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境董事长:聚焦医废危废、市政污泥、土壤修复等增量市场 把握碳中和发展机遇
来源:财联社 2021-04-03 16:22:02
财联社(上海,记者 孙诗卉 刘春燕)讯,碳中和热点之下,环保企业正在积极探索绿色经济发展方向。近日,首届“聚力同行 合众致胜——一线城市环保产业战略论坛”在沪举办,主办方上海环境(601200.SH)董事长王瑟澜会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中国环保行业需要携手共赢,少走共性研发弯路,探索碳中和、碳减排等课题下的企业参与新方案,实现增收节支。
谈及如何参与到碳中和、碳减排中去,王瑟澜认为,站在企业的角度需要做好节能工作,对于上海环境这类环保企业而言则是需要增收节支。节支方面,通过行业协作、技术共享,降本增效。而增收方面,王瑟澜指出,未来将提高现有资产和项目的效率水平,探索包括危废处置、污泥处置新工艺、土壤修复甚至是生态修复等新兴市场领域。
此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发布,要求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上海环境未来专注于危废医废、生态修复、市政污泥、固废资源化等新业务开拓的发展战略,与国家政策指导方向相吻合。
王瑟澜表示,虽然目前公司营业收入仍以垃圾焚烧为主,但随着项目的落地,新业务收入会逐步走高。“目前全上海的医废都是由上海环境管理的固处公司在进行最后的处置,包括医院和隔离点产生的医废等。公司以处理医废的标准去引领危废处理,危废处置的市场体量要比医废大很多,”他补充道,“市政污泥处置方面,正在考虑研发新工艺,推进开拓新项目。”
公司在2020年年报中提到将进一步强化市场优势,巩固市场地位,提升现有市政污水、市政污泥项目的运营管理效率,致力拓增园区式发展。所谓园区式发展,即将生活焚烧、湿垃圾等处理设施集中开发。王瑟澜表示,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少邻避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对废弃物进行协同处置,实现资源、能源的节约利用。
土壤修复亦是上海环境聚焦的新兴领域之一。王瑟澜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土壤修复需求将持续增长,远期将会向生态环境修复的方向发展。头豹研究院相关分析师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推动,中国土壤污染修复市场过去五年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预计未来在环保理念进一步普及以及政府补贴资金的刺激下,土壤污染修复市场规模将维持相对快速的增长态势,有望在2023年达434亿元。
公司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2020年营收45.12亿元,同比增加23.72%;归母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加1.48%。针对净利润涨幅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差异较大的问题,王瑟澜解释称,2020年公司处在建设高峰期,带动了建造业务收入增加,且四季度太原焚烧、成都宝林焚烧、奉化焚烧、金华焚烧等项目通过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相应运营收入增加,但处在试运营期,利润释放也需要一定时间;另外,2019年度,公司转让阳排三厂100%股权,实现了股权转让收益;其三,从扣非归母净利润看,增速23.61%,与营收增幅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