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

“骑行热”孕育千亿市场 本土品牌需紧跟行业趋势

来源:证券时报   2022-07-15 09:24:25

在疫情反复和油价高企的共同作用下,自行车作为私人交通工具之一,再次成为许多人重要的通勤工具。北京、成都、上海等骑行热门城市,甚至出现了自行车拥堵情形。

“骑行热”带动自行车市场持续火爆,部分热销产品出现一车难求的情况。相对于国际大牌的销售火爆,部分本土品牌产品销售相对冷淡。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部分本土自行车企业缺乏品牌营销意识,产品定位于日常生活和通勤,与当下骑行所承载的运动属性不甚匹配。本土自行车企业在注重提升产品力之余,还应着眼品牌影响力的打造。

此外,随着骑行人数的增加,骑行险应运而生,且销售日趋火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骑行险普及度不高,用户自主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商业险公司可将单项运动商业险作为新的发力点,满足体育参与者多方面保障需求,做大体育保险市场规模。

万元单车“一车难求”

骑行热孕育千亿市场

骑行填补了室内健身场所关闭期间人们的健身需求,骑行正从出行方式向生活方式转变。正在为爱车挑选配件的新晋“骑士”官倩(化名)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疫情期间公交停运,使她“被迫”加入骑行行列。但她逐渐发现,骑行不仅将原本50分钟的通勤时间缩短到半小时,还为她带来更自由的出行体验。

“骑行热”带动了自行车销量的快速增长,热门车型“一车难求”成为当下的普遍现象。近日,记者联系捷安特、美利达等品牌门店询问库存情况,得到的答复基本相同。“不少车型没有现货,部分热销款需要排队交付,等候时间预计2~3个月,甚至更长。”相关门店负责人表示。

北京国贸商圈某骑行用品店负责人刘艺(化名)告诉记者,自行车销售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热销车的交付期已到今冬,一些非“专业骑士”的骑行意愿受气候影响较大,这会影响到他们的购车计划。事实上,今年的购车高峰期已接近尾声,但即便如此,部分热门款车型仍需等待半年以上。

美骑发布的《2021年中国运动自行车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4.5%的用户每天骑行,49.85%的用户每周骑行1次或以上。数据还显示,用户换车意愿与骑行频次相关,每天骑车运动的用户有47.35%会在3年以内换车,而每月骑行的用户在3年内换车的比例为40.49%。此外,骑行人群中近70%的用户拥有至少2辆自行车。

《报告》进一步指出,2021年,骑行爱好者的购车预算8001元~15000元占比最多,达27.88%,15001元~30000元区间以26.91%的占比紧随其后。

刘艺向记者表示,1万~1.5万元的自行车在他的门店最受消费者欢迎,受这波“骑行热”的影响,近期销量约有30%的增长。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自行车产量7639.7万辆,全行业总营业收入3085亿元,总利润127亿元。

高端零部件

或成发展新阵地

值得注意是,凤凰、永久等诸多老牌企业,主销产品多在500元~1000元之间,相较外国品牌动辄万元的售价,本土自行车企业的品牌溢价能力明显不足。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福源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土老牌自行车企业对于市场营销、品牌形象的建设相对缺失;同时,产品定位于日常生活和通勤,难以匹配运动属性需求较强的用户。

结合实际销售数据来看,在自行车硬件产品的选购上,用户对于本土品牌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报告》显示,31.13%的用户在购买自行车时首选外国品牌,而首选本土品牌的用户仅为13.29%。

在此局面下,本土品牌应如何完成进阶,与国际大牌竞争?

周福源向记者表示,本土自行车品牌在加强研发的同时,还需在品牌营销、品牌内容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赞助赛事、赞助活动、赞助车手、赞助车队等途径,提升品牌影响力。随着品牌力的增强,企业可获取更高额的利润,进而能有更多资金投入产品研发,逐渐形成品牌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与国际大牌的竞争中,国内也陆续诞生了一些新兴品牌,这些品牌凭借着较高的性价比,逐渐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周福源对记者说,一些本土新兴品牌的自行车性价比很高,可能仅需一半的价格,就能买到国际大牌万元自行车才有的产品力。此外,国内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自行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产品在行业中也有着很高的认可度。

据国盛证券数据,信隆健康(行情002105,诊股)生产的自行车把手、前叉、碟刹、立管等自行车零部件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一,约为12%。

“但不可否认的是,高端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目前还面临着被卡脖子的情况。”周福源说。

对于国内自行车产业发展,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曾提出,要升级创新产品,发展时尚休闲、运动健身、长途越野和高性能折叠等多样化自行车,以及轻量化、网联化、智能化的电动自行车等。加快自行车变速器等关键技术的突破。

骑行险应运而生

在“骑行热”不断升温的背景下,骑行险应运而生,并出现销售火爆的情况。平安产险相关产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年来,选择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作为出行方式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平安产险2021年非机动车保险销售同比上涨了91%、2022销量增长更快,截至目前同比上涨了254%。

据记者梳理,骑行相关保险涉及户外运动、运动赛事、长途旅行等多种骑行场景,保额从千元到百万元不等。产品覆盖骑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医疗费用等,部分保险还对自行车各部件损坏维修予以赔偿。

周福源向记者表示,相对于骑行人数的快速增长,购买骑行险的用户比例相对偏少。除了一些活动的举办方会要求参与者购买骑行险,用户自主安全意识还需提高。

对此,平安产险相关产品负责人表示,骑行时常见安全风险主要是骑行时摔伤、碰撞造成的自身受伤、三者财产和人身损失风险以及骑行车辆损坏风险。日常骑行和户外竞速骑行,都可能会遇到突发状况,造成意外损失,合理的保险配置可以对冲潜在的风险,减轻可能遇见的意外给自身带来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商业险公司对体育保险的关注度稍显不足,不少险企并未对骑行运动单独设计险种。友邦保险业务员孙博(化名)向记者表示,公司目前还没有骑行险业务,建议买意外险满足日常骑行保障。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体育保险进行了明确,国家建立健全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鼓励建立健全运动员伤残保险、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和场所责任保险制度。

商业险公司可将单项运动商业险作为新的发力点,丰富体育保险类型、完善保障内容,以满足体育参与者多方面保障需求,进而做大体育保险市场规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