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洗牌!超100只ETF沦为迷你基金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2-05-22 21:22:02
迅速发展的ETF行业正在迎来一轮洗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已有7只ETF公告进入清算程序、终止上市;同时329只场内ETF最新规模低于2亿元,其中106只规模小于5000万元,沦为迷你基金。
业内人士分析,这跟近年来ETF迎来大发展,各种宽基、行业或主题ETF层出不穷,同质化竞争激烈,市场下跌、部分产品流动性不好等因素有关,迷你ETF产品的清盘、退出市场也比较正常。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要避免为追求短期增加规模,盲目追逐热点布局。对于投资者来说,在众多ETF中选择,更需要众多关注其跟踪标的、规模、场内成交量、费率和跟踪误差等方面。
106只ETF沦为迷你基金
多只ETF公告终止上市、清盘
近期,建信中证物联网主题ETF发布终止上市交易的提示性公告,终止上市日是2022年5月19日,此前该基金已经进入清算程序。今年还有鹏华中证高股息龙头ETF、兴业上证50ETF、富国中证ESG120策略ETF等多只ETF公告清盘、终止上市。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基金分析师孙桂平博士认为,一些基金终止上市主要原因是基金规模太小,而基金缺乏明显创新,同质化竞争激烈,跟踪标的很难得到市场认可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未来规模做大的可能性较低,及时将基金清盘退出市场,也是基金公司“止损”和整合资源的方式。随着行业发展壮大,将形成优胜劣汰、进退有序的产品生态,某些产品清盘也是很自然的。
基煜研究表示,每年清盘的ETF数量通常与流动性、风险偏好有关,当权益市场投资热情较为高涨、市场资金充裕时,清盘的ETF数量会降低,比如2019年,今年终止上市的ETF数量上也属于正常范畴。
同时,5月也有易方达中证沪港深500ETF、国泰中证沪港深动漫游戏ETF、天弘中证沪港深物联网主题ETF等产品发布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提示公告。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场内ETF(除货币型)中,有329只最新规模小于2亿元;其中106只最新规模小于5000万元,沦为迷你基金。
孙桂平表示,2021年ETF大发展,使得行业主题ETF数量迅速增加,同质化竞争加剧,尤其是有些细分领域,虽然未来发展潜力可能很大,但当前投资者认可程度较低,仍处于培育阶段,如果同时存在多只产品,某些基金难免沦为迷你基金。比如动漫游戏主题目前有4只ETF上市,其中两只属于同一家公司,最新总规模合计为11.58亿元;物联网主题目前有7只ETF上市,1只已退市,最新总规模仅4.7亿元。
盈米基金研究院量化研究员王誉蓉认为,首先,近几年市场追逐白酒、半导体、新能源等核心赛道,一些冷门指数在过去几年追捧资金较少,且收益率较差,市场也有一定的对冷门指数流动性的担忧。另外,跟踪同一指数的ETF产品业绩差异不大,规模集中于先发的产品中,所以一些小规模ETF如果没有特别的优势,通常会被市场忽略,在规模类ETF中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基煜研究也称,从规模分布来看,规模较大的通常是投资于宽基指数的ETF,其次为行业类、主题类,而行业或主题可对应的投资标的数量差异较大,一些较大的主题,如碳中和就会包含几百家公司,而一些较小众、较新颖的行业或主题本身可投资的标的少、吸引的热度也不及其他更大的概念。另外,如果ETF本身近期表现不佳或投资人对于ETF的后市看淡的话,也会引发净赎回。
ETF同质化竞争下行业加速洗牌
基金公司应避免盲目布局热点
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统计,清盘的ETF数量,2019年5只,2020年9只,2021年18只;小于5000万的基金数量,2019年底、2020年底和2021年底,分别为36只、39只和75只。清盘产品的比例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1.76%、2.38%和2.81%;迷你基金最近三年比例为12.68%(2019年)、10.32%(2020年)、11.70%(2021年)、17.90%(2022/5/19)。
孙桂平表示,从数量上看,沦为迷你基金,甚至清盘产品数量有明显增加趋势;从比例上看,清盘产品比例也有逐渐增加趋势,而迷你基比例从2019年开始也呈现增加趋势(2022年5月份比例快速提升也与2022市场下跌有关)。分析原因,一是近年来众多基金公司布局ETF市场,ETF数量增速超过规模增速,导致ETF平均发行规模缩小和平均规模下降;二是ETF同质化竞争加剧,从宽基ETF逐渐向行业主题ETF蔓延。“虽然迷你基和清盘产品的增多,使得投资者投资ETF存在一定风险,但是ETF市场大发展和市场竞争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富和高效的ETF产品。当然未来ETF发行也需要更加规范,避免基金公司为了短期增加规模,追随热点进行盲目竞争,这样可以尽量从源头上减少迷你基的出现。未来随着资本市场和ETF市场的发展,预计该现象仍将继续,尤其是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某些细分领域ETF,可能分化将更明显。”
王誉蓉认为,近年来ETF发行数量增多,且被动产品的规模优势非常明显,先发产品具有优势,因此在热门主题、赛道上基金公司也出现了抢跑布局的现象,导致近年来出现较多的迷你ETF和清盘产品。“这种现象的出现对投资者是不利的,产品数量的激增、大量发行同质化产品增加了投资者的产品选择难度。未来不同公司可以差异化发展ETF,结合公司本身投研优势和价值体系,加强投资者教育,做好ETF发行的左侧布局。”
基煜研究称,这几年一些ETF清盘、迷你基的出现,一方面受行情影响,例如2019年整体行情较好时,ETF清盘和迷你基的数量都更低,另一方面受发行情况影响,2021年ETF发行数量高达301只,超过了此前4年的总和,这也导致了市场资金分散、迷你基大量出现。此外,越来越多基金公司开始补齐自家的产品线,有不少同质化的ETF出现,而且部分公司也会去布局一些小众赛道,这些ETF能吸引的资金量本身就不会特别大。
那么现在投资人该如何选择ETF,孙桂平表示,投资者选择ETF时需要重点关注ETF的跟踪标的、规模、费率水平和跟踪误差等多方面因素。作为被动管理产品,选择ETF背后的跟踪标的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了投资者未来面临的风险收益水平;其次是ETF规模,在相同跟踪标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选择规模太小的ETF;最后,尽量选择管理费较低的和跟踪误差较小的产品,一般而言,由于ETF多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误差不会差异太大。“受今年权益市场调整,以及ETF市场去年爆发式发展等原因,今年以来ETF发行数量和规模同比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但从海外来看,被动投资是未来市场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各基金公司仍然坚定布局ETF产品,从细分领域中寻找发展空间,给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
王誉蓉称,一方面对于跟踪不同宽基、行业、主题的ETF产品,需要关注是否比主动型基金更优,一些传统的、行业竞争格局稳定的、偏价值型的行业主动基金经理相比指数很难有更高的超额收益,像大金融、消费等,可以通过价格更低廉、透明度更高的ETF来参与投资。另一方面,对于跟踪同一指数的ETF,需要关注规模、跟踪误差、场内成交量这些因素。“我国ETF最新市场规模为1.4万亿,占整个公募基金比例依然较低。参考海外的经验,未来随着主动超额获取难度的上升,ETF在总量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目前我国ETF发展结构性失衡,大多规模集中于某些热门赛道,像互联网、半导体、光伏、新能源车等,对细分行业的覆盖尚不充足,未来产品丰富度的提升值得期待。”
基煜研究认为,ETF采取被动投资策略,基金经理不会大范围地主动偏离跟踪基准,因此投资者首先需要对ETF底层的投资标的有所了解,其次如果有多个相同策略的ETF基金,流动性、规模、基金公司都会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随着公募行业不断发展,ETF作为一种简洁而有效的投资工具,将会不断推陈出新,大到宽基指数,小到时髦的新概念,都会为可投资标的添砖加瓦,但也势必会加剧竞争,如何带着长远的视角在恰当的时点发行ETF将会是基金公司在同类中脱颖而出的重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