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71.4%受访未成年人 期待所有短视频平台都有“青少年模式”

来源:中国商报206人参与讨论   2021-06-01 17:16:20

六一儿童节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个重要节日,2021年的六一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因为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开始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最重要的变化是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为了对未成年人更好地进行网络保护,“未成年人短视频青少年模式使用研究”课题组于今年4月进行了小学四年级至高三学生的问卷调查。

“青少年模式”指的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主要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该系统会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未成年人短视频青少年模式使用研究”显示,71.4%的受访未成年人认为短视频平台都应配有“青少年模式”,但仅有53.3%的未成年人使用过“青少年模式”,77%的未成年人认为“青少年模式”最有用的功能是限制使用时长和登录时间。

72.5%

愿意主动使用“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模式”不仅用于防沉迷,更是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和接触的网络内容进行管理,如禁止使用平台的打赏、充值、提现、直播、发布观点等功能。内容方面,会给青少年用户提供更适合观看的学习课程、科普知识等。

调查发现,大多数未成年人认可青少年模式的必要性。71.4%的受访未成年人赞同“每一个软件都应配有‘青少年模式’。”同时,72.5%的受访未成年人表示“我愿意主动使用‘青少年模式’。”

调查还发现,大多数未成年人认为“青少年模式”需要改进,比例达到81.8%。也有42.4%的受访未成年人担心“青少年模式”影响上网体验,表示“开启‘青少年模式’会使上网不开心。”

今年6月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1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通过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第74条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为更好地实现未成年人保护责任,各短视频平台均需上线“青少年模式”。迄今为止,绝大部分短视频平台已经设立了“青少年模式”,且通过系统弹窗等方式提醒和引导用户主动使用。但是,据《南方都市报》今年3月发布的报告,在被测试的20款App中,仍有15%尚未上线“青少年模式”。建议各平台严格履行社会责任,主动上线“青少年模式”。各平台要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不断完善“青少年模式”的各项保护功能,使“青少年模式”不流于形式,更好地发挥作用。

半数

使用过“青少年模式”

本次调查发现,仅有53.3%的未成年人使用过“青少年模式”,46.7%没有使用过。这说明,“青少年模式”在未成年人中尚未得到广泛使用。

性别比较发现,女生使用过“青少年模式”的比例比男生高3个多百分点。初中生使用过“青少年模式”的比例最高,比高中生和小学生分别高1.4%和4.8%。

对未成年人使用“青少年模式”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64.8%的受访未成年人是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33.3%是被家长、老师要求而使用,21.6%由软件强制使用,还有9.3%是因为同学或朋友推荐。可以看出,未成年人选择“青少年模式”的自主性不足,这可能是因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青少年模式”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不够大。另外,未成年人被要求使用的占比仅三成,也说明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对孩子使用网络的管理还做得不够。

“青少年模式”是规范未成年人网络使用行为、保障未成年人安全用网的重要手段。但是,仅半数多的未成年人使用过“青少年模式”,说明“青少年模式”尚需大力普及。家长和教师应积极引导,提升未成年人网络自我保护的认知,自觉选择“青少年模式”。家长也要担负起监护责任,积极鼓励、协助、监督孩子在上网时选择“青少年模式”。另外,各网络平台也应加大创新力度、优化产品功能,在内容生态建设上加大投入,提升未成年人专属内容池的丰富度,提高未成年人使用“青少年模式”的意愿。

77%

认为有两个最有用功能

对“青少年模式”的功能进行调查发现,在使用过“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中,77.0%的受访未成年人认为“青少年模式”“限制使用时长和登录时间”的功能有用,46.5%的受访未成年人认为“限制充值、打赏等消费行为”的功能有用,39.6%的受访未成年人认为“限制搜索某些内容”的功能有用,33.5%的受访未成年人认为 “限制浏览内容、评论等”的功能有用,13.0%认为“限制发布某些内容”的功能有用,6.3%认为“青少年模式”“限制收发私信”的功能有用。

性别比较发现,男生认为“青少年模式”“限制使用时长和登录时间”“限制充值、打赏等消费行为”的功能有用的比例更高,女生认为“青少年模式”“限制发布某些内容”“限制收发私信”的功能有用的比例更高。

可见,男生更关注“青少年模式”在时间管理与消费方面的限制约束作用,女生更关注“青少年模式”对内容、功能的保护过滤作用。

学段比较发现,高中生中认为“限制浏览内容、评论等”功能有用的比例更高,小学生中认为“限制充值、打赏等消费行为”“限制搜索某些内容”的功能有用的比例更高。说明在充值、打赏、搜索内容方面,小学生对“青少年模式”的限制功能更认可、依赖;而对限制浏览内容、评论的功能,高中生更加关注、认可。

目前,主流互联网平台都在积极完善其“青少年模式”。对某一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在这一模式下,系统默认直播、打赏、私信聊天等功能无法使用,时间锁默认设定为40分钟,且在每晚10时至次日早6时,系统默认无法使用。

为了避免单一推送导致未成年人只能被动观看的情形,“青少年模式”还开发了“发现”频道、安全搜索、年龄分级功能,青少年可以在这一模式下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等进行自主选择。然而,也有一些小的短视频平台在“青少年模式”上存在漏洞,如诱导打赏、允许13岁以下未成年人直播等,有的平台在执行“青少年模式”上还大“打折扣”。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使“青少年模式”更好地发挥保护作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宏艳北京林业大学马铭阳)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