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中小企业稳,就业就稳
来源:中新经纬 2022-03-11 19:23:34
中新经纬3月11日电 题:中小企业稳,就业就稳
作者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问题是被多次提到的重点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稳就业”的困难与应对措施
“稳就业”是稳经济和稳社会的关键枢纽,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大量的篇幅进行就业问题的琢磨,中国经济与就业当下确实面临了一些问题。
一是传统的稳增长目标与稳就业目标出现了一些偏差,简单的GDP增速的达标不意味着就业率的达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GDP就业弹性在逐年下降,增长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体现在对于劳动力的替代,从而导致增长带来的就业量没有那么大。因此,就业的压力就在于经济复苏与就业复苏的这种不匹配性。
二是就业是一个旧问题,但它是一个新统计。弹性就业出台后,在新业态、新技术的推动下,就业形势在疫情期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如何在新的统计口径里正确认识就业的问题和相应的政策,这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中小企业就是“稳就业”的主体,中小企业稳,就业就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就业比重是非常大的。但是,稳增长的政策工具、政策包是从大企业、国有企业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渗透的,因此,在复苏的进程中,GDP的复苏和就业的复苏具有不同步性。这集中体现在最近的一系列参数上,比如我们看到PMI(采购经理指数)已经连续几个月在枯荣线之上,但小企业PMI不仅没有处在枯荣线之上,反而在枯荣线之下持续回落。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大中企业和小企业间出现了急剧分化,这种分化所带来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复苏进程中就业在承压。因此,传统讲到的“滴漏效应”,即“大河涨水小河满”的现象,在目前这几个月里还没有显现。
需警示几个问题
第一,对目前就业形势需要有一个持续向好还是正处于需加速扶持的过程的判断。如果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下降,表明目前就业形势并没有像其他参数那样有一个企稳迹象,反而有一个持续承压的迹象。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一点。“稳就业”如果简单地通过稳增长、稳大型企业、启动大型项目进行,我们就会看到“J曲线效应”。
第二,救助中小企业的方法到底怎么样?要稳定中小企业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核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在抽样调查时发现:小企业第一大问题是订单不足,开工不足;第二大问题是由于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所导致的成本上升;第三大问题是日常经营资金的短缺;第四大问题才是发展资金的短缺。所以,对小企业进行救助,减税降费的确很重要,降低成本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它订单,让它能够生产。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生产,减税降费对它就没有用。政府一方面要给予相应的纾困基金;另一方面是订单,比如大型企业、大型项目的订单能否在很大程度上针对一些小企业展开。
我认为目前政府工作报告的定位非常重要,因为它体现了持续加码的一种定位。我们也希望在一些新的路径上,针对目前的一些核心问题,政策可以进一步加码,更加精确,这样在“稳就业”方面取得的效果也会更好。(本文据刘元春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2期)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核。)(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