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

从“破圈”到“融合”,中国平安2021上半年盈利增长10%

来源:金融界网   2021-08-28 18:22:04

利润稳定增长,现金分红水平持续提升——8月26日,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股份代码:香港联合交易所2318,上海证券交易所601318)交出的2021年半年报成绩单。

具体而言,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18.36亿元,同比增长10.1%;年化营运ROE达21.0%。同时,平安注重股东回报,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88元,同比增长10.0%。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皆为可盼。中国平安的成长路线,曾经是为金融加上科技的翅膀,布局五大生态圈,不断跨界、不断破圈。反观如今,则是精耕细作,不断蓄能、不断融合,以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2010年,中国平安营收为1894亿元,2021年,中国平安仅上半年营收就达到了6356亿。大象已经足够大,中国平安就像一颗果树,前期是主干增长,后期则是开花授粉,长出高质量的“果实”。

寿险板块改革,从产品“创新”到渠道“优化”

大象再大,它也有轮廓。中国平安的轮廓里,保险板块依旧是必看的,尤其是寿险改革。

纵观行业来看,剔除2018年行业监管因素,人身险经历了多年快速增长在2016年增速达到顶峰后,增速开始下滑,2021年上半年增速仅为0.04%。行业的增长方式需要与时俱进,过去的代理人人海战术给过行业提供过“增长动力”,但也形成了“重规模轻品质、重短期轻长期”的问题,亦是全行业低增速时期的一个缩影。

怎么解决问题?中国平安给出的答案是“在2019年正式启动寿险改革,做穿越周期的准备”。正如平安“训象师”马明哲先生所说,面对未来的变革,平安应该走在市场变革的前列。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官网

寿险改革到底怎么改,平安的路径是:产品创新和渠道优化。

产品创新。

不断洞察用户的切实需求和场景需求进行创新。例如,第8次升级全面保障型产品“平安福”,新推出“嘉护定期”“为国民锁定“高额重疾损失”的风险敞口;顺应时代潮流,推出大湾区专属保险……

平安在前瞻性思索用户未来的需求来革新产品的路径上,不断从投资属性回归到保障属性。

渠道优化。

首先,主动剥离了一些低产能、低质量的代理人,提升人均产能。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88万人,较2018年143万人的峰值下降38.5%,但是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费9350元/月,同比增长 23.8%。一减一增,平安代理人策略从“人海战术”到“优质人海”的转移,成果初显。

再者,推动“数字寿险”,实现全面数据化经营、全面数据化管理、全面数据化营销。借助集团科技与生态优势,部分试点营业部已呈现出一定效果,部均首年保费较试点前增长6%。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保险密度为4.45%,低于全球7.30%的平均水平,虽然市场空间广阔,但游戏规则已变。寿险行业面临一场供给侧升级——从面向投资的“低件均、重数量”,到现在面向保障的“高件均、重质量”。

从“破圈”到“融合”,中国平安2021上半年盈利增长10%

反观中国平安寿险板块业绩此消彼长、指标有增有减的背后,是其寿险改革之路进入了深水区,也为下一轮市场的增长储备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综合金融融合,从全面“布局”到深度“融合”

寿险改革只是中国平安未来的引擎之一,强大的综合金融业务模式,则是驱动中国平安实现有质量的增长的“另一驾马车”。

2003年,中国平安正式成立了综合金融集团,这也是我国获批成立的第三家综合金融集团。历经近20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蓝图已经布局了“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 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

如果说中国平安在综合金融模式的道路上,耗时了十余年时间,完成了战略上的布局,此刻的中国平安,正在进入综合金融深度“融合”的模式。

据中国平安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个人客户数超2.23亿;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个人客户数占比提升至38.7%。

以“汽车服务生态圈”为例,中国平安就覆盖“看车、买车、用车、换车”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用“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层次思维,洞察并满足用户与车相关的层层需求。

具体而言,中国平安旗下的汽车之家拥有5.5万车型配置,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看车”的需求;在51%的人以贷款购置新车,拥有汽车金融牌照的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又与50家主机厂、近2万家4s店合作,提供灵活多样的贷款产品,方便用户“买车”。在“用车”环节,“平安好车主”APP作为中国最大的用车服务APP,截至2021年6月末,注册用户数突破1.39亿。此外,平安银行信用卡累计发放超2000万张车主类信用卡,覆盖车主加油、停车、洗车、代驾等用车场景,与此同时,平安产险在车险市场占有率高达23.8%;用户有了“换车”需求时,还可以在“天天拍车”平台上享受从检测、拍卖到成交的全流程卖车服务。

平安汇聚集团之力打造“车主服务生态”,并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构建“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经营模式。让数据跑起来,让用户便捷起来。

就此来看,中国平安已经成为连接车主人群的“超级节点”,也成为其它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再看中国平安旗下分别以“金融科技赋能”、“互联网医疗”为主业的金融壹账通,平安健康的发展路径,均是采取先内部孵化产业融合,再到满足外部市场客户——这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发展模式。

据金融壹账通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金融壹账通营业收入为17.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1.9%。其中非平安集团的业务占比为44%,较2020年第2季度的37%提升了7个百分点。

此外,据平安健康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平安健康分别为平安寿险、平安银行提供了8.9亿元、1.84亿元的产品及服务,分别增长10%、67%。平安健康在加速内部渠道渗透的同时,还服务了外部3800家B端企业近百万名用户。未来,平安健康还计划为数万家大中型企业客户打造创新健康方案,为千万名企业员工服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你或许能局部模仿或者超越中国平安,但是中国平安“产业规模之巨大、生态形态之丰富、业务融合之顺畅”的综合金融模式,难有企业可以企及,这也成为中国平安目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竞争壁垒”。

加快医疗生态建设,构建未来的增长动力

《波的叠加》一书写道,波的叠加的能量非常巨大,叠加次数越多,能量就越大。对于中国平安而言,下一轮正在加速建设的“冲击波”就是医疗生态。医疗生态前期投入大,建设周期大,让中国平安依然势在必行的原因在于:与其保险、金融、地产板块的互补性较高,且医疗生态建设的进入门槛高、回报时效周期长。

据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在平安超2.23亿个人客户中,有近62%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达3.2个,客均AUM达4.1万元,均高于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

从医疗生态的服务能力上来看,平安健康打造了四层医生体系,包括:450余名全国顶尖专家组成的医疗大咖团队、覆盖3000种疾病诊断的2000名自有医生团队、70%来自三甲医院的3.8万名外部医生、能实现99%的导诊准备率的AI医生助手。平安智慧医疗已累计服务170个城市,赋能超4万家医疗机构,惠及约95万名医生。

再者,中国平安建立医疗产品库、疾病库、处方治疗库等五大医疗海量数据(行情603138,诊股)库。并且,在2020年国促会数科委联合零壹财经发布的《2018-2020年全球数字医疗专利TOP100》榜单中,平安集团以1074件位列全球第一,其专利主要围绕智能辅助诊疗、患者病历管理、医学图像处理、医药管理、医院智能管理等场景。

此外,中国平安还拥有首个国际认可的AI医疗系统,6项医疗影像国际竞赛第一。

上述足以表明,中国平安在医疗生态建设初成规模和实力,这也为中国平安在集合“保险+金融+医疗+科技+健康管理”之力进军“康养产业”补齐了最后一块木板。

2021年5月9日,中国平安发布“平安臻颐年”康养品牌及首个高端产品线“颐年城”,借助“金融+医疗+康养”创新康养服务体系,既可以与平安金融主业在获客、提升客户粘性、提高客均价值等方面加强协同价值;也可以实现平安在保险、金融、医疗、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应用。例如康养服务可以与主业更好的结合,一站式解决用户健康管理、重疾管理、财富传承、养老规划的需求,真正意义上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

狄更斯1859年的作品《双城记》中提及,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

任何企业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遭遇质疑和曲解。对于心中有明确方向的中国平安而言,只需坚持内心的信仰,采取最智慧的经营策略,必将迎来最好的时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