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创资讯: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方案背后的核心问题
来源:卓创资讯 2021-04-21 13:16:01
标准化饲料原料的减量替代方案发布,目的在于从主观上去减少饲料粮需求水平的上升,也是进一步化解国内农产品价格整体出现通胀风险的主要路径。而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则有助于控制饲料品质,降低企业成本。对于饲料企业,应通过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的方式平衡经营风险,而对养殖企业,成功穿越周期的壁垒在于如何化解原料端带来的成本压力。
4月17日农业农村部在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和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发布会上表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是饲料粮安全,稳定了饲料粮供需关系,就能稳住粮食安全基本面。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的建立旨在从依赖国外数据向构建本土基础数据转变,并以此为基础推出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有助于充分发掘利用本土饲料资源,推动饲料配方结构多元化,提高畜禽养殖的饲料报酬,减少饲料粮不合理消耗。
减量替代是国际环境影响下的被动调整
基于总量数据而言,当前国内粮食供应能力是绝对安全的。无论是从全球粮食供应能力还是国内粮食生产形势来看,总体供需关系变化并不是引发全球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的直接因素。问题在于,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区域性粮食产出能力下降,叠加全球供应链存在的效率降低,各国大宗粮食、原料等的商品贸易成本被动抬升,使得地区间不确定性事件对粮食市场的扰动程度明显放大。而当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预期逐步趋于一致化时,或将使市场贸易主体加大对于饲料原料的采购及储备行为;而由于阶段性的需求错配,再通胀交易还将会引发粮食价格的不断上涨。
国内粮食安全主要是饲料粮的阶段性供给紧张问题。由于国际农产品市场通胀预期的增强,会对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内饲用粮安全构成价格波动风险。因此考虑到由于养殖端饲料需求的持续恢复带来的价格上涨动力,有必要从主观上去减少饲料粮需求水平的上升,也是进一步化解国内农产品价格受畜产品影响整体出现通胀风险的主要路径。
饲料粮需求快速增长使减量替代再度提上议程
过去由于国内规模养殖程度相对较低,对非常规饲料的使用是主要的饲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饲料总量增长的巨大压力。而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升,标准化成品料的需求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国内玉米、豆粕等常规饲料原料需求增加。
其实关于饲料粮减量替代的方案构想早已在十年前提出。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通过建立猪饲料有效成分动态数据库,引导饲料企业可以在配料前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或者近红外分析快速获得饲料原料有效养分,达到精准配料,提高饲料中养分的利用效率和饲料质量,降低饲料成本,节约资源的目的。当时的饲料用粮需求已经占到了粮食总产量比重的近一半。
而现阶段来看,60%以上的玉米产量进入饲料粮供应,大豆的进口依赖度也一直在85%左右,仅依赖国内的基础粮食生产来满足畜禽养殖饲料需求显然已不能实现。并且,最近一段时期,由于2020年上半年生猪养殖盈利水平较好,标准化饲料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对饲料品质的需求也更为强烈。部分养殖企业甚至采取错峰喂料的方式,用小猪料饲喂中猪,以提高其个体的抗病能力。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饲料粮消费中存在的浪费问题。
在当前节点上,行业再次强调并大力推进和倡议玉米豆粕减量,从根本上来看,除了玉米大豆自给能力不足的因素之外,更大意义在于防止国内企业因市场波动风险发生阶段性损失。
养殖环节的专业壁垒是否被降低
提出建立“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也是在为用非常规饲料替代玉米、豆粕所展开的基础性数据完善工作,不断丰富的饲料原料营养成分测定数据,能够为多数养殖企业的日粮配方技术带来较大的优化价值,降低企业间由于成本竞争造成的对饲料品质安全的不利影响。对于饲养一体化企业而言,这一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布更具价值,在饲料原料采购成本到下游养殖效率提高方面能够给企业节省更多成本费用。
观察当前生猪养殖行业的版图,能够成功穿越周期波动的传统生猪养殖企业,其实在各自的饲料成本控制方面多具备一定的供应链优势。比如新希望、唐人神、双胞胎等企业,均是在自己的饲料板块上逐步形成了对下游养殖板块的扩张。另外,饲料成本作为影响养殖利润水平的最大因素,价格的波动风险必然需要通过不同的市场手段进行化解,是减量寻求替代品价值还是在波动中寻找机会,可能后者面临的风险对企业管理成本又是一项挑战。饲养一体化或许并不是养殖产业的最终形态,而专业化的分工合作将会有助于企业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能力,这其中,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建立完善将起到关键作用。
(文章来源:卓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