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剑:2022年上半年降准降息可期,促使债市、股市上涨
来源:时代财经 2021-12-31 18:25:22
作为宏观政策的重要部分,2022年中国货币政策备受关注。
2021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会议,部署2022年工作时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21年中国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并不需要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但2022年中国经济可能会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下期货币政策的整体宽松力度值得关注。
“预计2022年一季度末或二季度货币政策会出现变化,可能会通过定向降准来支持重点经济领域的发展,通过降息来直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苏剑分析。
货币政策调节或更多、频率更高
时代周报:2021年12月20日,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以下简称LPR)下调5个基点至3.8%,5年期以上LPR利率为4.65%,保持不变。本次“降息”方式仅下调1年期LPR利率,原因是什么?未来LPR还有多少下降空间?
苏剑:主要是为了缓解实体企业由于工业品价格上涨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压力,特别是小微企业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都是阻碍市场稳健修复的障碍。下调1年期LPR,将缓解企业经营困境,激发企业信贷需求,进而推动实体经济稳健修复。
未来LPR仍有继续下调的可能性,下调LPR对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消费和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后续货币政策的支持重点可能将着重于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而重点支持特定领域的发展。
时代周报:除了引导1年期LPR下行5个基点,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在7月、12月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长期资金约2.2万亿元。你如何看待2021年货币政策的基调和原因?
苏剑: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并没有采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是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基调。
这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虽然中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然呈现多点发生的情形。而且不同地区、行业受疫情冲击之后,恢复生产的程度存在差异,仍然需要货币政策给予一定支持。二是,中国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并不需要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从货币政策的成效看,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保持较好发展态势,韧性持续显现,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也没有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时代周报:中央层面已经对于2022年货币政策作出了定调,这里面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
苏剑: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主要是出于稳增长和防风险的考虑,即避免引发经济大起大落,给将来留下风险隐患。
其中,“灵活”需要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增长、物价趋势等内外部因素变化,来进行更灵活、有力的调节;“适度”则意味着虽然调节会更多、频率更高,但幅度不会太大,不会滑向量化宽松,稳健仍然是货币政策的基调。
总体上看,2022年货币政策关注的重点包括:一是货币政策的整体宽松力度;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三是,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的重点经济领域。
时代周报:为什么要采取结构性的货币政策?这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苏剑:在各领域、各类企业受到疫情冲击严重程度不一样、恢复生产速度不一样以及政府重点支持部分行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当局有必要采取结构性货币政策,更多地运用结构性工具,为支持实体经济提供精准导向。
为了更好的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过程中,需要着力打通货币传导的多种堵点,着力降低实体经济的总体融资成本的同时,通过定向降准、政策引导及政策支持等方式着重引导、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发展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资金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以及其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相关企业中。
有望促使债市、股市上涨
时代周报:2022年货币政策出现变化的时间窗口预计是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
苏剑:考虑到当前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小,货币政策的可操作空间较大,加之中国当前尤其是2022年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经济下行压力,所以预计2022年一季度末或二季度货币政策会出现变化。
货币政策变化的形式,可能会通过降低5年期以上LPR利率,引导信贷市场利率下行,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可能会继续通过定向降准来支持重点经济领域的发展;也可能会通过降息来直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预计2022年二季度或三季度会再次降准、降息。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全面降息,但大概率会继续定向降息。
时代周报:2022年,在美联储准备大幅加息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调整是否会面临两难处境?
苏剑: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优先考虑国内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情况。在美联储准备大幅加息的背景下,中国谋划边际宽松,这是由稳增长、保就业的内在需求所决定的,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
虽然中国2022年的CPI可能会面临一定的上行风险,但目前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尚未过于宽松,并且政府在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过程中,也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政策,整个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宽松的力度相对美国而言较小。
因此,中国全面通胀风险有限,货币政策空间相对美国要大。
时代周报:如果2022年货币政策调整,对债市、股市、房地产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苏剑:如果货币政策调整成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会使经济形势趋好,债市、股市、房地产价格走高;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中的货币量增加,也会促使通货膨胀水平上升,促使债市、股市、房地产在内的各类商品价格上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