧患意识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基因当中。
这一次, 深圳该怎么突围?
“深圳最关键是要解决高成本问题”、“深圳应该寻求制度建设突破性创新”、“目前的优势并不足以让深圳高枕无忧”……在采访中,产业人士、行业专家、金融人士、城市规划专家等各抒己见,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寄托了对这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殷殷之情。
敢为人先 以改革释放动能
站在当下窥探未来,探索深圳接下来的发展路径,离不开对过去发展宝贵经验的传承。
深圳40多年来,在价格体制、企业体制、市场体制、政府体制以及资本市场等各方面勇闯禁区,创下了诸多全国第一。在这些“第一”、“率先”突破中,人事、土地、住房、科技、金融、外贸等领域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和突破,为这个城市带来勃勃生机,也为改革开放与创新提供了“深圳样本”。
40年过去了,经济特区的很多先行先试的做法被复制推广到全国各地,原来很多很“特”的东西现在已经越来越不“特”了,特区要继续保持自身之“特”,就要不断升级。
“深圳在深化改革方面理应做出一些可以被称之为‘显著性’的大动作来。”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说。何谓显著性?直白地说,就是拿出深圳的看家本领——“闯”与“创”的精神,借助国家政策授予的实验权,在国内改革的深水区大胆进行新尝试,努力探求新突破。
“闯”与“创”曾让这个城市屡创奇迹,从一个小渔村到经济总量跃居亚洲前五的国际化都市。当下的深圳,依然要靠这两个字。
国家也对深圳的“闯”与“创”寄予厚望,近年来给予深圳许多改革试验政策,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方案》等,如何用好,怎么发力,成为深圳亟需思考的问题。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表示,中央提出综合授权的概念,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的体系性和全局性问题。综合授权就是相互配套的多个改革一次性批量授权。中央主要是定方向、划底线,在现有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到底哪些改革需要出现在一张授权清单上,需要深圳自己来提建议、提需求。这就特别需要想象力、主动性、判断力和创造性。“不是被动等中央给,而是积极主动去要。这一步走出去,就不仅仅是解决自己的问题了,而是给全国立标杆、作示范。”他说。
宋丁认为,过去的3年间,深圳在国家重大试验性政策的吸纳上可谓收获满满,其中任何一项试验性政策的投放都足以引发深圳大力度的改革和发展。深圳借助这些试验性政策之力,取得了不少改革成果,抓住了不少发展机遇。但与一系列国家试验性政策的支持力度相比,深圳还有非常大的改革和发展的跃升空间。
在他看来,基于深圳当前的丰厚的底子和发展中遇到的“绊脚石”,应着力突破两个方向:首先,深圳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生态链的建设。深圳土地资源向来匮乏,在没有得到外延式扩容的背景下,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上,可以大胆实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包括非永久基本农田之外的农地、传统工业用地、生态控制线土地、城市更新片区土地等等,在二三产业混合利用的框架内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利用改革。其次,深圳要大力推进“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过去二三十年来,在这五大环节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环节,深圳通过市场化体制和机制,在企业层面做得非常成功。但是,在上述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第一、第四和第五环节,深圳还有很大差距。
“不能觉得我们有了前期的先发优势,就高枕无忧了。”深圳市北科生物董事长、深圳市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会长胡隽源表示。
科技领航 以创新驱动发展
亚洲级的创新科技中心和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是深圳城市地位中两个最耀眼的标签。这两个标签当中,创新科技产业中心是金融中心的基础,是深圳的立市之本。
深圳科创家底深厚,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过万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按深圳面积1997平方公里计算,相当于每平方公里聚集近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全国之冠;深圳还拥有十几家千亿级营收、上百家百亿级营收的企业,更有华为、中兴通讯、富士康、比亚迪、腾讯等一批科技巨头。
此外,深圳对人才和创新的吸引力依旧在国内领跑。有研究人士列举了两组数字:一是全市常住人口中15~59岁人口接近1400万,占80%。二是2015年起中国排名前20的大学,每年有超过20%的毕业生到深圳。
这些都是值得深圳人骄傲的家底,展望未来,深圳如何保持创新科技产业中心的优势地位?科技的发展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深圳既要守住现有的优势,还要创造新的发展动能。
深圳市前景科技创新系统研究院院长张义表示,深圳要加强对新的经济环境和形势下产业体系发展的研究、规律的研究。深圳既然提出要发展“总部+科技创新”,就应该对规划出来的产业链的核心企业进行配置资源,把它们留在深圳,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张义认为,面对日渐激烈的外部竞争,深圳在重大资源配置上以市场为中心的方式有必要与时俱进,特别是现在其他省市来深圳招商的力度很大,这种新形势对深圳的市场化配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深圳市城市规划专家金心异同样提到了守住现有科创企业优势的问题。“深圳的产业升级要利用好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深圳有十几家千亿级企业,这些企业每一次转型升级,都会带动上下游企业群一同转型升级,那么深圳城市的转型升级也就自然完成。同时,如果这些企业都能把新增的产业投资放在深圳,那么深圳就不需要招商引资。深圳需要思考如何让现有的科技创新巨头把新投资、最前沿的项目落地深圳。”
金心异建议,深圳应该在“深港融合”及“深圳都市圈”两条战线上务求制度建设的突破性创新,目的是在“港深莞惠”都会区范围内优化各种要素资源的配置,最大化制度优势,从而真正打造出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在这件事情上,深圳应主动作为,不能被动等待配合,真正担当起‘核心引擎’的角色。”他说。
此外,基础领域研究也是深圳科创发力的方向。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了一批一流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机构,但客观来说,深圳还有不小的差距。比如深圳希望通过大力建设高校,弥补基础科学领域的短板,然而,这些大学多数仍着力于科技成果的应用,在基础科学的积淀方面仍然处在艰难的起步阶段。
“深圳要清醒地意识到,不能一味停留在应用科学领先的传统优势上,因为深圳要担纲‘全球标杆城市’的历史重任,必须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实现战略突破。”宋丁表示。
“活水”润泽 让金融赋能创新
如果说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是深圳发展之根基,那么,同为深圳支柱产业的金融业,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为深圳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后盾。
深圳金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6400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16%左右。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反映了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是金融业发展的核心指标和城市综合实力、发展潜力的体现。2020年末,深圳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19万亿元,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突破10万亿元大关的城市。2021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1.25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4%。
国内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给深圳带来很大的发展优势。“国内金融中心的功能一定不能衰弱,这意味着我们的资金成本比其他城市低,便利度、可获得性都比别人好。”金心异指出。
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认为,“深圳速度主要靠‘两条腿’,第一个是金融,深圳有深交所,同时还紧紧抓住了创投的风口;第二个是科技创新,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
他认为,当前国内的牌照金融格局已经形成,但创新生态仍有很大变量和机遇,深圳应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扶持力度,抓紧完善创业创新生态,让深圳真正建成中国的创投中心。
他提出,深圳应发挥好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积极有效地利用离岸人民币来发展地方产业,“深圳能否组织有关机构在港澳地区跨境发行人民币专项债券,探索将离岸低息人民币转化为市场化母基金的合理途径?能否划定范围与额度进行人民币自由化?”他说。
对于发展创投等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渠道,陈玮建议,利用《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等政策,以额度管理的方式,实现资本项下的跨境资金自由流动,提升深圳股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优化区域内“金融+科技”的跨境联动效率。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表示,“目前深圳拥有大量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体系,打造完整的资本服务链条。” 他认为,相对而言,处于创意期或者种子期的企业其实更加需要资本的扶持,而市场各方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拟上市或者已经上市的企业。因此,对这些发展程度处于初期的企业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强,应该以深交所为“链条”龙头,牵引更多的创业资本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从而推动深圳创新驱动发展。
梯度布局,以新产业打造新引擎
以科技创新为源头,深圳正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21年,深圳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过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四成,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智能手机、3D打印设备分别增长173.9%、60.5%、40.9%、21.2%。对于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深圳而言,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无疑是推动深圳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值得一提的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深圳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产业积淀。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的ICT(信息通讯技术) 产业规模达到2.78万亿元,是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但是,当前深圳ICT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美国对华为及产业链的打击、高昂的土地成本下产业链上的部分核心企业外迁,使得深圳ICT产业发展挑战巨大,寻找下一个潜力更大的新兴产业显得尤为迫切。
“我们初步判断下一个可替代的产业是IEV(智能电动汽车)。”金心异向记者表示,首先这个产业足够大,在体量上可以与ICT产业相提并论。其次是深圳有深厚的ICT产业基础,以及比亚迪等车厂的资源。他认为,IEV产业的成本大头不在轮胎和框架等硬件上,而主要是系统解决方案,这部分占了成本的百分之六七十,需要有技术研发能力,深圳有这个基础。而且,如果发展这个产业,深圳的土地空间就不再会是个制约。
“考虑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广佛地区集聚的现实,以及此类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而智能软件系统则几乎没有运输成本,因此可能的结果是,这个IEV产业的大脑在深圳,但生产装配会是在广州。”他说。
此外,深圳数字经济产业也值得期待。2021年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三成,规模和质量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深圳是全球首个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推动建设了国家超算深圳中心、鹏城云脑等高性能计算中心、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宋丁认为,深圳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规模和质量都领跑全国,这是十分令人鼓舞的。但是,从科创兴国战略的高度看,深圳发展数字经济仍然需要大力度创新和改革,需要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引导,实施更加适用的创新改革。
对于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规划和布局,金心异认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深圳第三次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贪多求全,未选准关键产业方向,且政策落实有难度。深圳需要梳理清楚目前本地区的产业演化现状,确定突破口,并协调产业政策、空间政策、社会政策,对未来进行梯度布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