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推进养老理财产品规范健康发展

来源:银行家杂志   2022-03-17 12:24:37

2021年9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明确“结合国家养老或金融领域改革试点区域,选择‘四地四家机构’进行试点,即工银理财在武汉和成都、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在深圳、光大理财在青岛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2021年12月6日,经过近三个月的筹备,四家理财公司各自的首只理财产品开始发售。

总体来看,需求方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养老理财意识提高,对养老理财有着较大的需求;供给方面,虽然金融机构具有丰富养老理财产品供给的潜力,但目前国内专属养老理财产品刚试点起步,相对于居民的养老理财需求存在明显的不足。在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居民养老理财的需求特点,推进养老理财产品规范健康发展。

一、我国养老理财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条件。养老理财方面,我国老年人总数较大且总量快速增长,在居民养老理财意识提高且收入水平提高、具有较强实力开展理财投资的情况下,对养老理财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机构总体实力增强,金融机构不仅是数量增加而且更加多元化,金融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也可以结合居民的养老理财需求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供给。再加上政府部门围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高度重视包括养老理财在内的养老金融发展,并不断为之采取积极推进措施。这些都有助于推动养老理财产品大规模发展。

养老理财产品需求潜力巨大。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巨大,这是养老理财需求广阔的基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1.91亿人,比2010年的1.19亿人约增加7180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5%,比2010年的8.87%提高4.63个百分点。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巨大并且快速增长,对养老理财有较大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养老理财意识提高,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养老而理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2万元,2014~2020年年均增加近2000元,年均增长率为8.4%。收入水平的提升为养老理财从潜在需求转变为有效需求奠定了基础。根据“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1年8月发布的调查数据,在养老储备方面,22.17%的人群养老储备资产超过50万元;在养老储备方式选择上,50.81%的人群偏好银行存款,26.27%的人群偏好银行理财。

养老理财产品供给实力增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银行业实力逐步增强,并形成差异化的银行机构体系,在理财产品供给方面的实力明显增强。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内资产管理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落实《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要求,2019年开始设立银行理财子公司以来,国内理财子公司迅速发展。根据银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8月,共有2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1家理财子公司开业。理财子公司作为持牌金融机构,具有丰富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和大类资产投资经验,风控流程较为严格,信息披露制度较为规范,可以依托银行的客户、渠道、信誉优势为居民养老理财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累计发行新理财产品2.6万只,累计募集资金62.4万亿元;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理财产品共有3.97万只,银行理财产品存续额25.8万亿元。与此同时,10家理财子公司作为发起人参与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将进一步增强养老理财产品供给的实力。

政府积极推动养老理财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结合“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经验,在探索建立第一支柱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基础上,正在促进并规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单就丰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方面,在2018年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基础上,2021年在银保监会的主导下先后推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新产品推出的步伐明显加快。银保监会也提出创新发展各类养老保险产品,提供收益形式更加多样的养老年金保险产品,丰富养老资金长期管理方式,有效满足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参加人员和其他金融产品消费者的养老金领取需求。

二、首批试点养老理财产品个性化特点分析

养老理财产品在国内并非首次出现。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2009年,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就在银行业内率先推出“得利宝·久久添利”理财产品,通过引入专业投资机构运作,借助中长期稳健投资为客户带来稳定收益,满足个人客户养老的理财需求。在此之后,银行业积极围绕养老主题开展理财产品的创新探索,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商行等区域性银行都推出了养老理财产品。不过,总体来看,由于受产品设计、居民养老理财意识较弱等因素影响,养老理财产品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养老属性也不突出,甚至是有些所谓养老理财产品还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就目前银保监会主导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而言,根据四家理财公司发布的相关信息(见表1),可以发现其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表1 养老理财产品情况

推进养老理财产品规范健康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各家理财公司产品说明书。

稳健性更突出。养老理财产品着眼于充分发挥理财业务成熟稳健的资产配置优势,丰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丰富居民养老投资渠道,这其中蕴含着养老保障的含义,也需要满足居民对资产安全稳健的需求。事实上,在居民的养老投资中其风险偏好更低。根据“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1年8月发布的调查数据,在养老理财投资中认为不能出现本金亏损的占比为35.4%,风险偏好明显偏低。在首批发售的四只养老理财产品中,除了工银理财的颐享安泰固定收益类封闭净值型养老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三级以外,其余三只养老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均为二级,中低风险等级占比为75%。在资金投向方面,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同时,投资中引入目标日期策略、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产品的风险抵御能力。针对单一个人投资者规定购买的全部养老理财产品合计金额不超过300万元,也从投资者个人角度考虑稳健投资问题。

期限明显更长。养老投资是长期投资,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储备养老资产都需要较长的投资时间。首批发售的四只养老理财产品期限都是五年。根据中国理财网的统计数据,2021年6月,全市场新发行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281天,银行机构新发行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193天,理财公司新发行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470天。同样是封闭式理财产品,养老理财产品的期限明显较高,更契合投资者为养老储备的长期投资需求。与此同时,四只养老理财产品均采用封闭式净值型的运作模式,有利于投资者切实遵守长期投资要求,逐步形成长期投资长期收益的投资理念。这也是在养老理财产品发展中,引导形成长期稳定资金,探索跨周期投资模式。

收益率更高。养老理财产品不仅需要考虑稳健,还要考虑收益率。由于养老理财是长期投资,在投资期间收益率变化的实际影响更大。在四只养老理财产品中,业绩比较基准在5.8%~8.0%之间。在同期预售的三年期以上八只理财产品中,有六只公布了业绩比较基准,在3.3%~4.5%之间。根据中国理财网的统计数据,2021年6月,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52%,2021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收益率最高为3.97%、最低为2.96%。可见,不论是与同期预售的三年期以上理财产品相比,还是与2021年上半年存续的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收益率相比,养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更高,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准入门槛更低。养老理财产品需要充分兼顾普惠性,让更多的群体能够参与进来。四只养老理财产品均采用1元起购、1元递增的方式,购买起点低,可以覆盖到更多的群体。在理财产品费率结构方面,不仅是汇率较低而且理财公司不收取超额费用,可以更好地惠及投资者。养老理财产品成立一定时间后即可分红,同时有针对重大疾病、购房等特殊情形的提前赎回安排,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进一步方便了投资者。

三、推进养老理财产品规范健康发展的建议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后续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待时机成熟时予以推广。为更好服务居民的养老理财需求,需要推进养老理财产品的规范健康发展,在这其中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从养老理财目标出发突出养老理财产品的养老属性,参考国外经验和我国情况立足商业化定位,按照监管要求规范发展养老理财产品,结合各年龄段人群需要研发针对性的产品,政府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突出养老属性。养老理财产品是积累养老资产的理财产品,这是养老理财产品与普通理财产品最根本的区别。在养老理财产品设计上需要结合养老资产积累的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坚持普惠理念。养老是每个人都要思考面对的问题,养老理财产品需要具备广覆盖的特点,能够服务更多老年人或有养老资产积累需求的群体,在产品客户准入门槛方面不适宜太高。其次,做到安全稳健。养老理财是为养老积累资产,考虑到老年阶段的个人收支状况,对安全性要求较高,需要设计专属产品,做好风险管理,稳健发展而不适宜过于激进。再次,追求保值增值。养老理财产品追求安全稳健并不意味着其对收益率不关注。考虑到养老理财往往是长期投资,时间拉长之后的收益率对终值影响更大,因此对养老理财产品仍然需要有收益率要求,以此来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立足商业化定位。我国经济总量增大的同时,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在养老方面财政重点是保基本而不是大包大揽。事实上,即使是发达国家,在个人养老方面采用高福利方式,政府包揽也并不是最佳选择。欧债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福利模式下居民在养老上过于依赖政府财政并带来巨大财政支付压力。在我国,养老保险三支柱框架初步建立: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着眼保基本,政府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支柱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和个人积极性,从而起到补充作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需要立足于商业化定位,为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群体积累养老资产提供支持。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立的目标也应该是通过商业化方式,推动居民更好地开展养老投资。养老理财产品作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一类产品,也需要立足商业化定位。

坚持规范化发展。养老理财产品目前刚开始试点,在起步阶段能否得到客户认可,实现规范化发展,对后续大规模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首先,规范设计和发行养老理财产品,从产品命名、产品设计、资产投向等领域全面规范,要切实保障养老理财产品所独有的养老属性。如资产投向方面,优先选择安全等级更高的资产,重点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和产业政策的领域,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长期投融资需求。其次,做好产品销售管理,在客户营销、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规范管理,确保审慎合规展业。再次,做好产品信息披露,在信息披露内容、方式和频次等方面有效把握,确保投资者的知情权,保护好消费者权益。最后,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守住风险底线。在金融机构主动规范化发展养老理财产品的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需要不断总结对养老理财产品的监管经验,提高监管的针对性,从外部推动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规范性。

瞄准各年龄段群体。养老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年轻人同样存在为养老而储备资产的需求。从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以及退休之后余寿延长的现实情况看,对养老规划和实施着手越早效果越好。年轻人群体需要尽早结合自己的支付能力、工作年限等为养老储备资产,已进入老年阶段的群体需要让自己积累的养老资产既能够保值增值又能够方便日常支出需求。在养老理财发展上,需要创设符合长期养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点的养老理财产品,瞄准各年龄段群体的实际需求,采取不同的思路进行产品设计,以更好的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体的需求。具体而言,针对年轻人积累养老资产的养老理财产品,需要在考虑特殊情况允许中间提前支取的同时,更侧重引导个人遵守投资纪律,遵循长期投资理念进行产品设计;而对于老年人群体的理财产品,则需要兼顾保值增值的同时考虑其日常生活需要方便支用。

适宜的政策支持。三支柱养老保险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第三支柱发展的好有助于降低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发展的压力,在我国更多的是降低第一支柱的压力。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考虑,政府需要对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予以适宜的政策支持,这实际上是通过政府政策来撬动市场主体和居民个人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在具体方向上,主要从为养老理财产品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开展。如对居民购买养老理财等金融产品予以适度的税收政策优惠,鼓励居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购买养老理财产品,自觉储备养老资产。同时,对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投资,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从政策上允许扩大投资范围。再者,对养老理财产品发展较好的理财公司,研究从税收、金融监管方面予以支持。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