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策略:疫情拐点将至,修复行情一触即发
来源:金融界 2022-04-17 18:22:35
上海疫情拐点将至,预计社会面清零将逐步实现;此轮疫情严重拖累经济,上半年增长回到目标水平困难较大,很快预计二季度扩大投资相关政将策加力提速,供应链疏导和消费刺激并举;由于疫情原因中期修复行情有所延后,但稳增长行情将更加明确和持久。首先,传播系数大幅下降和方舱容载量大幅上升的趋势下,预计上海将在4月20日前后基本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其次,预计今年一季度经济情况弱于2021年三季度,同时疫情影响下二季度经济料继续承压,负面冲击不弱于一季度。最后,围绕稳地产和服务业纾困的政策料将加力提速,当下各部门集中精力疏导长三角地区供应链和工业生产,待疫情得到控制后,预计政策会根据受损情况全面加码刺激消费。当前降准降息等货币宽松难以直接缓解投资者关切,市场仍在等待疫情拐点和复工复产,中期修复行情或有所延后,但悲观预期已经充分释放,行情一触即发,建议坚定稳增长主线,布局估值低位和预期低位品种。
上海疫情拐点将至,预计
社会面清零很快将逐步实现
在4月13日达到日新增阳性病例顶峰后,上海每日新增病例数已经开始缓慢下降,截至4月16日,除虹口区和静安区以外其他区日新增病例已连续3~10天位于峰值之下。自3月30日上海市宣布采取全域静态管理以来,隔离管控区以外的阳性病例数占比不断下降,已经从20.4%下降至4月16日的3.1%,连续6天维持在3%~4%的较低水平。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及治愈出院病例不断增加,方舱周转率在明显加快,日解除医学观察人数已经开始接近日新增病例数。根据央视报道,上海目前方舱容载量已经超过27万张床位,“四应四尽”的实际执行和落实效率也会提升,社区传播风险会迅速降低。4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疫情的传播指数由当初的2.27下降到现在的1.23,“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指日可待”。从隔离管控区外阳性数量的趋势、传播系数的下降以及方舱容载量上升等多个因素考量,我们预计上海在4月20日前后能够基本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疫情严重拖累经济,上半年
增长回到目标水平困难较大
1)预计一季度经济情况弱于2021年三季度。3月中旬以来,吉林省与上海市等地单日新增新冠阳性人数与密接人数持续处于高位水平,叠加疫情管控措施不断升级与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因素,预计国内一季度工业生产与消费等各项经济指标均将受到显著负面冲击。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研究部宏观组预测3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回落至5.5%左右,消费增速快速回落至0增速水平,当前疫情等不利因素或对一季度GDP增速产生0.5到1个百分点的拖累,今年一季度GDP增速预计为4.6%左右。整体而言,在疫情的意外冲击下,今年一季度经济整体状况可能弱于2021年三季度,打破原先稳增长政策推动下逐季复苏的趋势。
2)疫情影响下二季度经济继续承压,负面冲击不弱于一季度。消费方面,进入四月以来,全国密接总人数依然保持在43万以上,全国当日新增本土阳性病例数处于2.4万水平,两项疫情重要数据均显著高于3月份,预计国内消费增速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社零可能出现单月负增长。出口方面,包括汽车、船舶、集成电路等上海主要出口商品占到全国的7%,考虑到4月开始长三角地区交通物流管控措施不断升级,限制了国内供应链正常经营生产,影响到了国内港口出口货源补充,4月出口相比3月可能出现明显回落,并且严重拖累二季度出口。工业生产方面,交通物流受阻可能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4月上半旬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累计下滑8.5%,其中上海、江苏、山东、山西和广东等受疫情冲击较大城市与省份截至4月16日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分别累计下降71.4%、21.9%、9.1%、36.8%和6.3%
预计二季度扩大投资相关政策加力
提速,供应链疏导和消费刺激并举
1)围绕稳地产和服务业纾困的政策料将加力提速。地产政策方面,二季度开始针对地产开发商的融资给予更直接的支持,因城施策大幅放松房地产领域的限制,仍是主要发力点。未来针对地产行业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扶持政策力度与精准度将不断提高,地产行业放松政策实施城市数量也将进一步提高,中信证券研究部宏观组认为未来地产行业的下行风险有望得到缓解,且地产销售状况有望在未来1-2月内得到改善。疫情影响下,深圳、上海、吉林、苏州陆续出台了服务业纾困举措,但随着上海等地服务业的长时间停滞,即便未来逐步放开隔离管控举措,面对先前停滞阶段的待发工资、延缓缴纳和偿付的租金以及贷款,大量商业可能都缺乏初始现金流和投入资本来复工,迫切需要金融救助、复工补贴以及政府引导基金注资等更直接的纾困政策,同时面对未来常态化高强度防范举措,也需要长效的政策补贴指引来恢复企业的复工信心。
2)当下各部门集中精力疏导长三角地区供应链和工业生产。近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主持召开保障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专题会议。4月15日,人民银行、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国务院专题会议精神,研究落实工作举措。4月16日,上海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指导企业“一企一策”,保障风险可控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在相关部门介入疏导后,各地物流效率开始缓慢回升。从全国货运情况来看,4月7日开始全国、江苏、浙江的货运流量指数出现缓慢反弹,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上海,整车货运指数在4月13日见底后次日增长34.8%,也开始出现反弹。
3)长三角地区疫情得到控制后,预计政策会根据受损情况全面加码刺激消费。自3月下旬长三角地区疫情爆发以来,相关纾困政策仍相对滞后,其核心原因在于服务型消费业相对依赖于固定的消费场景,在疫情仍未得到充分控制的情况下,服务业并未实现复产复工,消费场景也没有打开,传统刺激政策如补贴/消费券发放等缺乏着力点,决策者较难把握补贴刺激的规模和力度。因此,与投资者期待的节奏不同,针对消费的相关刺激政策的出台势必需要建立在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存在一定滞后。我们认为,针对服务业纾困政策并非停滞于决策制定环节,而是推出的最佳时点未到,预计此轮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复工复产后,各级政府会根据受损状况评估,全面加码刺激消费的措施。
由于疫情原因中期修复行情有所延后
但稳增长行情将更加明确和持久
1)降准降息等货币宽松难以直接缓解投资者关切,市场仍在等待疫情拐点和复工复产。疫情以及经济修复的不确定性系统性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上海的新增阳性病例数高位徘徊,直到15日前后才出现见顶迹象,3月中旬至今长三角地区受损的行业不仅集中在餐饮服务等消费行业,汽车、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也因供应链问题面临停产停工的压力。缺货以及可能停产等相关信息近期密集投射到资本市场,导致谨慎和恐慌情绪继续弥漫。在这种情形下,降准降息等货币宽松举措难以直接缓解投资者担忧因素,传导作用也相对受阻,对刺激市场风险偏好作用有限。以配置型外资为代表的海外长线机构在4月前两周再次放慢流入节奏,分别净流出8亿元和14亿元,显示其近期增配A股意愿较低。
2)悲观预期已经充分释放,行情一触即发。根据对中信证券渠道调研数据,中小型私募机构仓位在上周也出现了4个百分点的降幅,目前仓位已经从年初的80%降至66%附近,是过去5年以来的相对低点,仅高于2018年三季度,显示国内最活跃的资金在当下依然选择继续减仓避险。不过较低的仓位也说明市场的悲观预期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在股市中,市场并不缺钱,任何积极信号都能引发增量资金的迅速流入。本周二,市场传闻中国针对上海、广州、厦门、成都等8座城市进行防疫政策放松试点,餐饮旅游指数在日内迅速放量上行,当日指数上涨9.67%,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57.4%。本周五,部分上海汽车厂商提前准备复工复产的传闻也引发汽车产业链相关个股开始迅速反弹,中信汽车零部件指数当日收涨2.62%,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66.2%。
3)坚定稳增长行情主线,布局估值低位和预期低位品种。疫情和政策滞后的问题使得二三季度中期修复行情有所延后,但并不改变趋势,悲观预期已充分释放,行情一触即发,疫情拐点和复工复产是最关键的市场拐点催化。配置上,建议坚守稳增长主线,关注地产产业链同时围绕“两个低位”继续布局,具体包括:?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建议关注地产信用风险预期缓释后的优质开发商、物管和建材企业,现金流明显改善的通信运营商,新基建领域的智能电网及储能和受益“东数西算”的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具备新材料等新业务发力能力的精细化工企业。?基本面预期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重点关注受供应链和成本压制的中游制造在问题缓解后的配置机会,如智能汽车及零部件、光伏风电设备等,基本面预期仍处于低位的航空、酒店和百货商超。此外,近期可重点关注一季报有望超预期品种,建议聚焦在光伏、半导体、白酒、中药、建筑板块。
风险因素
疫情反复;中美科技贸易领域摩擦加剧;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俄乌冲突进一步升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