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专家:购险需结合自身需求,充分考虑保额等因素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1-03-08 14:22:18

消费者如何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重疾险新产品?对消费者来说,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情况的不同,决定了重疾风险的不同。保险专家建议,购买重疾险首要看保险需求,建议结合自身的风险情况和收入情况,合理配置保障计划。

大众配置方案:核心责任+附加保障

推荐理由:消费者在选购重疾险的时候,应充分考虑保险的保额、理赔次数等因素,选择能为自己发挥最大价值的产品。在提高保额的基础上,尽可能大地增加保险责任,是重疾险配置的根本所在。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6种必保疾病包括:恶性肿瘤——重度,较重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严重慢性肾衰竭。

保险公司理赔历史数据显示,6种必保疾病的理赔占比可达80%以上,其中恶性肿瘤的赔偿概率最高,在60%~80%左右。这意味着,各家保险公司在重大疾病核心责任保障方面差异并不大。

在“核心责任”足额配置的基础上,消费者可以按需附加其他保障内容。比如对于关注的恶性肿瘤、脑中风、心梗等高发疾病增加“特定疾病保险金”“重大疾病多次赔付”,对于关注的中轻症保障增加“中症/轻症赔付比例、次数升级”,还可以选择“中症/轻症豁免剩余保费”“投保人重症/全残/身故豁免”等在内的附加保障功能,充分解决重大疾病风险的后顾之忧。

防坑指南:1.附加恶性肿瘤二次赔付间隔期较长,赔付条件苛刻。

2.轻症分组赔付,因高发轻症组别设置不合理而降低赔付概率。

3.高发轻症缺失,轻症赔付比例过低。轻症疾病标准不够清晰一直是行业痛点,新规范将原有25种重疾定义完善扩展为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新增3种轻症包括:恶性肿瘤——轻度,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除此之外,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较小面积三度烧伤、轻度颅脑手术等亦是业内公认的高发轻症。

高需求人群配置方案:多次赔付重疾险

推荐理由:相对单次赔付的重疾险,一般而言,重大疾病赔付次数越多,保障也越充分。比如,现在年轻人确诊患癌的案例不少见,若患癌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在理赔发生后,单次赔付的重疾险保险责任终止,未来若发生癌症转移,或其他重大疾病,会因自身健康状况问题而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面临终身无法再购买保险的现实问题。凭借可进行多次重疾赔付的优势,多次赔付重疾险实现“一次选择、多次保障”,受到客户青睐。

保险专家建议,以下几大人群可以优先选择多次赔付重疾险:一是存在家庭重疾多发,同时产品的健康告知没有相关限制的情况;二是体检时有多个器官发生异常,比如脂肪肝、妇科炎症、心电图异常,但体检医师还没有提出住院、手术的建议时,经过保险公司的健康告知和核保环节,确认没有拒保或需要责任除外的;三是无社保人士和社保金额不足的人群,如果不幸出现了多次重疾的情形,治疗、医药费用自担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防坑指南:1.赔付次数越多,并不意味着能享受的绝对保障越高,但赔付次数一般会和价格成正比。测评结果显示,市面上销售的某重大疾病5次赔付的重疾险A产品,与单次赔付重疾险B产品相比,在相同的保险方案下价格高出六成。

2.如果保险公司设置的赔付间隔太长,消费者的实际效用可能会大打折扣。不同的重疾险产品对于疾病赔付的间隔期规定不尽相同,对于短期内出现癌症复发、转移的情形,在重疾险产品规定间隔期较长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得到第二次保险赔付。

3.分组赔付降低赔付概率。比如同样是三次重疾赔付的重疾险,不分组的情况下能获得的理赔概率显然更高。分组重疾险若将高发疾病的分散在不同组别,是有利于消费者的。另外,相比于癌症可以多次赔付的产品,癌症仅分组赔付一次的产品保障程度低。

兼顾储蓄人群配置方案:附加两全保险的重疾险

推荐理由:两全保险也称“生死合险”,被保险人无论在保险期间死亡,还是保险期满时生存,保险公司均给付保险金。同时两全保险的死亡保险金和生存保险金也可以不同,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死亡时,保险人按合同约定将死亡保险金支付给受益人,保险合同终止;若被保险人生存至保险期间届满,保险人应将保单约定的保险金额支付给被保险人。市面上一些重大疾病保险计划将两全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打包销售,将保险保障功能和保险储蓄功能相结合,满足消费者对于“保障+储蓄”功能的需求。

防坑指南:按照不同两全保险产品条款,有的返还保费,有的返还保额。

高端人群配置方案:服务特色鲜明的重疾险

推荐理由:在进一步提高保障责任之外,不断升级的配套健康服务,也是新重疾险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于高端需求者而言,特色鲜明的服务将满足此类人群日益升级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需求。

服务特色:多家险企为其重疾险产品搭配了鲜明的健康服务。

如平安人寿系列服务有乐享RUN、尊享RUN、尊享RUN Plus三个版本。尊享RUN Plus定位高端市场,通过一对一专属全科医生、国家级职业健身教练、中国注册营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化团队,搭配体重管理、睡眠管理、食谱定制、控糖管理、重疾专案管理、特色体检、就医陪诊、术后护理等服务举措。

阳光人寿推出十年专属医疗特权——“阳光医无忧”健康管理计划。该计划为每一位客户提供覆盖就诊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务并提供补助津贴。

友邦针对高净值重疾险客户推出“传世愈从容”服务,将服务周期由原先的180天延长至1个自然年度。客户在确诊重症后,将为客户安排3次专家门诊。同时,提供覆盖成人和儿童、中国大陆地区和境外的多学科咨询服务。

追求性价比人群配置方案:定期重疾险

推荐理由:近年来,“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的话题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鉴于重大疾病的发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建议消费者尽早为自己规划配置重疾保险。90后尤其是95后群体正处于事业起步期,重疾险配置一步到位或许并不容易,应当以核心保障为首选,适当简化保险责任以追求更高的性价比。比如高性价比的定期重疾险、一年期重疾险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产品保障期限较短,除了作为年轻群体的低配方案,在终身重疾险保额配置不充分下,也是非常适合消费者加保的一大产品选择。

记者手记:重疾险新时代已然来临

重疾险新旧换代落下帷幕。2020年末到2021年初,重疾险成了保险市场最受关注的险种。旧版重疾险在营销造势中迎来一波销售热潮。保险公司系统忙到崩溃、核保员工作池里单量井喷的现象让人惊诧,“炒停售”的风潮,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重疾险需求的转化,一切还需数据说话。

在过去几个月里,保险公司紧锣密鼓研发新品,市场对于新重疾险的形态猜想众说纷纭。到今天,新产品陆续浮出水面,数量仍十分有限,记者试图从几家有代表性的大中型公司中,探寻重疾险换新的路径。

几款新产品意义不可谓不大。从表面上看,这意味着重疾险新时代已然来临,在8000亿元健康险市场上,占据着相当规模的重疾险,进入了下一个发展阶段。从更深层次看,或许还代表着未来数年重疾险的发展方向,如大中型险企普遍打出的“产品+服务”策略。接下来,新产品能否承接旧产品的营销势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存钱是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心中的大事,特别是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2020年,国人对于储蓄和财产保值的需求日益旺盛。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