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

6月社融增长5.17万亿元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2022-07-12 14:22:06

数据报告

7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6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量统计数据报告及2022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8.15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

6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67.44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比5月多增2.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7万亿元。2022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万亿元。

1

6月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

6月M2增速达到11.4%。对此,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港股03988)保险报》指出,M2同比增速继续运行在11%上方,主要是因为经济活动回暖、市场融资利率中枢下移,带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与此同时,财政政策继续发力,也带动了基础货币投放增加。

贷款方面,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06.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其中,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81万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高级分析师冯琳点评认为,受季末冲量影响,6月贷款环比多增属季节性现象,但同比多增近7000亿元,并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新增规模,表明在近期监管层反复要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背景下,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总量功能正在充分发挥。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基建投资发力、楼市回暖,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幅度明显收敛,贷款期限结构得到改善。”王青指出,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多增8946亿元,大幅逆转了上月同比少增的局面。这一方面受益于政策面鼓励银行加大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另一方面受益于政策面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比如,近期政策性银行即调增了8000亿元信贷额度。

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港股01988)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167亿元,环比大幅多增3120亿元,同比少增989亿元。当前,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各地不断加大稳定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的实施力度,叠加中长期贷款利率下调,6月房地产市场出现复苏迹象。政策利好叠加效应逐渐显现下,6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维持在较高水平。

不过温彬也提出,目前,受地产周期下行、居民加杠杆意愿有所降低、政策时滞效应等因素影响,居民中长期贷款仍同比负增,但降幅已大幅收窄。

2

贷款、政府债券拉动社融

社融方面,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7万亿元。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万亿元。

温彬指出,从结构上看,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融资仍是主要贡献项。其中,6月社融项下人民币贷款新增3.06万亿元,同比多增7409亿元,占全部新增社融的比重为59%。

王青也表示,6月社融环比、同比大幅多增主要受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融资和表外票据融资三项拉动。其中,由于财政部要求今年新增专项债须于6月底前“基本发完”,6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量突破万亿元,带动当月政府债券融资环比多增5602亿元,同比多增8676亿元。与此同时,6月企业以商业票据应对往来款项支付的规模依然很高,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企业现金流仍然普遍吃紧,带动新增表外票据融资回正,环比多增2133亿元,同比多增1286亿元。

专家普遍指出,整体来看,6月金融数据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明显回暖。

“从结构上看,6月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意愿增强,房地产逐步回暖,内需动能加快恢复。从社融、M2同比增速看,6月国内货币供应保持平稳增长,继续为实体经济恢复营造适宜环境。”周茂华称。

3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将加强联动

随着国内经济运行逐渐恢复常态,欧美等发达国家加息脚步加快,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将何去何从?

对此,王青判断,考虑到下半年经济修复过程整体上将较为温和,国内通胀形势稳定,货币政策将在稳增长方向上保持较强连续性,外部金融环境收紧不会动摇“以我为主”的政策基调。

此外,王青认为,为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推动楼市尽快回暖,下半年在政策利率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景下,LPR报价或还有一定下调空间。

温彬表示,下一阶段,在稳就业、稳物价、稳增长等政策目标下,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好助企纾困政策效应,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与此同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也将加强联动,加大配套融资支持,抓紧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着力推动中长期信贷增长,夯实国内经济复苏基础,信贷结构将继续优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