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2020年北京市及各区经济财政情况全梳理

来源:中诚信国际   2021-08-12 18:23:48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全面推动复工复产,全年经济实现正增长,财政预算执行整体良好;2021上半年,全市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相关政策措施持续发力,进一步带动市场活力和财政收入稳步提升。中诚信国际区域风险数据库结合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已披露数据,对北京市及其下辖的16个区的经济财政情况进行系统梳理。

一、北京市财政实力稳居全国前列,经济逐季回升向好

疫情冲击北京市经济增速下滑明显,但一系列稳增长、抗疫情措施下经济运行逐季好转,第三产业支撑作用明显。2020年北京市GDP实现36102.6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第13名,因被河北省反超,排名较2019年下降一位;人均GDP达到164904元,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按可比价格计算,GDP增速为1.2%,在全国位列倒数第5名,低于全国各省平均增速,且受疫情影响增速较上年回落4.9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居全国第四。分季度来看,在有效的疫情防控及稳增长措施下,发展韧性和活力稳步增强,经济运行逐季好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北京市GDP增速分别为-6.6%、-3.2%、0.1%和1.2%。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7.6亿元,下降8.5%;第二产业增加值5716.4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30278.6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构成为0.4︰15.8︰83.8,相较于2019年,第一产业占比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占比有所回落,而第三产业占比小幅上升。可见北京市以第三产业为主,其中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批发零售业2020年增加值总和占全市GDP的42.7%,优势产业长板效应突出,提级增效明显。

北京市财政实力居全国前列,财税来源稳定,财政自给能力较强。北京市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83.9亿元,位列全国第6名,其中税收收入4643.9亿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为84.68%,位列全国第2名,仅次于浙江省,财政收入质量较高;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76.0亿元,位列全国第13名。财政平衡率[1]为80.93%,位列全国第2名,仅次于上海市,财政自给程度较高,对上级政府补助及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较小。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2317.4亿元,位列全国第15名,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187.6亿元,占比达到94.4%。从2020较2019年变化来看,受疫情冲击叠加减税降费的政策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2019年下降5.7%,但税收收入占比由82.91%不降反升至84.68%,或得益于北京市产业基础良好,财源稳定;同时在统筹疫情防控和保障基本民生的前提下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较2019年下降3.6%,但降幅低于收入。财政平衡率较2019年下降1.8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80%以上,财政实力稳居全国前列。政府性基金收入排名与2019年持平,但规模较2019年下降101.1亿元,原因或为在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北京市土地市场景气度整体有所下滑。

二、各辖区财政实力分化明显,主城区经济发展领先

北京市各辖区经济发展水平呈自中心城区向外围递减态势,海淀区GDP规模居全市首位。截至2021年7月末,北京市下辖的16个区中,仅房山区未公布2020年GDP数据,本文以其余15个区数据为样本进行统计。从GDP规模来看,各区GDP总量位于194.5亿元至8504.6亿元之间,平均规模为2186.0亿元。具体来看,海淀区、朝阳区和西城区遥遥领先,GDP总量均高于5000亿元,其中海淀区最高,为8504.6亿元;东城区、顺义区和丰台区次之,分别为2954.7亿元、1873.7亿元、1854.2亿元;其余区较为落后,GDP均小于1100亿元,其中延庆区最低,为194.5亿元。从GDP增速来看,各区GDP增速位于-5.9%至5.9%之间,平均增速为0.35%,疫情冲击下各区增速均较2019年回落。其中,海淀区、石景山区、昌平区、通州区与大兴区GDP增速高于全市GDP增速,分别为5.9%、4.7%、4.6%、3.9%、2%;丰台区、东城区、门头沟三区GDP较去年基本持平,西城区、怀柔区、延庆区、密云区、朝阳区、平谷区以及顺义区增速均为负,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从GDP增速的年度变化来看,2020年所有辖区增速较2019年均有所回落,平均回落幅度为6.0个百分点;其中顺义区、平谷区、延庆区回落幅度较大,分别下降11.9、8.5、8.4个百分点。

市内各辖区财政实力分化明显,收支矛盾差异较大,朝阳区相对较强。各区财政平衡率位于16.36%-101.47%之间,均值为52.5%,较全国各地市平均水平高出16.7个百分点,整体居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实力相对较强,但区域间收支矛盾差异较大。其中,朝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510.78亿元,财政平衡率101.47%,均为全市最高,财政自给能力强;部分辖区财政平衡率较低,昌平区、门头沟区、怀柔区、通州区、密云区和延庆区财政平衡率均低于50%,收支矛盾较大,对上级补助依赖程度较高。其中,延庆区财政平衡率最低,为16.4%,除受疫情冲击及减税降费影响外,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密切相关。从2020较2019年变化来看,各区财政平衡率均值较2019年上升4.6个百分点,整体收支矛盾有所改善。具体来看,半数区域财政平衡率有所提高,其中朝阳区、海淀区增幅较大,分别为19.9、12.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两区域一方面通过发展优势产业增加税收收入来稳定财政收入,另一方面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大幅降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三、总结

总体来看,2020年初,受疫情冲击,北京市一季度GDP增速回落至-6.6%,但在有效的疫情防护及稳增长措施下,经济运行逐季转好、持续恢复。全年北京市经济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产业基础良好、尤其是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上述优势对区域长久稳定健康发展仍将持续发挥正向作用。各辖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海淀区、朝阳区和西城区遥遥领先,东城区、顺义区和丰台区次之,其余区较为落后,整体上具有自中心城区向外围递减的特征。财政方面,北京市财政实力整体较强,财税来源稳定,税收占比保持在80%以上,财政平衡率保持高位,对上级补助依赖较小。但市内各辖区同样呈现明显分化态势,其中朝阳区、海淀区居于前列,延庆区相对较弱;收支矛盾相比2019年整体有所改善,五成辖区财政平衡率较2019年有所提高。

2021上半年,北京市经济开局良好,财政收入稳步提升。经济方面,受益于疫苗接种率全面提升,北京市经济总体延续稳步恢复,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28.0亿元,位列全国第11名[1];同时受2020年基数较低影响,同比增长13.4%,跑赢同期12.7%的全国水平,两年复合增长4.8%,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财政方面,上半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4.4亿元,位列全国第6名,同比增长15.3%,两年复合增速为1.29%,完成年度预算的57.6%,进度良好;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776.6亿元,增长15.8%,带动财政收入稳步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14.0亿元,同比增长0.6%,完成年度预算的53.5%,统筹用于保障重点民生领域发展,相关支出实现较快增长。财政平衡率为87.62%,连续三年维持在80%以上,且较2020年同期有所抬升,财政自给能力良好。总体看,虽近年来北京经济发展整体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冲击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但未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经济仍有望延续平稳增长;同时,依托稳健的产业结构和较大的经济增长潜力,财政收入或将稳步提升。但在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环境下,仍需密切关注北京市未来经济财政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