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良重合规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决不松懈
来源:金融时报 2021-08-10 10:24:27
金融防风险仍是2021年下半年金融监管的重要主题之一。央行年中工作会强调,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银保监会提出,要毫不松懈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那么,在我国金融防风险工作已取得重大成效的基础上,下半年工作开展有何重点?
“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是我国银行业三大风险隐患的根源。要持续加强跟踪分析和预警预测,加强风险防控的基础制度完善和应急预案建设,提升风险防控和处置能力,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尽快复原,即防患于未然。”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关注结构性信用风险问题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多次提示不良资产反弹风险,要求保持处置力度不减。银保监会在日前召开的全系统2021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电视电话)座谈会上再次强调,“积极应对不良资产集中反弹”。
近期,我国银行业持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据银保监会披露,2021年一季度,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4632亿元,同比多处置100多亿元。银行业处置意愿较高,同时在监管政策引导下,继续加大不良贷款核销。据人民银行统计,2021年1月至5月,银行贷款核销金额2564亿元,同比增加145亿元,创近年来新高。
从目前来看,宏观经济复苏迹象显现,银行业信用风险有所收敛,但恢复基础仍不牢固,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未来一段时间不良资产存在着反弹的可能,特别是一些结构性问题值得关注。
“展望下半年,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态势未变,银行资产质量仍将保持稳定,不会出现集中暴露的情况,但也需要关注以下潜在风险:一是受近期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影响,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的恢复时间会比预期更长。二是部分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情况并未改善,信用卡等违约率可能持续上升。”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警惕房企和大型企业的风险传导。”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首席不良资产研究员王洋分析,未来,房地产企业不仅面临政策压力下的流动性风险,也逐步面临市场走弱带来的实质性偿债风险。与此同时,下半年和明年地方国企包括融资平台到期债务规模大,风险可能趋于释放。
从银行业主体来看,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或面临更大挑战。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率同比分别下降0.51和0.39个百分点,但仍分别达到1.94%和3.7%,相对较高。城商行不良率比上年末上升0.13个百分点,潜在不良较多。
“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保持资产质量稳定的挑战较大,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存在着‘双升’的可能。应加大力度创新措施,进一步遏制增量、处置存量。”董希淼认为。
“从长周期视角来看,考虑到我国局部领域的脆弱性依然较大,加大了不良资产集中暴露可能性。银行需要未雨绸缪,做好不良资产集中反弹的应对。”李佩珈对此进一步建议,要加强风险识别与监测,做到风险早发现、早识别;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做到有扶有控、有保有压,避免信贷过度集中;加大不良资产拨备计提,应对潜在风险暴露的可能性;利用好不良资产证券化底层资产扩围的机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严防股东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股东股权整顿工作一直颇受监管重视。银保监会自2020年7月首次公开银行保险机构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名单以来,目前,已分三批次向社会公开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合计66名银行保险机构股东名单,加大公开惩戒。银保监会在此次年中工作会上再次强调,“加大对违法违规股东惩处力度。”
“部分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是近年来部分中小商业银行风险事项频发的原因之一。例如,部分大股东利用自身权利,从事多种监管套利活动,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推高了中小银行经营风险。考虑到公司治理机制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因此,本次会议提出要继续加大对违法违规股东的惩处力度。”李佩珈表示。
结合银保监会披露的前三批公布的股东主要违法违规行为来看,“入股资金来源不符合监管规定”“编制或者提供虚假材料”“存在涉黑涉恶等违法犯罪行为”是违法违规行为的“重灾区”,三批公布信息中均有提及。下一阶段,违规开展关联交易或谋取不当利益、关联持股超过监管比例限制等“踩红线”行为将是监管重点关注的对象。
“就目前来看,大股东过度干预银行经营导致公司治理失灵、股东将银行当做‘提款机’过度融资等违规行为需要重点关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
“下一阶段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股东越位甚至是粗暴干涉银行正常的经营管理;二是不正当关联交易问题;三是部分中小银行违背公司治理程序任免高管等问题。”董希淼分析。
进一步规范理财等业务发展
银保监会上述会议进一步表示,严防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据银保监会披露,截至目前,我国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23万亿元。目前,我国影子银行规模虽已大幅压降,但存量规模依然较大,稍有不慎就极易反弹回潮。
从银保监会日前开展的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专项现场检查结果来看,多家银行机构在同业、理财、委托贷款等涉及影子银行业务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内控管理不完善,业务制度不健全,前期检查发现的部分违法违规行为整改不到位,甚至屡查屡犯;二是风险隔离不到位,理财产品之间、理财产品与自营业务之间的不当交易仍时有发生;三是产品管理不规范,未完全执行“穿透式管理”要求,部分理财产品未准确登记、报告和披露底层资产信息;四是资金投向不合规,为房地产市场或地方政府违规提供融资的情形依然存在。例如,某银行存在利用本行表内自有资金为本行表外理财产品提供融资,理财资金违规投向土地储备项目等23项违法违规事实。
专家对此表示,下半年,要防止金融机构再次通过交叉性金融产品无序加杠杆,对各种“类信贷”新花样必须遏制在初期阶段;要认真落实资管新规,确保存量资管产品整治任务顺利完成。
专家强调,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的重点还在于防范银行违规。“继续抓住影子银行及交叉金融产品风险,严查同业、理财、表外等业务,业务发展速度与内控和风险管理能力不匹配,违规加杠杆、加链条、监管套利等行为,进一步规范合作业务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发生。”董希淼表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