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解读 | 丰光精密:客户集中度高企 下游遇冷新增产能或“消化不良”
来源:金证研 2021-03-16 22:25:24
Photo by Kevin ku on Unsplash
财报解读,关注精选层
3月2日,青岛丰光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光精密”)发布公告披露,截至2021年3月1日,其在精选层挂牌尚未满3个月,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已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而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12月28日,丰光精密在全国股转系统精选层挂牌,发行价格为6.39元/股。而开板当日,2月28日,丰光精密以6.48元/股高开,股价最低点为6.37元/股,以6.39元/股的价格收盘。截至3月16日,丰光精密的收盘价为6.26元/股。
观其身后,近年来,丰光精密的业绩表现并不“给力”,其营收增长乏力,净资产收益率也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丰光精密超七成收入来源于前五大客户,客户集中度高企。此外,丰光精密发明专利数量在同行“垫底”,未来其科技创新能力能否为其带来竞争力?而在其产能利用率不“饱和”、主要下游汽车产销量“双降”的情形下,丰光精密募资过亿元扩产,其新增产能或“消化不良”。
?
一、光洋技研减持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身兼”加工服务第一大客户
此次申请公开发行并进入精选层,丰光精密合作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
据公开发行说明书,李军持有青岛丰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光投资”)100%股权,同时持有青岛鼎盛全投资企业(以下简称“鼎盛全投资”)50%份额,并担任鼎盛全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鼎盛全投资持有丰光精密9.41%股权,李军通过丰光投资和鼎盛全投资合计控制丰光精密73.48%股权,为丰光精密的实际控制人。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丰光精密的前十大股东分别为丰光投资、鼎盛全投资、深圳市达晨创联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国信(青岛胶州)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光洋技研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光洋技研”)、青岛国信招商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青岛高创澳海创业投资企业、九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滦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王秀妮。
回顾其历史沿革,丰光精密与其前十大股东中的光洋技研或颇有“渊源”。
据公开发行说明书,成立于2001年7月19日的丰光精密,其前身为青岛丰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光有限”)系由丰实精工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丰实精工”)与光洋技研于2001年7月共同出资设立,丰实精工与光洋技研各持有丰光有限50%股权。
2002年8月,光洋技研受让丰实精工所持有的丰光有限50%股权,持有丰光有限100%股权,使得丰光有限成为光洋技研的全资子公司。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光洋技研收缩海外投资,回笼资金,于2010年2月将其持有的丰光精密有限100%股权转让于李军控制的东盛精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盛精密”),退出丰光有限。
2013年,东盛精密将丰光有限20%的股权转让给光洋技研及其一致行动人伊藤昭嘉。随后2017年末,东盛精密持股比例降至4.65%。
且据公开发行说明书披露,丰光精密设立之初的目的是作为光洋技研的加工厂商,生产精密机械加工件和压铸件,然后销售给THK株式会社(以下简称“THK”)。
与此同时,光洋技研是丰光精密加工服务收入的第一大客户。
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丰光精密对光洋技研的加工服务销售收入分别为3,198.98万元、3,716.07万元、2,357.92万元和1,004.82万元,占丰光精密加工服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8.9%、60.72%、69.18%和74.78%。
此外,丰光精密按月向光洋技研支付技术指导费,费用为每月40万日元、每年480万日元。该费用涵盖了光洋技研相关技术指导人员的工资及其在日本境内的差旅费。
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丰光精密向光洋技研支付技术指导费分别为28.94万元、28.67万元、30.15万元、10.16万元。
对此,丰光精密称,对供应商的加工服务进行技术指导,以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符合行业惯例。
值得一提的是,丰光精密共有4名核心技术人员,2名曾在光洋技研任职。
其中,山崎健一系现任丰光精密总经理助理、技术专家、参事,于1988年4月至2012年4月任光洋技研工程师。另外,于克系高现任丰光精密制造一部部长、生产管理部部长兼制造一部部长,曾于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在光洋技研进行技能研修。
且公开发行说明书显示,丰光精密重要股东光洋技研及其实际控制人伊藤昭嘉于2017年减持其股份,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报告期内,丰光精密存在通过光洋技研向日本设备生产商采购设备的情况,同时存在光洋技研对日本设备生产商委托丰光精密加工的产品提供技术指导的情况。
而丰光精密表示,虽然光洋技研减持公司股份后,公司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果公司不能妥善应对光洋技研减持对公司形成的冲击,则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营收增长“乏力”,外销收入占比持续下滑
作为一家以精密机械加工、压铸制造为核心的精密零部件生产企业,丰光精密的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精密机械加工件和压铸件等金属零部件以及提供金属零部件加工劳务。
近年来,丰光精密超八成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机械加工件和压铸件。
2017-2019年,丰光精密来源于机械加工件的销售收入分别为7,214.85万元、7,743.34万元、7,875.97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39%、43.08%、45.71%;同期,丰光精密来源于压铸件的销售收入分别为6,606.41万元、6,513.83万元、6,997.68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82%、36.24%、40.61%。
从销售区域分类来看,丰光精密的外销收入及占比持续下滑。
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丰光精密的外销收入分别为7,553.04万元、7,334.08万元、6,363.33万元及2,407.87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38%、40.81%、36.93%及29.23%。
而丰光精密外销收入主要来源于日本,2018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日本地区2018年、2019年的GDP增速分别为0.79%和0.65%,其机器设备投资增速放缓,丰光精密的主要客户光洋技研、安川电机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安川电机”)和THK等受此影响,对丰光精密的采购总量呈现一定波动,未能持续保持增长。
2017-2019年,丰光精密对THK的销售收入分别为835.3万元、2,381.39万元、1,153.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3%、13%、6.42%。
同期,丰光精密对安川电机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409.11万元、2,932.83万元、2,447.3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72%、16.01%、13.63%。
近年来,丰光精密的营业收入增长显“疲态”。
2017-2019年,丰光精密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3亿元、1.83亿元、1.8亿元,2018-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6%、-2.01%。
2017-2019年,丰光精密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424.43万元、2,205.62万元、2,550.16万元,2018-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9.03%、15.62%。
2017-2019年,丰光精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992.92万元、2,439.61万元、3,254.8万元。
且丰光精密2020年业绩快报显示,丰光精密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83亿元,同比增长2.13%;净利润为0.34亿元,同比增长32.93%。该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此外,丰光精密的净资产收益率走低,2017-2019年,丰光精密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06%、12.3%、10.06%。
不仅营收增长“乏力”,且丰光精密营收规模不及同行业可比公司。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7-2019年,丰光精密同行业可比公司优德精密工业(昆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德精密”)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1亿元、3.81亿元、3.54亿元;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鸿图”)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0.03亿元、60.6亿元、59.06亿元;苏州瑞玛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玛工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6亿元、5.93亿元、6.1亿元;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柯迪”)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75亿元、25.07亿元、26.27亿元。
而且,丰光精密的管理费用率高于同行均值。
2017-2019年,丰光精密的管理费用率分别为8.8%、9.94%、8.65%,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优德精密、爱柯迪、广东鸿图、瑞玛工业管理费用率均值分别为6.44%、6.13%、6.8%。
对此,丰光精密表示,同行业内的上市公司规模较大,规模效应更加显著,丰光精密目前规模体量较几家可比上市公司相对较小,规模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七成,客户集中度高企
不仅营收增速放缓,丰光精密的加工服务收入毛利率呈下滑趋势。
据公开发行说明书,丰光精密主营业务收入由加工收入和产品收入构成。
2017-2019年,丰光精密产品收入分别为1.38亿元、1.43亿元、1.49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2%、79.32%、86.32%。同期,丰光精密加工收入分别为3,198.98万元、3,716.07万元、2,357.92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8%、20.68%、13.68%。
2017-2019年,丰光精密销售产品收入的毛利率分别为38.57%、30.83%、33.86%;丰光精密提供劳务加工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1.11%、43.83%、33.43%。
其中,2019年,丰光精密加工服务毛利率较2018年下降10.4%,下降幅度尤为明显。
据公开发行说明书,丰光精密称主要原因是毛利率高的THK加工服务订单量减少1,050.48万元;其次是因为光洋技研订单减少,公司来自光洋的收入规模下降,但是公司对于光洋技研有专门的生产车间,收入规模降低,设备折旧引起的制造费用分摊上升,导致加工成本上升等。
值得注意的是,丰光精密七成收入来源于前五大客户,客户集中度高企。
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丰光精密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1.22亿元、1.33亿元、1.22亿元、0.6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0.44%、72.8%、68.19%和75.92%。
对此,丰光精密在公开发行说明书中称,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短时间内订单不足、经营情况出现较大变化或者回款不及时,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四、发明专利数量同行“垫底”,逾九成员工为大专及以下学历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丰光精密超七成技术人员学历或存普遍偏低的隐忧。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丰光精密共有70名技术人员,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有15人,占比为21%;大专及大专以下的学历有55人,占比为78.57%。
除此之外,丰光精密超九成员工学历为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
据公开发行说明书,截至2020年6月30日,丰光精密共有员工398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人数为34人,占比8.54%,大专及大专以下的学历共有364人,占比为91.46%。
而“蹊跷”的是,丰光精密的研发费用率长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其发明专利数量却在同行可比公司中“垫底”。
据公开发行说明书,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丰光精密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98%、5.26%、5.78%、6.1%。
反观同行业可比公司,优德精密、爱柯迪、广东鸿图、瑞玛工业四家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3.6%、4.22%、4.19%、5.67%。
据公开发明说明书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丰光精密的发明专利数量为2项;同行业可比公司优德精密发明专利数量为24项;广东鸿图发明专利数量为29项;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丰光精密同行业可比公司爱柯迪发明专利数量为6项;截至2019年9月30日,瑞玛工业发明专利数量为30项。
可以看出,丰光精密员工超九成系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其员工学历或普遍“偏低”,而另一方面,其发明专利数量在同行“垫底”,未来其科技创新能力能否为其带来竞争力?不得而知。
?
五、产能利用率未饱和,下游汽车行业遇冷募资扩产或“放卫星”
此次入局精选层,丰光精密共募集资金1.52亿元,分别用于“工业自动化类精密金属部件扩产项目”、“半导体制造装备类精密金属部件扩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工业自动化类精密金属部件扩产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8,042.48万元,“半导体制造装备类精密金属部件扩产项目”丰光精密拟使用4,943.64万元,两个项目合计金额达12,986.12万元,均系为了扩大其生产能力。
上述2项募投项目建成达产后,“丰光精密工业自动化扩产项目”将新增设计产能804万件,产能增幅81.38%,达产后每年增加收入8,767.72万元;半导体扩产项目将新增设计产能200万件,产能增幅97.56%,达产后每年增加收入5,131.5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丰光精密工业自动化及半导体类产品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均未饱和,且未超过70%。
据问询函回复,2017-2019年,丰光精密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2.06%、65.7%、63.84%。
2017-2019年,丰光精密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9.38%、47.1%、53.14%;半导体制造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0.01%、59.43%、68.82%。
且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以来,丰光精密增加机器设备投入合计6,760.31万元,但未及时转换为产能,导致毛利率下降。
2017-2019年,丰光精密的毛利率分别为39.05%、33.52%、33.8%。
2018-2019年及2020年1-6月,丰光精密机器设备投入分别为1,946.52万元、3,047.05万元、1,766.74万元。同期,丰光精密设计产能分别为3,840万件、3,640万件、1,350万件;产量分别为2,522.87万件、2,323.65万件、811.05万件。
除此之外,汽车行业作为丰光精密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而2018年以来,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均出现负增长。
2017-2019年,丰光精密来源于汽车领域的收入分别为5,468.56万元、5,535.51万元、5,284.02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9.57%、38.83%、35.53%。
据工信部数据,2017-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分别为2,901.5万辆、2,780.9万辆、2,572.1万辆、2,522.5万辆,同比增长3.19%、-4.16%、-7.51%、-2%。
2017-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分别为2,887.9万辆、2,808.1万辆、2,576.9万辆、2,531.1万辆,同比增长3.04%、-2.76%、-8.23%、-1.9%。
据公开发行说明书,丰光精密称,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尚未满负荷的实际情况,且项目有2年建设期,客观存在市场环境、未来行业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不可抗力等不确定性因素。若未来因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市场需求增速低于预期或公司市场开拓不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使得公司存在产能不能及时消化的风险。
也就是说,在上述两大主要产品线产能利用率不“饱和”、主要下游汽车产销量“双降”的情形下,丰光精密募资过亿元扩产,其是否具备产能消化能力?或该“打上问号”。
面对上述种种问题,在入局精选层后,丰光精密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市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