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

德邦基金总经理陈星德:积极拥抱“碳中和” 发展ESG投资

来源:金融界网   2021-03-23 11:23:12

“碳达峰”和“碳中和”近期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热议点。2020年9月22日,习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刚刚过去的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落实 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3月20日央行易纲行长提出,“碳中和”两项紧迫任务,第一,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金融政策框架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第二,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需要及时评估、应对。金融政策框架要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

可以预见,未来将对资本市场以及上市公司基本面、成长性等带来重大影响,无论是价值或者成长投资,基金管理人均不可忽视这一重要影响因子。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理解深刻并付诸以投资实践的基金经理,将会取得相应的阿尔法。

首先,“碳达峰”和“碳中和”催生第二次“供给侧改革”。自2015年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我国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等方面卓有成效,并直接催生了2019年以来的资本市场牛市和绩优股票估值的提高。可以预期,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未来施行的新一轮高耗能行业产能产量双控政策,将进一步推动传统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加大整个环节去中间商的过程,进一步提升行业效益,可以看作是又一轮“供给侧改革”。

其次,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各行业将迎来蓬勃发展期。至今为止,电能仍然是清洁、高效、便利的终端能源载体,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至2060年,电力在中国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由2020年的27.7%提高到57%。在电力供给端,电力装机清洁化是主要方向,随着近几十年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成本已经接近或者低于传统的化石能源成本,新能源发电相关产业将迎来黄金期,在使用终端上,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终端电力化也将有质的飞跃。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3%,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20%,2030年达到40%,到2040年每年销量结构中将有3/4为新能源汽车。

第三,碳交易市场将成为重要要素市场,碳金融工具将会出现创新发展。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是一个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政策工具,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纳入碳交易体系的公司需要有碳排放配额,它们可以获取或购买这些配额,也可 以和其他公司进行配额交易。欧洲于2005年成立的碳交易EU ETs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其交易量约占全球总量的3/4,2019年EU ETS交易额达1689.66亿欧元,占世界总额的87.2%,总交易量为67.77亿吨二氧化碳,占世界总交易量的77.6%。而我国自2013年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最终共成交4.55亿吨,成交金额累计105.5亿元,如此之小的总交易量显然与我国动辄百亿吨的年度碳排放量不相匹配。3月18日,生态环境部透露争取今年出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在做最后一公里的冲刺,全国市场将交易中心和登记结算中心分设上海、湖北武汉两地。

可以预见,我国碳交易制度和市场成熟后,或将迅速赶上欧洲市场。碳交易对上市企业影响非常大,碳交易的数量将会直接影响企业成本和利润,碳交易的效率和碳金融工具的运用也会对企业当期财务产生重大影响。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碳成本”将会更加关注。此外,金融机构也将会积极参与到碳金融工具的创设和交易中,例如碳远期、碳期货、碳期权、碳基金、碳互换和碳结构化票据等新金融产品。

易纲行长表示,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弥补。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

ESG投资是除了基本面之外,考虑了社会、环境、公司治理等因素的一种投资方式。Environment就是指包括环境管理、气候变化、自然资源、污染和废物、环境机遇在内的环境因素。作为我国市场上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公募基金行业很早就引入并重视ESG投资,越来越多的中国资管机构开始采纳ESG投资策略。众多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相继推出以ESG为主题的基金产品。

据统计,目前中国市场已有约100只ESG概念类公募基金,基金净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中国的ESG主题基金市场也已初具规模。2019年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了《中国基金业ESG投资专题调查报告》,报告表明,近九成机构对ESG/绿色投资有所关注,16%已开展相关实践。在环境方面,列示了气候变化风险、环境指标表现、环境管理机制建设、环境风险事件与应对、绿色业务情况、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等6项因素。问卷结果显示,多数机构认为以上因素均会对被投标的的投资价值产生重要影响。

报告也表明,降低风险是证券投资机构开展ESG/绿色投资的首要动力,各机构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敏感度较低,有17%的调查对象认为气候变化风险为非重要因素,这一结果与国际主流倾向有较大不同。其原因可能是,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宏观命题,被调查者对气候变化风险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还缺乏深入理解,或对此持有不同态度。但是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被普遍关注和理解,政府及社会的大规模投入和执行,对产业、市场和企业价值带来的上述实质性影响将越来越深入,ESG投资一定将会成为资产管理行业的重点、热点和要点!

(作者简介:陈星德,德邦基金总经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自律监察委员会委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