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2021年7月1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简评:降准有利于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信用环境优化

来源:联合资信   2021-07-23 12:24:35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下简称降准)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使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8.9%。据央行测算,本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联合资信认为,此次降准对银行体系产生的流动性增量或许有限,但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优化信用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1、本次降准释放增量资金或许有限,难以显著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

数据显示,7月到期的MLF为4000亿元,如果全部以降准释放的资金置换,则释放的1万亿资金将剩下6000亿元;同时7月为缴税大月,弥补税期高峰产生的流动性缺口不小,再考虑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引起的流动性冲击,剩余资金即作为流动性增量的资金或许有限。可见,此次降准更多在于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同时也可以看出,这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目前商业银行超储率仅为1.5%(一季度末数据),为2019年年中以来最低值;存贷比处于80%以上的高位,下半年MLF到期量高达4.15万亿元,银行流动性压力较大。对银行体系来说,此次降准虽然难以大幅改善流动性,但有助于改善其资金结构、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经营业绩。

2、有利于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7月9日央行下调存准率的新闻稿,秉承了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措辞,开宗明义表示本次降准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央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进一步明确,“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这也是近年来中央政府及金融管理部门坚持的政策导向。近期企业受到疫情的持续影响及原材料价格高企的制约,生产经营困难较大。在此情况下,及时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有助于引导贷款利率下降,进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2019年我国实行LPR改革以来,一年期LPR在MLF利率下调的引导下,从改革前(2019年7月)的4.31%,下降到2020年4月的3.85%,下降了0.46个百分点;相应时期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从5.66%下降到5.08%,下降了0.58个百分点,显著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但近一年多来,受制于银行资金成本较高,LPR一直保持不变,贷款利率也难以下降。本次降准将使银行资金成本每年降低130亿元左右。同时近期实施的存款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改革,将有助于推动银行资金成本下降,为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造了条件。

目前我国经济恢复不平衡不充分,大宗商品涨价造成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以降准促进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具有较大的支持作用。

3、有利于优化信用环境

总体而言,降准有助于增加银行长期资金占比,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增强其以较低的价格(贷款利率等)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实体企业的信用环境有望得到一定改善。

从实体企业角度来看,新增融资成本下降,企业经营的财务费用减少,有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同时在融资综合成本下降的作用下,企业面对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可望回升,拉动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提高其盈利水平,从而使企业信用状况得到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总体上看,降准有助于企业信用环境的改善,企业获得信贷融资的成本下降,可得性提高,但对个别特定行业,如房地产开发企业、产能过剩的高碳排放高耗能行业而言,在监管政策对其融资的严格限制下,仍然处于较差的融资环境中,个别经营压力大、负债率高和债务依赖性强的房地产开发、高耗能等行业企业的信用风险仍然较高。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