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证券:关于地产的断贷,令人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来源:金融界 2022-07-23 11:22:02
致我们深爱的债券市场
1、断贷一事属地产下行风险扩散后的一系列结果之一,地产销售的风险从增量传导到存量,应该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2、关于此事,很多市场人士在用静态思维去思考问题,譬如计算当前断贷规模占存量规模有多大,从而得出的结论是风险可控;在笔者看来,此事最需警惕的是后续的可能性变化。
3、后续风险的可能性传染途径包括但不限于此三个:
1)如果银行对按揭贷款的风险重新认知,银行也许会对发放按揭贷款重新变得谨慎,这会带动地产销售重新受到约束;
2)如果居民对购房进一步谨慎,且造成房价下跌,那么在现实和预期相互强化下,银行的房产抵押物面临价值缩水的风险,届时断贷的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不稳定;
3)如果存在个中银行倒闭的情况,这个风险也许会直接传向金融体系。
4、其实若完全从基本面出发,我们不用担心这些风险的蔓延,毕竟,这个局部风险在任何层面都兜得住:
1)失信人执行制度是居民还贷的保障,贷款集中度考核是风险不会在金融体系内扩张的屏障,至于地产销售,本身就不会引起销售本身的风险;
2)就这个系统而言,我们应不会重演2008年美债危机的基本面,中国的居民杠杆仅逾60%,远低于次贷危机时美国99%的居民杠杆率。
5、但这不代表着,我们可以对地产的风险放心,风险的发酵往往并不线性,风险的传导也并不一定完全理性,风险的真正来源是集体避险。
6、类似的案例已比比皆是,风险扩散往往来自于有钱不还了或者有钱不借了:
1)大多信用主体在偿债上高度依赖于借新还旧,但若公司片面的负面信息被放大,或公司不在当时信用市场的风口上,即使公司的基本面稳定,也往往会因市场挤兑而爆雷,如当年的永泰能源(行情600157,诊股);
2)银行即使出现大量坏账,只要留有合理的准备金,银行的业务仍然能运行下去,但若坏账的消息流传开来,银行遭遇储户大规模挤兑的话,银行的风险才会真正到来,如河南村镇银行。
7、甚至在市场上存在着一种非理性,即使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在集体趋利避害和符号化的思维之下,也容易形成集体的运动式事件:
1)理论上断贷只会增加银行风险,并不会增加地产甚至房价的风险,但断贷若被集体性联想后,大众在购房时也许情绪会倍加谨慎;
2)譬如唐山事件的boy london,反日思潮下的打砸日产车,都是异曲同工的案例。
8、说回地产事件,后续我们也许会看到事件的线性但非理性的推力,即断贷影响了地产销售,也许会看到事件的非线性且快速的风险发酵,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靠经济学常识是很难预测及解释的。
9、唯一可以做的,是跟踪事情的解决方案和遏制风险的政策是否行之有效,其中,一方面观察是否有进一步保竣工的政策出台,譬如银行或第三方是否能给予地产建设上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则是看是否有政策能给予地产或银行更为强大的信用背书。
10、所幸的是,正如文初所说,这些断贷事件和最初的地产销售下滑本属同源,如果能有效解决竣工问题,那后续的地产链条可能被整个扭转。但时点及方式尚有不确定性,更需要关注的,还是银行或财政能腾挪多少资源给地产。
风险提示:地产下行超预期,政策支持不及预期,银行流动性风险超预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