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优化资产负债 提高非息收入 银行机构多元提升经营质效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2021-09-03 11:25:34

近期,银行半年报相继披露,多数上市银行净息差有不同程度下降。在业绩说明会上,净息差下降压力也成为投资人和分析师关注的焦点。

净息差一端体现着银行的资产收益能力,另一端则联结着银行让利实体的空间。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持续优化存款利率监管,一方面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基本稳定;另一方面督促银行将政策红利传导至实体经济,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在此背景下,银行如何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拓展多元化业务的增长空间,关乎经营质效,也关乎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

净息差收窄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上市银行净息差普遍承压。

在国有大行中,除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港股03328)外,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港股01398)、建设银行(行情601939,诊股)(港股00939)、农业银行(行情601288,诊股)(港股01288)、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港股03988)和邮储银行(行情601658,诊股)(港股01658)净息差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股份行中,除兴业银行(行情601166,诊股)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他上市银行净息差均出现收窄趋势,其中渤海银行(港股09668)净息差下降最多,达0.51个百分点。

从传统视角来看,存贷是银行的主营业务,因而净息差体现的是银行盈利状况的基本盘。《中国银行保险报》注意到,在净息差下滑的同时,部分银行如渤海银行、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港股01988)和浦发银行(行情600000,诊股)营收出现负增长,其中民生银行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10.53%,净利润同比下降6.67%。

在中小银行中,仅有南京银行(行情601009,诊股)、宁波银行(行情002142,诊股)和江苏银行(行情600919,诊股)等由于负债端尤其是存款成本率较2020年大幅下降,带动净息差较去年全年有所上升。

银行净息差的压力来自哪里?针对这一问题,多家银行在业绩发布会上向投资人和分析师作出了回应。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港股03968)提到,一方面是要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减费和让利;另一方面,当前还要优化信贷结构,比如一些行业当前经营还相对困难,商业银行对其贷款利率处于偏低时期。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张毅表示,目前,世界经济的潜在增速在逐步收窄,叠加疫情影响,各国采取了一些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的投放量有所上升,所以利率中枢在下移。同时,国内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行业竞争加剧造成利率水平的下降,“从建行本身情况来看,疫情以来,建行加强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存款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相应的付息成本也在上升。”

此外,据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分析师周茂华观察,由于利率市场化致行业竞争加剧、企业融资渠道拓宽、部分银行市场溢价能力相对低等因素都影响净息差的表现。

优化资产负债成关键

“当前净息差虽然仍然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是通过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各项举措,相信息差会逐步趋稳。”在中报业绩发布会上,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对该行未来净息差的走向表示乐观。

事实上,纵观上半年净息差扩大的几家银行,“资产负债表优化”几乎是一致的关键词。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到,该行净息差扩大主要在于该行持续压降高成本负债,优化负债结构。截至6月末,交通银行境内行人民币结构性存款时点余额较上年末减少657亿元,降幅8.12%,平均成本率3.19%,同比下降33个基点。

另以江苏银行为例,上半年该行净息差同比提升19个基点。该行提到,一是资产结构持续调优。信贷需求、项目储备相对充裕,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收益零售贷款占比上升对整体定价的支撑成效进一步显现。二是有效压降负债成本,多元化拓展低成本一般性存款来源,包括“价量齐控”降低结构性存款占比,有效压降同业负债成本,存款付息率、计息负债综合成本进一步下降。

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港股06178)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虽然当前银行业资产收益率有所承压,但负债成本管控有助于净息差企稳。

在中国银行业绩发布会上,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就表示,接下来,该行会在存款量价双优、负债精细化管理上再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从趋势来看,净息差的收窄到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应该逐步企稳。”张毅表示,建设银行会加快业务策略调整,尤其是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加强在贷款、存款等主要产品定价以及风险定价方面的能力,相信全年净息差会保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

王一峰认为,预计下一步政策也将更多从银行负债端入手,通过为银行“减负”,稳定负债成本,加大再贷款、再贴现等定向工具使用,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净息差维持在大体稳定的水平。

提高非息收入是行业趋势

除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之外,跳出传统业务的视野、扩大非息收入来源,也是不少银行着眼长远发展之举。

在周茂华看来,净息差缩窄对一些银行盈利造成较大影响,也主要反映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依赖程度高,以及部分银行市场溢价能力弱。在他看来,应对净息差缩窄,银行需要将经营收入多元化,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增加优质金融服务供给,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中国银行保险报》了解到,上半年,中国银行在控制存款成本、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的同时,积极拓展财富金融业务,扩大非息收入占比。半年报显示,中国银行上半年手续费收入同比呈双位数增长,财富金融业务同比增长25%。

在业绩发布会上,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也强调,将加快推进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同时在交易银行、托管、投行等方面,也要保持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的态势,希望全年中间收入实现20%以上的增长。

另Choice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至少有1/3的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增幅快于利息净收入。以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为例,上半年,该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1.3%,而同期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仅为6.8%。城商行中,宁波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达到31.53%,利息收入同比增长为21.91%。有着“零售之王”称号的招商银行,上半年非利息净收入增速达到20.75%,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到41.13%,虽然净息差同比微降0.01个百分点,但非息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该行上半年净利润仍实现22.82%的增幅。

“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来看,净息差未来还有下行空间。”平安银行首席财务官项有志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3年,平安银行经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维持较好的息差水平。具体来说,在负债端要继续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同时,在整个资产结构上,本着“双轻”原则,改善中间业务收入,即非息收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